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你通常会怎样陪孩子们玩玩具?
文|弥小木
作为家长,你通常会怎样陪孩子们玩玩具?
对于这个话题,仔细想了想,孩子3岁以前,是全身心陪着玩。3岁之后,就不太一样了。作为老母亲,对于和孩子一起玩玩具这件事,有了“区别对待”。主要是因为孩子们的玩具,有了“升级”。
总结起来,离不开以下几点
学习
抱着向孩子学习的心态,比如“吸管积木”。

在幼儿园玩过一次后,觉得有意思,老二要求入“吸管积木”。玩具到手之后,他非常乐意动手展示怎么玩。
他的展示,引起老大的兴趣。这个在老大看来像数学教具的玩具,总算可以在家敞开玩一玩。作为老母亲,则是先学习再加入。
欣赏+肯定
相比玩具购买,我家两娃,对于自己制作玩具更感兴趣。每一次他们制作玩具时,老母亲的主要作用就是“观察+肯定”。比如这款“竹节人”

老大用卡纸制作的竹节人,完工之后,可以动起来。有趣的是,她做的竹节人动着动着就会往前倒。
老二喜欢制作弓箭,一个塑料瓶+几张纸,可以射的弓箭就完成。最初不是这个版本,在娃爸的改良下,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除了这两样,孩子们还自制了不少的玩具,两姐弟之间会交流制作技巧。他们制作玩具的过程,有时候会让人忍不住感叹他们的想法与动手能力。
只要有想法,动手去做就对了。看着他们制作的玩具,老母亲需要做的不多,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欣赏与由衷的肯定就够了。
哦,对了,还有欣然接受孩子们的体验邀请。
一点点小示范
在玩玩具这件事上,孩子是大人的老师,但也有一点点例外,比如新的玩法。在第一次玩时,稍稍示范、引导下就好。
书是孩子很好的玩具选择。就像玩《神奇动物园:写给孩子的野生鸟类大百科》,给鸟儿配语言。怎么玩?找到自己觉得非常有意思的图片,配上一两句话,画面感就来了。

孩子们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细节,能想出大人想不出的精彩语句。示范一次后,剩下的,欣赏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就好。
写在结尾的话
怎样陪孩子玩玩具?如果说孩子的最初几年,是大人陪着玩。那么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陪玩玩具的过程,变成了大人与孩子之间增加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
抱着学习的心态,仔细观察,及时肯定,偶尔给一点点示范,和孩子一起玩玩具更容易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