心理笔记 | MBTI常见误判的类型与原因
MBTI为什么每测一次都不同?某个功能类型总是反复横跳?这大概是MBTI业余爱好者最常碰到的问题。
按照荣格八维的基础理论,MBTI测的是意识的倾向,不是行为,所以类型应该是既定的,不会变来变去。测试结果不稳定的原因,是在网络自测中,八维功能的位置很容易被混淆。
在上一篇《荣格八维基础概念与功能排序》讲到,八种功能在不同的人格类型中都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我们都会使用到这些功能,但常常忽略了它们使用的背景,没能意识到它们在自己身体内扮演了什么角色,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因此,功能之间(角色)很容易混淆,常会把自己最容易感知到的、最外显或最喜欢的,当作主导功能(内在动力),或是在功能发展不成熟的年龄阶段,角色之间也容易出现换位打架。
这篇会归纳总结各种人格类型相互误判的情况,不同的人格容易误以为自己是什么类型,以及功能混淆、自我误判产生的原因。
(一)1&4功能相同的类型混淆
第一功能是我们的出厂配置,自有意识以来便能自如地使用,也是最重要的内驱动力;第四功能是我们的盲点,同样在很早年就能明显感受到自己在某方面弱爆。第一和第四功能构成我们的人格脊椎。
在16型人格中,第一功能相同的共有8组(相应地第四功能也相同),它们拥有相同的动能和弱点,在人比较年幼,第二、三功能未分化完成形成差异时,很容易误将同组的另一种人格当作是自己。
- ENTJ-ESTJ组:1&4功能Te-Fi相同,小时候都爱争当小领导。 - INTP-ISTP组:1&4功能Ti-Fe相同,都喜欢暗中观察和分析。 - ENFJ-ESFJ组:1&4功能Fe-Ti相同,学生时期基本在和小伙伴鬼混。 - INFP-ISFP组:1&4功能Fi-Te相同,都喜欢默默地当自己的道德模范。 - ENTP-ENFP组:1&4功能Ne-Si相同,都常常异想天开和喜欢捣乱。 - INTJ-INFJ组:1&4功能Ni-Se相同,都活在自己的小剧场里。 - ESTP-ESFP组:1&4功能Se-Ni相同,都擅长吃喝玩乐讲究尽情享受。 - ISTJ-ISFJ组:1&4功能Si-Ne相同,读书时期都在假装乖宝宝。
1&4功能相同的类型混淆通常发生在学生时期,或晚熟人群身上,因为第二功能未被社会环境激发及锻炼成熟,2&3功能不确定,自我认知会出现偏差。
(二)1&3功能相对应的类型混淆
第三功能被称作「永恒少年」,因为它在极度放松的状况下会给人带来生机和活力,但它之所以是第三功能,是因为它是任性的,本质非常不稳定,在过度发挥时便会搞砸事情。在人未成熟的阶段,常常会面临第二、三、六功能之间的博弈,我们很容易因为「永恒少年」带来的爽感,把第三功能当作第一功能。
在16型人格中,第一和第三功能对应的类型也有8组,在第二、三功能未完全分化的时期,会感觉1&3两个功能都很强,分不清「永恒少年」和「主角」,导致误判为同组的另一种人格。
- ENTJ-ESFP组:相对应的1&3功能为Te-Se,会觉得自己既能干又懂得享乐。 - ESTJ-ENFP组:相对应的1&3功能为Te-Ne,都认为自己想法多而且会去落实。 - INTP-ISFJ组:相对应的1&3功能为Ti-Si,常觉得自己善于观察又懂得思考。 - ISTP-INFJ组:相对应的1&3功能为Ti-Ni,都认为自己冷眼看穿了一切。 - ENFJ-ESTP组:相对应的1&3功能为Fe-Se,会觉得自己是喜欢享乐的老大。 - ESFJ-ENTP组:相对应的1&3功能为Fe-Ne,自我定位见多识广万人迷。 - INFP-ISTJ组:相对应的1&3功能为Fi-Si,觉得自己守序正义又多愁善感。 - ISFP-INTJ组:相对应的1&3功能为Fi-Ni,认为自己看穿一切仍然坚持自我。
1&3功能对应类型混淆要等待第二功能发展成熟才能解决,因为第二功能承担着更靠谱的角色,也有对第一功能作平衡协调的作用(E和I,S和N的协调互补)。当第二、三功能分化完成,第三、六功能会被压制下去,这时第三功能不再会那么随心所欲地爆发,人在心理状态上更稳定,不再用单一极端的视角看问题。
(三)1&6功能相对应的类型混淆(P/J横跳)
第六功能属于阴影功能,不是我们常用的,它通常在遭受压力或质疑的时候跑出来,代替第一功能捍卫自己,所以它的存在感很强,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伪英雄主义」。很多在测试中出现前三个字母很稳定,但最后的P/J非常不确定,或反复横跳的情况,便是1&6功能错位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敏感导致的功能激发会表现出另一种人格的负面特征,长期认同第六功能,很容易让自己一直处在批判的状态,所以P/J横跳的测试者,需要认真检视自己的状态,认清真正发挥正向作用的「英雄」(第一功能)。
(四)2&3功能是判断功能(T/F)且相同的类型混淆
因为第二、三功能是我们应对社会的左右手,而判断又最接近行动,所以被感知或留下运作的记忆是最强烈的。这种混淆的情况多发生在30岁以上成年人身上,第二、三功能已分化完成,第二功能运用得非常熟练,因为太「有用」而忽视了真正带领自己航行的灯塔(第一功能)是什么,会导致跟使用相同「工具」的人格混淆。
2&3功能为T/F且相同的类型共有4组,它们处理问题上的手法很相似,给人的印象也很接近,要分辨出来,需要向内探索,识别1&8功能的差异。
- ENFP-ESFP组:2&3功能同为Fi+Te,都表现出遵从自我享受当下,但1&8功能相反(Ne-Se)。 - ENTP-ESTP组:2&3功能同为Ti+Fe,都表现出机智且懂得交际,而1&8功能相反(Ne-Se)。 - INTJ-ISTJ组:2&3功能同为Te+Fi,都表现为内心坚定地高效行动,但1&8功能相反(Ni-Si)。 - INFJ-ISFJ组:2&3功能同为Fe+Ti,都擅长察言观色和逻辑推理,而1&8功能相反(Ni-Si)。
(五)其它一些类型混淆的情况
- INTJ年轻时会认为自己是INFP,因为第二功能Te未分化,青春期Fi又太强烈,同时觉得自己S弱爆了。现实中,很多青春期或处于抑郁状态的人群都很容易测出INFP,原因都是Fi过于强烈所致。
- INFJ会认为自己是INTP,这是T和F的概念混淆,这需要去判断自己日常是采用没有情感的辩证观点,还是有强烈个人立场的观点更舒服,区分无我的客观真理[T]和强大的自我意识[F]。
- INTJ会觉得ISTP是同类,因为「孤狼」的表征太像,但INTJ身上有Te带来的控制欲,ISTP对此是完全不认同的。

MBTI16型人格功能解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