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南京最近又有面包市集了,有朋友留言说,会去市集上看看那些在我们的地图里出现过的面包店。好啊,这也算一种有趣的链接吧——以寻面包和做面包的故事,将身处不同时空的我们链接在一起,美味奇缘。其实,在南京,还有几家有趣的面包店也值得记上一笔呢,与他们的交集都发生在最日常的街头散步途中——用当下时髦的词,叫Citywalk吧,走着走着,忽然就能遇见一间个性而温暖的面包店(无论大小),让这座城市有了更丰富的色彩,香气与温度。RUEE:如意面包店
这是一家至今都记忆颇深的街头面包店。它位于安将军巷老旧的社区便道旁,周边是最普通的生活场景,杂乱无序但鲜活,从早餐推车、蔬果摊贩到修鞋配锁、日用土杂……无意间闯入当地人的生活,也完全没有预料会突然撞见这样一家与众不同的面包店。说它与众不同,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它实在太小——可以说是我们见过最小的面包店了,柜台直接临街,好像传统中式的面饼店或熟食店,至于那些洋气的装修,更是全都不需要了。但其实店里也并不是没有空间的,店主人只是将更多的地儿留给了面包制作,站在柜台处,我们是能看到里面的面包师满身面粉的忙碌着——正正好,有新鲜的面包出炉了。
面包的品种是它第二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原本以为在这样的老街区,会更多软甜的蛋糕或者点心面包以迎合更广泛的居民需求,但其实不然,如意的三层柜台中,竟然有两层都是欧包(而且还不是那种典型的日式软欧),只有最下一层才是饼干或酥点。仔细观察,欧包的风味设计也相当不俗呢。女主人就站在柜台旁,向不断来询问的顾客介绍面包的特点,知道我们需要的是配方中不加糖的面包品种,特意推荐了几款:这几个都是无油无糖面团,用的是法式面粉,“周围社区也有很多不能吃糖的,尤其是些老年人,也都从我们这儿买面包,像黑麦核桃棒就很受他们欢迎……”终于知道为什么这样一家店可以开在这样的老社区了。我们则对一款新出炉的恰巴塔很感兴趣,主要是觉得它的风味搭配不错,现场试吃时就被它的香辣打动。“这个辣椒后劲好大啊!”忍不住赞了一句,女店主点点头,嗯,我们很注重选用食材的,包括这里的橄榄油都是很好的……如果说,开一家面包店总是要在成本控制上进行考量的,那么用在面粉食材上还是花在店面装修上,应该就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吧。这款恰巴塔没有让我们失望,韧性透明度空气感真的很好,据说它的水量达到110%。不过呢,通常面包店制作时,都是由一个大面团切分出的小面团,所以食材分布难免有些不均,比如我们买到的这个呢,乳酪丁可以更少些、辣椒则可以更多些……毕竟我们太喜欢它的回味了。无论如何,现在回想起这家面包店,依然觉得它好美,它不是孤芳自赏的独立存在,而是融入热烈生活的一分子,这是最自然的美感。BOMBAO
为了避开主干道上的车马喧嚣,随意拐进一条僻静小巷。最初只是觉得外墙的小瓷砖颇有些异国情调,好奇这是一家什么小店呢,服装店?家具店?原来是个面包店啊——隔着玻璃门看到熟悉的面包冷却架和架上的可颂,终于破案了。这般隐秘的面包店,到底怎么样呢?
往里走,才发现不仅外观,店内格局设计也很有意思,更像一家民宅,进门一条门廊通道,穿过去左手是销售区,右手是操作间,继续往后还有一间咖啡厅,仿佛地中海沿岸那些家庭面包房或餐厅。
才刚进门,我们就被浓郁的地中海香料的浓郁气味环绕着。直觉告诉我们,应该会找到不同的面包吧。很快,就对其中一款葡萄牙鳕鱼籽法棍产生了兴趣,仔细询问了一下它的面团组成,店员详细回答我们:面团本身没有糖油,但是因为其中加入了乳酪,所以就不能说完全无糖油了。“要不您试吃一下,”她从柜台后取出一个还有些温热的样品,切了一小片,“这是专门给顾客试吃的。”味道是不错的,但的确是有甜度的,对我们来说有些遗憾,但不失为一个有特点的作品。正好碰见老板娘从外面回来,店员再次将我们的需求转述了一遍,没想到老板娘非常严肃而严谨的“正告”我们:严格意义来说,碳水都会转糖,这些面包都不能说无糖的,控糖要求高的话,都最好少吃……没见过这样不急着将面包卖出去的,但她说的没错啊。这也是为什么在家我们都只做全麦、黑麦或多谷杂粮的面包,而不做白面包的原因。其实,即便如此,每次摄取的面包片数也不会多,好在这样做出的面包饱腹感也很强,再辅以丰富均衡的肉蛋蔬菜,并不需要刻意饿肚子,控糖的问题就不知不觉解决了。但我们还是决定挑选一样尝尝,就是这款佛卡夏吧——同样作为意式面包的代表,恰巴塔已经经常出现在国内的面包店了,但佛卡夏还并不多见,有一些意式餐厅会将它作为餐前面包,但食客并不会去管它叫什么。上次在常州的Tartine面包店,曾经看到一款脆硬的佛卡夏,这次Bombao的是一款有些本地化且更柔软的梅干菜佛卡夏,仿佛是烟雨江南与阳光地中海的结合,也挺有趣的:这是一次让人意外的味觉体验:饼底韧性非常好,虽然形状扁平,但仍然可见发酵的大气孔和轻盈的层壁,胶质感甚至有近乎乳酪的绵黏与拉丝。梅干菜量很足,越吃越香。唯一的问题是:对我们来说,油分还是多了一点点,幸好是橄榄油,所以倒并不腻。
离开前,我们又 专门问了店员小姐姐,BOMBAO是什么意思啊,她笑着回答,BOM是葡萄牙语,简单说就是"好的""令人满意"的意思,至于BAO,就是我们的汉语拼音,合起来可以理解为“美好的面包”。
的确是有些文化融合的感觉啦。对了,收银柜台旁还有一个专门的橱窗,里面放了不少葡萄牙的纪念品和周边,相信曾去葡萄牙旅行或在那里生活过的朋友,应该能唤起不少珍贵的回忆。
Buono
从BOMBAO离开后,往前走不远,就看到这里排着长队。有趣的是,这是一家以意大利语做店名的面包店:Buono,好吃超赞的意思。别看这家店门脸很小,但腹地很大,内部有两层,除了面包制作间,还有一层咖啡简餐厅。大概是因为大多数都是网络预订以及周边熟客购买,所以并不需要太多的陈列空间吧。可惜的是,这里只有周五做酸面包和欧包,当天没有我们需要的品种。但还是在一旁观望了一会儿,也许是正中午的原因,排队的大多数都是南台巷一带商铺或设计室的年轻女孩,彼此似乎也都熟络,一边排队一边交流今天打算购买的品种——其中,海盐卷米面包是最受欢迎的。这样看来,这家静静矗立在街角的面包店,不经意间成了这个街区一个能让人暂时松弛下来的零压社交角落呢。酵食谈记
离第一次遇到这家店已经有快半年时间了。当时路过湖南路,一眼就被这简洁logo上胖胖的卡通面包师吸引,当时店门口还写着试营业,进店时店员正在将新出炉的面包放上货架。浏览了一下店内的面包品种,觉得还是很投缘的,大部分都是低糖少油的,乡村,碱水,能量棒和恰巴塔……年轻的店员小伙子很热心地向我们推荐了一款手拌全麦和一款坚果棒,因为都是无糖无油的面团。当被问到其中的成分比例时,他立刻叫来同样年轻的一位面包师,给我们做更详细的说明:这款手拌全麦中含30%的全麦,坚果棒中含20%的黑麦!OK,正是我们期待的。走过恰巴塔区时,又被一款浅绿色的吸引:昆布虾米风味——不错的创意,所以也毫不犹豫地收入囊中。记忆中,这几款面包内里湿润度都很明显,面团的含水量很大,所以即便没有糖油,口感也非常柔绵,给我们留下很好的印象。回家后在网络上简单分享了这次偶遇的初印象,没想到不久后竟然收到店里一位年轻的面包师留言:隔着电子屏幕都能被打动的简单幸福感,让我们又想起那天在店里感受到的朝气与忙碌。真心祝福他和他的面包店越来越好。所以,最近有机会参加南京面包节的朋友们,也帮我们去看看吧,他们都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