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李氏出姑臧(武威)系者最华显?这个说法立得住脚吗?
【另一种观点】为何是“惟姑臧李氏最为华显”?其实姑臧四房,也并非四房,其实是六房,仆射房+绛郡房都是是姑臧房衍生出来的,所以姑臧李氏为六房,其中李训墓志更是了得为遣唐使书写,李延寿著《北史》《南史》,李玄道,李揆文学天下第一,李浑金,李益为七绝圣手,李商隐著《才论》,李舟古文运动的先驱,李贺一曲《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名留千古。
陇西李氏由始祖李崇至唐李渊共30余世,先后分衍出范阳、顿丘、渤海、申公、丹阳、安邑、镇远将军、平凉、姑臧、敦煌、仆射、绛郡、武陵(武阳)、定州刺史、南阳公、谯王、蔡王、毕王、雍王、郇王、大郑王、蜀王等三十九个大房。但后来记入《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书中的陇西李氏有13个房,这13房与唐王室都是有宗亲关系的。它们是:
范阳房李氏,尊李向(李崇6世孙)为始祖;
顿丘房李氏,奉李忠(李广孙)为祖,西晋晋武时置郡(治所在今天河南省清丰西南);
渤海房李氏,始祖李恬;
申公房李氏,始祖李潜;
丹阳房李氏,始祖为晋济北、东莞两郡太守李雍长子李伦;
安邑房李氏,始祖为晋济北、东莞两郡太守李雍之孙李盖;
镇远将房李氏,东晋凉武昭王李暠第四子李愔为始祖;
平凉房李氏,李愔曾孙李系为始祖;
姑臧房李氏,李承,后魏时任荥阳太守,封故臧穆侯,子李韶任定州刺史,袭姑臧文恭侯,是为姑臧大房。
敦煌房李氏,北魏光禄大夫李茂(李丞之弟)继承了父亲李宝的敦煌公爵位,为始祖;
仆射房李氏,北魏镇南将军、清渊文穆公李冲曾任尚书仆射,是为始祖(武威人李冲年少时早孤,为长兄武威人氏李承所携训);
绛郡房李氏,隋朝宁州刺史李成礼被封为绛郡公,是为始祖;
武陵(后为武阳)房李氏,始祖李刚(东晋凉武昭王李暠第七子李豫玄孙)。
在繁多的陇西李氏支派中,有四房最为兴盛。这就是武阳(治所在今山东朝城县西40里)房、姑臧(治所在今武威市凉州区)房、丹阳(治所在今河南项城县东北)房、敦煌(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县)房,这四房又称定著四房。唐朝时期共有宰相十名,名将辈出,荣显功高,流芳百世。
唐宰相:李揆,出自姑臧房,唐肃宗宰相;
李蔚,出自姑臧房,唐僖宗宰相;
李训,出自姑臧房,唐文宗宰相;
李靖,出自丹阳房,唐太宗宰相,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
李义琰,出自姑臧房,唐高宗宰相;
李逢吉,出自姑臧房,唐宪宗宰相;
李迥秀,出自武阳房,武则天宰相;
李昭德,出自丹阳房,武则天宰相。
以地名命名的房系,清楚地反映了陇西李氏在隋唐时期的主要分布,可见到隋唐时代,李姓的分布已经很广了。其中,最牛的就是西北首府武威郡的姑臧李氏。
姑臧李氏,始祖李承,字伯业,为后魏荥阳太守。是东晋凉昭王李暠的曾孙,赐爵姑臧侯,他生有四子:韶、彦、虔、蕤。因此这一房称为姑臧大房,即后世墓志铭所说的“称阀阅者姑臧大房也”。又有”世以甲乙定山东著姓,惟李氏出姑臧系者最华显”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