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钢琴,快与慢!还真没想过,原来系统2在偷懒?!
有一本被称为社会思想里程碑的热门著作---《思考,快与慢》,是由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所著。把我们的认知系统划分成了2个部分:“系统1”反应快速、依赖直觉,几乎不需要我们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系统2”则懒惰,工作起来就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但它也理性、精确。我们每天都在两个系统间切换。

学钢琴的过程,练每一首曲子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呢?正在读文章的你,有没有感受到这些学钢琴中的快与慢?

我是坚持系统教学的钢琴楚楚老师。9年一线沉浸式教学(小朋友/成人),善于规划钢琴学习,重视基础,教学化繁为简,系统学习与结果测评,开朗欢乐,但要求严格的90后老师。

和学生们一起进入音乐的世界,感受乐谱温度,钢琴典雅~学钢琴≠弹钢琴,学钢琴是音乐学习的美好体验~!

都知道开始要慢练,熟练后再提速。

但实际操作时,有多少同学是谱子一放,就开始从头到尾,一顿操作猛如虎:快快快......错错错......断断断,终于搞到了最后一个小节,这是个啥曲子啊,一点调都没听出来,从头弹又好费劲儿,算了,先放一放吧,一会再说≈今日凉凉......

每日练琴三省,记不住,贴谱架上:
1. 全曲结构浏览了吗?还是一头栽进去就开始弹了......
2. 分段练习了吗,尤其是总出错和容易断的位置?还是避重就轻,一遍遍弹好弹的位置......
3. 分手/合手慢练了吗,基本能流畅0错听出旋律了吗?还是狂躁的从头到尾弹得稀碎......
一上手就习惯弹快的同学,需提醒自己要有慢练的过程!

另外一类同学,看这里!长期慢速弹任何曲目,一提速就全乱了的同学,需提醒自己不断尝试更快的速度,让大脑-眼睛-手指不断在速度刺激下适应,也是一种学习突破和自我突破!


明知道学钢琴是个小火熬炖的慢过程,但是总不免想大火猛烧走捷径。

误入“速成”误区。“我就想弹一些曲子,又不是想弹多专业,不用花时间打基础......”打基础不是为了能弹得多专业,想要弹专业基础是远远不够的。

打基础是为了具备基本的独立识谱和灵活好用的手指能力,获得数十上百首你喜欢的或好听的曲目的弹奏自由!!而不是撑着“凤爪”手型,速度、力度、呼吸什么都控制不了,只是死记硬背能按键的那几首,时间一长不弹,忘记了......喜提回到原点!嘤嘤嘤...


你所弹出的音乐,就是你的性格。
这点其实还挺有意思的,同样的谱子,同样的练习,性格不同的同学呈现差异还挺大。有些同学弹舒曼的曲子,温柔缱绻而余音绕梁,但抄起贝多芬,却听起来那么平和而难释放力量与自我......有的同学弹《匈牙利舞曲》那么自由热情,充满力量,但是弹起《威尼斯船歌》却像乘船去打仗......

学钢琴≠弹钢琴,学钢琴是音乐思维的学习与美好体验!是一次不一样的旅程和体验,领略不曾看过的风景,体验不曾有过的感受。不要每天只用系统1练琴,系统2要充分焕活动起来!加油吧!每个学钢琴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

我是坚持系统教学的钢琴楚楚老师。9年一线沉浸式教学(小朋友/成人),善于规划钢琴学习,重视基础,教学化繁为简,系统学习与结果测评,开朗欢乐,但要求严格的90后老师。

和学生们一起进入音乐的世界,感受乐谱温度,钢琴典雅~学钢琴≠弹钢琴,学钢琴是音乐学习的美好体验~!
往期专题回顾
【学钢琴科普1:教材系列】---合集篇《哈农、拜厄、车尔尼......学钢琴3件套,你都用了吗?都用对了吗?》

【学钢琴科普2:识谱系列】---合集篇《学钢琴要打基础,到底什么是基础?如何学习?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学钢琴科普3:手指能力】---合集篇《追着老师问的,钢琴手指能力怎么打基础!终于有合集了!闭眼入收藏~》

【学钢琴科普4:节奏系列】---合集篇《呜呜...节奏感基本为0,还能学钢琴吗?》

【学钢琴科普5:练琴系列】---合集篇《她花了9年,找到这6个提效练琴秘诀,进步速度提高了3倍!》

【学钢琴科普6:练琴系列】---合集篇《练琴头疼低效?简单调节,进入状态快天天想练!学钢琴必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