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高陵博物馆
在安阳站下车,往北二十多公里,就能到达曹操的高陵。2008年因为这里被盗过,考古人员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根据墓室中发现的一些文物,认定这里是曹操的高陵。
进入高陵,第一看到的是巨大的曹操像:魏武挥鞭。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是巨大的平顶,地面上画出过去的遗迹图线,并看不到展馆。

投过玻璃,可以看到开挖后的古墓墓门。

如果仅仅是这些,那就有些不值得了。毕竟一世枭雄,中国人但凡学过一点历史的,谁不知三国这些英雄?
真正的高陵博物馆,在地面展馆的右侧,通过向下的台阶,走入地宫。

在曹操的邺都附近,曾有大量的墓葬,世人传闻为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实际上,现代考古发现,认为基本都是东魏、北齐时代的北朝墓葬群。而高陵这里曾认为是普通陵墓的,根据考古的结果,被认定为是三国枭雄曹操的墓地。



而所谓的西高穴大墓,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高陵。


由于该墓曾多次被盗,陪葬品中价值较高的文物都被盗墓贼盗走。因此剩下的文物价值并不算太高,更多像是介绍牌,例如:




除此之外,出土文物多为小件:






相比于国内其他帝王墓,曹操的高陵明显陪葬品过少,虽然整体形制等级较高,但出土文物等级、品类过少。这也是近十年对高陵争议之一,也有人认为这里是北齐神武帝高欢墓,也有人认为是其他人的墓葬。
不过对于这部分疑问,馆方也有解答:
一是,曹操生前提倡薄葬,不树不封。



二是曹操去世之时,魏国尚未正式代汉,国力也并没想象中的那么强劲。实际上当时北方很多地方的经济还较为薄弱,甚至货币发行能力不足,大量存在“以物易物”的贸易形势。
三是曹操生前也纵容手下干过一些盗墓的事,历史上再厚葬又如何,最后还是被各种“发丘中郎将”给挖了,因此在这方面看得也比较开。
不过整体来说,还是有一些特色的文物。


画像石残石较多,这是延续了汉代传统。不过具体为何残破,原因尚不明确。而到了离这里十几公里的北朝墓葬,就基本都是壁画为主了。


汉代的陶制勺、叉。




根据曹操生前的文章,其人应该是颇为节俭,禁止奢靡之风。毕竟,从东汉的盛世,衰败到户口不到十一的三国,他是最有感受的那一位。



从下方仰望墓室

曹魏的邺城复原图,最有名的应该就是三台,但目前也只剩下金凤台的一部分而已。

汉代兵器形制:







目前这里还有一部分联展,展出了洛阳一些东汉出土文物,及几处疑似曹魏贵族墓出土的文物。可以明显看出,在曹魏定都洛阳以后,财富、物资明显水平提高较多。












文创产品中,大部分都是特产之类的,反而布袋用了出土文物的字,比较特色:



历史上评价曹操,多是两个极端,要么评价为世之英雄,有平定北方,结束战乱的大功。要么评价为篡夺汉室,导致世族大家夺权的开端。民间戏曲又多以白脸奸臣相代表曹操。
实际上,可能传说中的那个评价是最符合曹操本心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一方面诗文中写到:“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一方面又自己下令在北方各种进行大屠杀。一方面说自己理想是做个汉室的征西将军,一方面又实际上用自己的势力做出了篡夺汉室的所有实质事务。
又过了几十年,阮籍穷途而哭,言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说是是楚汉没有英雄么?说的是曹操刘备这些人不是英雄么?只是骂的他那时的那些小儿辈罢了。
高陵博物馆有一个活动,说是背出曹操的诗歌,即可免票。但实际到了现场,实操起来比较失望。
首先,必须要等到下午两点半以后才可以这个活动,如果去早了,等几个小时没有意义。
其次,要背两首,可以半价;要背四首,才可以免票。我估量了一下自己,《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怎么也凑不出第四首了...
而且吧,我其实也想试下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的...但真背不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