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 | 看完演唱会后为什么心里空落落的?

作者:寻忻-阿心
“看完薛之谦的演唱会后,我感觉自己就好像失恋了一样,心中空落落的,总是忍不住想要去翻看他的视频,反复听他的歌,可是无论如何都填补不了我心中的空缺的那一块......”
“TWICE的演唱会就像一场盛大的宴会,我在她们的歌曲中找到被激励的感觉,我也被大家的情绪渲染,演唱会就像是梦一般,让我短暂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可是当这场盛宴结束时,我感觉到了无尽的失落与不舍,一想到自己要回归到充满压力的现实,我心中的便更加眷念现在的美好......”

疫情爆发以来,许多的大型活动都被迫终止,许多人群聚集的地方都被封闭,我们从线下见面,被迫成为了线上聚会。电影、演出、演唱会等等,也都转变为了网络直播的形式,多了些新奇却也少了些氛围。也正是在长时间的封禁后,放开的2023年成为了一个热火朝天的盛年,旅游爆火、活动丰富、各位歌手的演唱会更是一个接一个,源源不断。
我也不例外加入了这场盛典。
演唱会前精心打扮,演唱会时激情投入,但演唱会后,却莫名地陷入了低落的状态,总是有种心理空落落的感觉,就如开头大家描述的那样。
这是为什么呢?

在演唱会结束后,很多的粉丝朋友们会出现“演唱会后遗症”。
感觉自己的生活过于平淡,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自己的情绪再次高涨起来;
反复地观看演唱会那天的repo;
担心以后再也不会有任何事情能够像这场演唱会一样让你那么开心了。
这种情况被称为演唱会后抑郁(PCD,post concert depression),主要是指演唱会结束后会产生悲伤和失落感。
演唱会后抑郁的人会认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在自己期待的表演或音乐会结束后,他们似乎也无法为自己的生活去赋予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种心理状态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在医学上是不能对其进行诊断的。

“你患上了 con 郁,表现包括:悲伤、想要发明时光机器、对去演唱会以外的事都提不起兴趣。”
出现这种情绪体验的原因可能如下:
01 情绪钟摆效应
“情绪钟摆效应”主要是用于描述人类情绪的高低摆荡的现象,指当一个人在某一种情绪上降低了反应的强度时,其他的情绪强度也会同样降低。
在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感情的等级越高,呈现的"心理斜坡"就越大,因此也就很容易向相反的情绪状态进行转化。
我们在演唱会上情绪高涨,肾上腺素飙涨,我们也沉浸在多巴胺的快乐温泉之中,那么在结束后,随着面颊上的红晕逐渐消退,肾上腺素像过山车般跌落,就会体验到相似程度的失落。

02 亲密体验的结束
艺人是我们自身能量投注的客体,TA的作品陪着我们走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经历无数喜怒哀乐,我们对TA的情感投入也逐渐深刻。
而演唱会是我们与TA之间见面的契机与途径,在演唱会中,我们会感觉自己与对方的距离被缩短,TA从手机中走到了我们的面前,但是演唱会结束后我们之间可能就不再会有见面的机会,这种亲密体验的结束也会使我们产生一种失落感。

03 目标达成后的空虚
为了一次期待已久的演唱会体验,存钱、约朋友、呼朋唤友帮忙抢票、买装备、听歌预热等等,就如一个明确的目标树立在那里,向其接近的每一步、每一天,我们都投注了无限的热情和期待。
而当一个期待已久的目标达成,画上句号后,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又该是什么?
短期而易实现的期待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短暂地喘息和放松,但当目标达成时,也就意味着又将回归原来的生活,也就意味着这一短期目标的失去,失去一样东西,我们会感到怅然若失,心里空落落的,不得不回归现实。

演唱会后,回归现实,那些低落、迷茫都是我们正常而又真实的情绪体验,那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去帮助自己调节呢?
首先,我们不必因为出现这种心理体验就感觉到焦虑或慌张,我们需要对情绪的起伏有个正确的认知,即没有人会永远处在兴奋与愉悦中,也没有人会永远处在绝望和悲痛中,情绪的变化是十分常见的,所以我们需要以平常心去看待即可。
其次,我们可以试着去探索其他新的、对你有吸引力的活动,例如:旅游、看电视剧等等,并在这些活动中去体验期待的感受。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试着去做一些别的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例如:旅游、学习等。
通过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投入到这些事情中,让自己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对这种失落情绪进行“细品”。
最后,如果在经过努力后仍然无法处理好这种情绪状态,那么我们也可以向专业的心理咨询从业者寻求帮助,或许这些产生的情绪不仅源于一场演唱会的结束,而有着更深层的意义在影响。

演唱会是一群人共同的爱好,一群人同频的心跳,是由人声与彩灯共同组成的盛大剧目。
希望大家能够全身心地体验演唱会,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我们原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