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妇幼保健院,挂错号,去退挂号费。直接拿挂号单去退挂号费,排了十来分钟,医生说需要电子发票单,让我去自助机打印。打印完,拿着电子发票单转身又去排队,排了十来分钟,医生说还需要明细表,跟电子发票一起的,让我拿来。去自助机旁边果然看到了明细表,打印出来,我没注意,拿回去接着排队,又排了十来分钟。前前后后排了半个多小时,退了30多块钱。
坐在凳子上休息,发现挂号单上写的很清楚,退费需带身份证、电子发票等。我没注意,如此白排了十来分钟;打印电子发票,明细是随同打印出来的,又没注意,白排了十来分钟。
平时丢三落四的毛病一直改不掉,给我带来了不少麻烦。我觉着是观察力不行,对世界的感知很钝;好像是脑子里总在想着事情,忽略了对世界的观察;那怎么能在脑子里想着事情的时候,提高对世界的感知?不注意,是只盯着目标,下意识觉得这些事情跟目标无关。而事实证明,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你以为无关的事情,却与你想做的事情有着潜在甚至直接的关联。
比如说,退费这个事,挂号单与退费没联系吗,我开始不认为有联系,花了无用功,假如一开始我假设有联系的话,就会去看它,发现它对退费的提示,省了我一趟时间。打印电子发票的时候,稍微仔细点看,会发现不了明细表吗,假设它可能会与退费相关,我会不带上他吗?
如何增强我们的观察力,不是说脑子啥也不想,就盯着世界看。而是带着联系的眼光看待事物,当你觉得眼前看似无关的事情,跟你要做的事情可能有联系的时候,你就自然会哪怕停留1秒钟在上面,如此丢三落四就会更少的发生。
头一次做事情,有随意性,别人的影响;不停的做一件事情,是简单重复养成了习惯。那么我们养成对事物的观察,算哪个呢。因为你可能做的仍然是一件新的事情,但是这种注意寻找联系,仔细观察确是一种思维习惯。可以理解为实践活动特殊性中的普遍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