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湾---有利益的地方,就能看到人类的残忍和贪婪
“有人想捕捉野生海豚,并且囚禁起来,就会有人想办法去还它们自由”-----《海豚湾》
如果看完《海豚湾》都没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的话,那以后就不用再看电影了。
尽管在看之前就已经知道这是一个讲述什么的故事,但是看这部记录片的时候还是数次被打动和震撼。作为一部纪录片,海豚湾算是相当成功,达到了拍摄者所希望取得的效果:让全球观众了解发生在太地町的残忍行为,媒体压力迫使太地町做出了让步,同时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保护海豚的事业中来。相比之下,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奖项也只是成为让更多人了解此片的一个添头。
在看片之前,脑海中先入为主的认为海豚湾会用大量的镜头展示屠杀海豚的残酷景象,然而电影的拍摄却并非如此:制片人在最后才用少量的镜头让人看到海豚是如何被屠杀,但这就已经足够。因为电影在之前的一个多小时里,清楚的交代了整个事件的背景,加上那几分钟拍到的真实镜头,已经足够给人产生震撼,远远超出了用全部镜头来表现屠杀的作用。
拍摄者的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非常清楚的交代了事件的背景,不是简单的揭发,而是让观看者了解很多相关的问题,条理清楚,层层推进:为什么海豚不适合生活在海洋馆里,而应该回归自然?日本政府和太地町当地渔民是如何勾结?其中的利益是什么?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在整个事件中扮演了怎样的懦弱的角色?其中的矛盾是如何的?日本人是如何利用规则的漏洞和金钱外交的手段来捕杀鲸鱼和海豚的?吃海豚肉有什么危害?各方的反应是如何的?等等等等,拍摄者让观众了解的不是太地町屠杀海豚这么简单,而是勾勒了整个图景让人了解这个产业,了解他们这个群体是如何艰难的在保护海豚。
拍摄者的另一大成功之处在于在电影里清楚的展现了拍摄这部纪录片的艰难,不是技术上的艰难,而是人为设置的障碍。可以说,海豚湾的拍摄是冒着生命危险完成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一定要颁发给它,不是因为要奖励他们,而是因为最佳纪录片的头衔会让更多的观众去了解这部纪录片所要展现的东西。毕竟拍摄者的目的不是获奖,而是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最佳纪录片这个奖项是非常有价值的。
尽管电影清楚的交代了很多背景知识,但是有一点的忽略我认为是致命的:导演没有在电影里交代为什么不应该捕杀海豚,这个物种独特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我们每天可以屠杀大量的猪,牛,羊,和鱼类,但是就单单不可以屠杀海豚?这个问题也是日本政府在IWC上用来争取捕杀鲸鱼和海豚的权力的最主要理由。如果只是因为残忍,那么我们可以去拍摄屠宰场,杀牛杀猪一样的残忍,一样的血流成河;如果是因为海豚帮助人类,那么牛也同样的帮助人类,为什么其他物种的地位就要低?这个问题应该是捕杀海豚和保护海豚双方应该争论的核心问题,如果导演可以在这个问题上提出让人信服的答案,那么无疑是对日本方面最好的回击,同时也让电影更加完美。
海豚湾里有一段解说词非常精彩,我不得不记录在这里:
it's as Margaret Mead once said: Never ever depend upon governments or institutions to solve any major problem. All social change comes from the passion of individuals. 正如玛格丽特.米德所说,永远不要指望政府或者机构能解决任何重大问题,所有社会变化都源于个体的激情。
的确,世界上很多的团体,机构,政府,他们的作用除了签字,握手,拍照,开会,说空话以外,就是名正言顺的瓜分利益。电影展示了IWC是怎样的一个“二逼”组织,虽然有拍摄者的主观情绪,但却还是真实。
我想我也会给身边每一个朋友推荐《海豚湾》,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舆论压力至少还是能缓和屠杀海豚的行为,虽然要想消除这样的行为,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有利益的地方,就一定能看到人类的残忍,贪婪,和邪恶,这是人的本性。
如果看完《海豚湾》都没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的话,那以后就不用再看电影了。
尽管在看之前就已经知道这是一个讲述什么的故事,但是看这部记录片的时候还是数次被打动和震撼。作为一部纪录片,海豚湾算是相当成功,达到了拍摄者所希望取得的效果:让全球观众了解发生在太地町的残忍行为,媒体压力迫使太地町做出了让步,同时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保护海豚的事业中来。相比之下,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奖项也只是成为让更多人了解此片的一个添头。
在看片之前,脑海中先入为主的认为海豚湾会用大量的镜头展示屠杀海豚的残酷景象,然而电影的拍摄却并非如此:制片人在最后才用少量的镜头让人看到海豚是如何被屠杀,但这就已经足够。因为电影在之前的一个多小时里,清楚的交代了整个事件的背景,加上那几分钟拍到的真实镜头,已经足够给人产生震撼,远远超出了用全部镜头来表现屠杀的作用。
拍摄者的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非常清楚的交代了事件的背景,不是简单的揭发,而是让观看者了解很多相关的问题,条理清楚,层层推进:为什么海豚不适合生活在海洋馆里,而应该回归自然?日本政府和太地町当地渔民是如何勾结?其中的利益是什么?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在整个事件中扮演了怎样的懦弱的角色?其中的矛盾是如何的?日本人是如何利用规则的漏洞和金钱外交的手段来捕杀鲸鱼和海豚的?吃海豚肉有什么危害?各方的反应是如何的?等等等等,拍摄者让观众了解的不是太地町屠杀海豚这么简单,而是勾勒了整个图景让人了解这个产业,了解他们这个群体是如何艰难的在保护海豚。
拍摄者的另一大成功之处在于在电影里清楚的展现了拍摄这部纪录片的艰难,不是技术上的艰难,而是人为设置的障碍。可以说,海豚湾的拍摄是冒着生命危险完成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一定要颁发给它,不是因为要奖励他们,而是因为最佳纪录片的头衔会让更多的观众去了解这部纪录片所要展现的东西。毕竟拍摄者的目的不是获奖,而是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最佳纪录片这个奖项是非常有价值的。
尽管电影清楚的交代了很多背景知识,但是有一点的忽略我认为是致命的:导演没有在电影里交代为什么不应该捕杀海豚,这个物种独特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我们每天可以屠杀大量的猪,牛,羊,和鱼类,但是就单单不可以屠杀海豚?这个问题也是日本政府在IWC上用来争取捕杀鲸鱼和海豚的权力的最主要理由。如果只是因为残忍,那么我们可以去拍摄屠宰场,杀牛杀猪一样的残忍,一样的血流成河;如果是因为海豚帮助人类,那么牛也同样的帮助人类,为什么其他物种的地位就要低?这个问题应该是捕杀海豚和保护海豚双方应该争论的核心问题,如果导演可以在这个问题上提出让人信服的答案,那么无疑是对日本方面最好的回击,同时也让电影更加完美。
海豚湾里有一段解说词非常精彩,我不得不记录在这里:
it's as Margaret Mead once said: Never ever depend upon governments or institutions to solve any major problem. All social change comes from the passion of individuals. 正如玛格丽特.米德所说,永远不要指望政府或者机构能解决任何重大问题,所有社会变化都源于个体的激情。
的确,世界上很多的团体,机构,政府,他们的作用除了签字,握手,拍照,开会,说空话以外,就是名正言顺的瓜分利益。电影展示了IWC是怎样的一个“二逼”组织,虽然有拍摄者的主观情绪,但却还是真实。
我想我也会给身边每一个朋友推荐《海豚湾》,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舆论压力至少还是能缓和屠杀海豚的行为,虽然要想消除这样的行为,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有利益的地方,就一定能看到人类的残忍,贪婪,和邪恶,这是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