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夏 七匹狼之大西北
前言:
昨天在乡村闲游,返程时候一路放歌,从周杰伦到张淇,从提神醒脑的华阴老腔播到一个藏族小姑娘班措清亮高远的民歌。莫名间,三个月前在青海藏区的记忆一瞬间涌上脑海,由远及近,带着青海湖边湿漉漉的气息。
向往一场奔赴大西北的旅行已久,今年夏天终于可以趁着两个中考生培训&军训的间隙,磕磕巴巴抽出一周时间跑出去。我们租了一辆9座商务车,空间相当宽敞,虽然租车价格从5月份七天环线9800元涨到了六天环线12000元,但是考虑到今年暑期大西北的火爆程度以及司机老马丰富的环线经验和提供的额外惊喜,这个价格还是非常值得的。比如到大西北的第二天,老马建议我们辛苦一点早起(6点半准时出发)去环青海湖,那天一路我们几乎没有堵车,景区排队时间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晚上正常到达德令哈入住休息。而他朋友的车子出发晚了一小时后就一路遭遇拥堵,哪哪都要排长队,据说深夜一两点才到达定点的酒店。这么一对比,找个有经验的老司机可以为旅途节省很多时间带来更好的旅行体验,如果有朋友推荐司机就不要自己去开盲盒了。
DAY 1
到达西宁,入住雪德澜酒店。这家酒店是导游兼司机老马帮我们订的,一幢楼都是各个小酒店,接待大小旅行团,这样的酒店最大的麻烦就是等电梯时间会很久,位置还方便,放下行李到街对面吃个简单宵夜,无他。

半夜里,活活被青海的空气“干”醒,鼻腔里面是干的,喉咙里面是干的,干的又痒又痛。一摸脸上,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一颗新鲜的痘包——晕,青海送我好大一份见面礼!
DAY 2
7月底的青海湖,岸边开满了黄色的油菜花。我们停下来,呼吸着青海湖边湿润的空气,看不到ta的边际。牧民们抱着喝奶的小羊羔向我们走来,20元一次与小动物的亲密接触,使得青海湖有了毛绒绒暖呼呼的触感,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插曲。
为了使我们更多看到青海湖的全貌,司机老马带我们盘上了青海湖边上一座小山,停在一个平台上。在山上,我们发现了另一个乐趣——寻找高原兔鼠。这些小东西行动敏捷,不太怕人,有时候故意从你脚边上跑过去,打量你拿它没办法。

青海有100多个盐湖,其中最大也最出名的是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和柯柯盐湖。形成盐湖有两个必要条件:湖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只有水源输入,无法流出;日照长,降雨少,蒸发量大。日积月累,湖里的水分大量蒸发,盐和矿物质沉积下来,就形成了高浓度的盐湖。青海盐湖的含盐率在1.24%左右,可以相对比海水的含盐率是3%-5%,而一般淡水的含盐率是0.005%。
“茶卡”是藏语,意即池,蒙古语“达布逊淖尔”,也就是青盐的海。在青海,可以看到很多地名有藏语和蒙古语两种不同冠名,这个很有意思。历史上,青海是一个民族更迭、迁徙频繁的地区,羌、戎、吐谷浑、吐蕃、蒙古等都在这里刷过存在感,留下过自己的印记,比如“祁连山”的“祁连”二字现经考证就来自于匈奴语。今天青海省的主要居民有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等,多民族杂处,语言复杂,在青海到处可以见到汉字、藏文和蒙文等不同文字。
那天到了茶卡盐湖时天气不太好,天空灰蒙蒙的,下午渐渐刮起风来。穿上艳红的鞋套,走在洁白的盐地上,这种强烈的色彩对比令人记忆深刻,如果再加上蔚蓝的天空,那真是大自然和人类共同创作的绝美色调。

不过我们的茶卡故事自有不一样的结尾。下午五点左右,盐湖上风越来越猛,并下起小雨来,我们排队登上一辆小火车返回。这次运气超好,去程没有坐到的半敞篷小火车被我们赶上了,只不过它来的不是时候。好冷,我们穿上了所有可以御寒的衣物,互相拥抱取暖,落单的拿包遮挡胸口,小朋友们弯下腰防止被风吹到脸,甚至用人做肉盾。。。。。。饶是如此,大家还是被这大西北的寒风吹得脸色发青,手脚冰冷,差点冻僵在那7月小火车上。
DAY 3
昨晚,我们住在德令哈,它已不再是一座荒凉的城。因为有你,这里的灯红酒绿又多了一丝忧伤。像昨天路过昆仑山,不经意遭遇的冰雹子,一种麻木的清醒。

大清早,我们来到海子博物馆,门口已经有一群文艺青年聚集。7月25日,在德令哈每年都会有海子诗歌节,真好!来过德令哈,我们跟海子也有了联结的理由,这个天才的年轻人,他燃烧了生命,留下了直击心灵的诗句,在深夜在孤独里,一代又一代的人将永远与你共鸣。
今天是摆烂的一天,原本按照行程应该走U型公路,水上雅丹,再去大柴旦,行程预计600多公里,10个小时打底,会跑的很辛苦。我们几个有点累了,不想赶路打卡,司机老马看我们一个个拉跨无力的样子,终于放弃了坚持。他内心觉得我们好不容易来趟大西北,不多走几个景点真是太可惜了。他怀着愧疚的心情,给我们推荐了一条私人线路。没想到,这个偶发事件成了我们这次大西北环线游中大家记忆最深最最特别的体验。
神秘大峡谷,嘿,我们都说不上它在哪个地方,只听司机老马一声喊:后面的坐好啦!车子直直奔向一条野路,路况那是相当的差啊,后排的人真的会跳起来,我们一尖叫,老马也兴奋起来,车子开得更生猛了。我们进了一个峡谷,两边都是光秃秃土黄色的山体,山上、路边有几株枯黄的小植被,荒芜一人,没有看到一只动物。如果不是这两天相处中看出老马人品敦厚稳重,行驶在这样的无人区难免有些紧张。老马说,他年轻那会儿,跟人来这里挖过金子。这个经历丰富的西北大汉身上,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其中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听得我们目瞪口呆,不可置信,原来在西北的平行时空里,是和我们东南沿海地区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轨迹。
老马找了个空旷处停下车来,带着我们走进一处险要小道。在无人之境,大自然的怀抱,我们身上的野性仿佛也被激发了出来,大人孩子边走边吼叫,当是给自己壮胆,当是吓唬野狼野狗。老马走在最前面,爬在半山腰,抬手一挥,匪气十足。DB有些害怕了,跟着一帮看起来不太靠谱的大人,无奈做着一件看起来不太靠谱的事。不过她找到了捡石头的乐趣,大峡谷有很多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石头,我们经过重重筛选,最后还是背了很多块回家。茶卡盐湖的盐水,翡翠湖的盐和神秘大峡谷的石头是这次旅行送给朋友最好的礼物。

下午还有一站——翡翠湖。它美在色彩,由于矿物质含量不同而造就了深浅不一的绿色湖水,非常梦幻。
晚上入住的酒店是跳过司机老马推荐自己选的,在大柴旦的一个星空营地,如果不是该死的高原反应,这个酒店堪称九十分完美。酒店房间是一个超大帐篷,外观很有科技感,有两张床,有独立卫生间,走出帐篷就是一个几十米高的沙丘,酒店提供了滑沙设备,这样我们就不用去敦煌和几万人共挤鸣沙山了,这里还免费提供司机房,Perfect!
几个孩子一放下行李就跑去了沙丘,我有点高反头晕,在床上躺了一下,不一会儿,他们在微信里喊我去看沙丘夕照。我挣扎着起来,远远看到他们几个站在沙丘的最高处,我偷懒打算直线爬上去跟他们汇合。没想到这是个多么愚蠢的决定。一开始还好,爬了几米后,感觉到心跳加速大脑缺氧,于是赶紧停下来,深呼吸几口气后再次向上攀登。爬到沙丘五分之三处时最最难受,那时大脑已经一片空白,胸腔空空的,有刺痛感,一切都是白色的,都是是空空,类似像《重启人生》里女主死后去重新报到的那个场景。幸好,沙丘很扎实,牢牢困住我的腿,让我不至于掉下去。这时候我听到了上面呼喊我的声音,把我从混沌中唤醒,定了定神后终于四脚并用爬上了丘顶。可惜,夕阳已经下山了,我也累的瘫倒在沙地上。

DAY 4
今天的任务是翻过当金山口,从青海到甘肃。一路所见皆是荒漠戈壁,笔直的公路一通到尽头,偶尔看到有牧民的帐篷和牛马羊,极尽荒凉,又无比广袤,天高地远,人类何其渺小。在这样的路上行驶,容易睡过去。所以老马有困意的时候,便会引吭高歌,这个西北汉子有着大地般厚实低沉的嗓音,还是个中华老曲库,什么歌都会来几句,碰到《甜蜜蜜》这样的经典老歌时我们就会和他来个大合唱,把我们的声音也留在柴达木的荒野上。
当金山位于甘青疆三省交界处,以西是新疆,以北是甘肃,以东是青海。越过海拔3800米的当金山口就算是正式进入甘肃的地界了。令我意外的是,这一带也是中国重要的油气产地,2022年中国油气产量省份排名中,新疆排名第二,甘肃第七,青海十二。我们经过一座90年代已经废弃的阿克塞石油小镇,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影视基地和旅游景点。老的石油开采点枯竭,新的油气田又一一发掘,你问石油还能开采多少年?几十年前的答案是五十年,现在的答案依然是五十年:)
途中经过汉塞遗址、山水沟大墩烽燧遗址和著名的阳关遗址,感怀汉时霍去病、张骞之勇毅。
终于到了敦煌,困扰了三天的头晕脑胀消失了,这次西北之行切身体验了一把神奇的高原反应。今年暑假大西北,敦煌爆火,我们订不到《敦煌盛典》《又见敦煌》等经典演出,老马帮我们改订了一个2023年新排的演出——《乐动敦煌》,ta属洞窟式沉浸观展,更偏重音乐与舞蹈部分,小巧而灵动,尤其是剧中扮演西域天才乐手白歆的演员,其白衣少年俊美的扮相和他真人高超的乐器演奏技艺,令人印象深刻。还有与白色丝带共舞的飞天,在你身边猛然一动的怒目金刚,跟你亲切握手的敦煌某公子,让我们在到莫高窟前夜先感受到了石窟和敦煌的千年气息,真是一个美好的夜晚。

DAY 5
前一天打卡了西千佛洞,从停车场弯道走下去,沿着树林小溪,石窟佛洞就出现在你面前,这样的出场方式很是特别。西千佛洞游客不多,我们几乎已经是最晚的一批,排队半小时许,匆忙看了三个窟,对真实的石窟艺术有了初印象。
今天是属于敦煌的一天,不用赶路真是太幸福了。大清早司机老马把我们送到了莫高窟门口,门口已经排了老长的队伍,意料之中。我们买到B票,只能观摩四个洞窟,分别是:96号窟巨型释迦摩尼佛像,100号窟五代时期回鹘公主《出行图》,138号晚唐阴家窟和148号窟的卧佛涅槃佛像。当天讲解一律在洞窟门口进行,流水线式观展,右进左出,不让停留,不到一分钟看完一个石窟。这样的观展体验很不好,但我们依然觉得不虚此行——只有你亲自到过这里才能感受到敦煌的神奇和伟大,才能体会到千年之前人们对于宗教和艺术的执着的追求,这是刷视频和翻图册所不能给予的。有些壁上的图案已经模糊、有些色彩已经脱落,当你与它们凝视对视,每一帧每一幅都彷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当然还有关于敦煌守护人的故事,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们在这里留下了岁月和名字,还留下一种甘守大漠、甘于奉献的莫高精神。当讲解员在常书鸿的小屋子里跟我们细诉大师们当年遭遇的艰难时,我看到她微红了眼眶,这些故事她重复了不止上百次,但是每一次触碰依然令人动容。那是一种怎样的热爱啊,让公元366年至今,吸引无数人们前来朝圣,献上一生。

敦煌博物馆正在展出娘卡的唐卡特展,某娃一眼迷上,久久不肯离去。对于唐卡一无所知的我,在她引导下,看到了唐卡中色彩的艳丽璀璨、那些了不起的细节,其笔触极细极工整,非常人能所为。据说一幅唐卡的完成,少则半年,多则数年,这不仅是一种艺术的创作,也是一种修行,需得心极静才行。

是夜,敦煌书局,沙洲夜市,各有各的精彩。
DAY 6
张掖古称甘州,西汉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有塞上江南的美称。到了这里,绿色明显多了起来,这里的瓜果很甜很好吃。
七彩丹霞,人人人人。

DAY 7
最后一天的行程了,还有个期待已久的愿望想要去实现。
昨夜宿张掖,今朝过祁连。扁都汉通道,至今马未闲。——对,最后的最后,让我们在祁连山下的草原骑马撒个欢吧。七匹狼团队共租了六匹马,选了个过河跑马套餐,三三分成两队,各有两个小哥牵引。这些马个头不算小,一开始骑在上面略略胆颤,我的马还感冒了留着鼻涕(完了,我居然忘记了它的名字)。最险的是过河前的口子,路窄坡高,两马挤在一起冲了下去,它们居然也不磕绊。淌过了河后,道路平坦,眼前视野极好,可以看到远方山上一丛丛黑黝黝的牦牛在吃草,连绵的祁连山就在眼前。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祁连山曾经是匈奴人的圣山,ta高耸连绵,挡住了荒漠的扩张,而其山顶的积雪,滋养了河西走廊上片片绿洲,使得甘肃成了西北的粮仓,可以说没有祁连山就没有河西走廊,没有河西走廊,那么我们的文明和进化可能又是另外一幅样貌了。

后记:
这是三年疫情后的第一次长途旅行,6天时间跨越3000多公里,压抑许久的游心在大西北广袤的天地下得到了完整的释放。旅行,就像换个身份在异地开启另一种生活,没有人知道你是谁,你的故事。你身在其中,同时又置身度外,带着旁观者的眼光悄悄打量这个你所不熟悉的地方,这种身份的转换让人兴奋激动。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日复一日规律的生活久了,需要这样的新鲜刺激,跳出流水线般的日子,让你感受到自己真实的存在。
那些赶路的时光,目之所及,不是挤挤挨挨的人流,看到的是连绵的山,蓝天下的白云,无尽的草地或荒漠地,间或的牛羊马在路边悠闲地吃草,纯纯的大自然本来的样貌。千百年过去了,时间没有在这里改变什么,万能的人类,也没能太多改变这里原本的样子,大西北就是大西北,自有ta的节奏,自有ta 的糙汉子般独特的味道。
大西北环线之旅,身体略疲惫,心灵很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