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全球的《发酵圣经》,等你来读!|读书会报名
发酵不同于其他“动手”的事情,因为它不全由人来掌控。在制作发酵食物的过程中,人需要做很多事情,但到了某个时候,人必须停下来,什么都不做,只是等待。因此,我们可以说,发酵是环境、微生物、食材、器具、人和时间的共同创作,它很考验人的耐心和感知能力。也正是通过这种直接的感知,制作者本人和这些看不见的“共同创作者”之间建立起了某种联系。
本期食通社读书会将要阅读的《发酵圣经》是一套很受发酵爱好者喜爱的书籍。这套书一共有两本,一本介绍蔬果、谷物、根茎和豆类等植物性食材的发酵,另一本介绍奶、肉、鱼、蛋、酒类的发酵。素食和杂食者都可以从中找到想要的内容。
在过往的读书会中,我们已经读过《不生不熟》、《不可思议的发酵酿造》等发酵相关的书。相比起来,《发酵圣经》更像是一本实操指南,向我们展示了世界各地各种类型的发酵食物,具体的制作方法和器具,也解释了发酵背后的原理。
作者桑多尔·卡茨在书中说,他并没有微生物学或食品科学的背景,他只是一个爱好食物,一个经常品尝、制作、分享食物的发酵狂人。这本书虽然叫“圣经”,但并不是百科全书式的,也不承诺记录下全部的发酵食物。卡茨希望这本书能帮助读者分辨不同的发酵类型,辨别食物的状态,善用工具。最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微生物,也不要害怕失败,动手制作吧!
本次读书会将持续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给大家安排了3次线上讨论和1次线下讨论。食通社也有幸请到多位发酵爱好者和达人,通过线上、线下的讨论,谈谈各自读书和实践的心得。
11月1日(下周三)晚上将是本次读书会的第一次讨论,嘉宾孙姗是食通社的老朋友,她曾多次给我们写文章、参与读书会和工作坊、录制播客。本次讨论,她将分享她是如何阅读这本书的,她制作发酵食物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以及她是如何通过发酵重新认识食物、与更多发酵爱好者建立了联系。欢迎大家预约直播参与线上讨论。如果不能参与,也可以看直播回放。
本期嘉宾

孙姗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之一,现任该中心理事长。2015年开始种地,体验土地、农耕、食物、生态,以及自给自足(Homesteading)的生活。现居加拿大,开办“蕺菜园生态农场(Chi Garden)与发酵厨房”。
孙姗做客食日谈,谈发酵、谈食物里的乡愁,扫码欢迎收听:


徐溪婧
设计师,坐标柏林,热衷钻研和饮食文化相关的故事与物件。养有一杯酵母,一罐泡菜,和一瓶休眠中的水克菲尔。最近在磨练面包手艺,相当沉迷揉面过程中与捏陶相似的手感。
徐溪婧近期在食通社发表的文章:▼

林枫洋
荷兰设计院校AKV.st.joost在读,现研究发酵食物的感官体验和移民食物的轨迹。家有鱼露正在发酵中,还尚未开封,厨余蔬菜堆肥爱好者。

马俊丽
媒体人/创意人。食品发酵工程专业毕业,16年时尚文化、生活方式杂志媒体从业经历。离开传统媒体后,积极探索艺文社区的市集营造和艺术项目的落地。于2015年联合发起九吋精酿品牌,探索发酵文化的魅力。《不可思议的发酵酿造》作者,目前在西南地区采风,为下一本发酵地理图书采风。

Shuyu
快乐LAB主理人。快乐LAB:A laboratory for happiness. 生活、艺术及科学研究工作室。主理人Shuyu 和Ki Won2019年开始研究和探索康普茶的制作,结合中国茶的特点,制作出多种风味独特的康普茶。

景雁
《茶书》出版人,资深出版编辑。曾出版有《维特根斯坦传》《逻辑之旅》《世界: 20世纪的道别》《茶有真香》《一百万亿首诗》《调香师日记》《拉康传》等书。
共读计划
- 共读时间 -
2023年11月
- 第一次讨论/线上 -
11月1日(周三)19:00-20:30
微信视频号直播
嘉宾:孙姗
视频号 食通社Foodthink,将在11月01日 19:00 直播
- 第二次讨论/线上 -
11月8日(周三)19:00-20:30
微信视频号直播
嘉宾:徐溪婧、林枫洋
视频号 食通社Foodthink,将在11月08日 19:00 直播
- 第三次讨论/线上 -
11月15日(周三)19:00-20:30
微信视频号直播
嘉宾:马俊丽
视频号 食通社Foodthink,将在11月15日 19:00 直播
- 第四次讨论/线上+线下 -
11月25日(周六)15:00-16:30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86号
SKP-S 2F SKP RENDEZ-VOUS
嘉宾:shuyu、景雁
视频号 食通社Foodthink 将在11月25日 15:00 直播
如何参与
1.出版社官方网店:点击购书
2.参加11月25日线下活动的朋友,请务必在报名表中选择“线下参与”,席位有限、先到先得。点击“此处”报名。
3.观看直播:无法到场的朋友,也可通过微信视频号与我们互动。
从2023年10月开始,食通社携手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及多位发酵达人、文化机构,开启为期2个月的“酵醒生活节”,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系列活动,以及视频、播客、摄影、文字等形式,和各位共同探索发酵的魅力。

关于食学社共读计划
认识世界,从认识食物开始。作为可持续食农领域的写作和学习的社区,食通社以每月一本书的频率组织读书会,并且邀请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成为领读人或分享嘉宾,结合他们的知识与经验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展开讨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一个共学社区,对食物体系展开系统性的学习。欢迎加入我们,让我们一起认真阅读,好好吃饭!
*食学社共学群已更名为“发酵圣经|食通社读书会”,曾参加过读书会的伙伴可通过微信聊天搜索关键词“食通社读书会”找到并置顶本群,以防在共读期间错过讨论与通知。
关注食通社B站号,可回看往期读书会 ▼

▼往期共读书单
- 食物体系 -
《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的新描述》
《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
《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学思考》
《第三餐盘》
《吃是一种公民行为》
《餐桌上的危机》
- 迈克尔·波伦/饮食系列 -
《为食物辩护:食者的宣言》
《吃的法则:经典日常饮食手册》
《杂食者的两难:食物的自然史》
《烹:烹饪如何连接自然与文明》
- 团结经济 -
《菜篮子革命:从共同购买到合作找幸福》
《田间面包店的奇迹》
《消失的城乡边界线》
- 人类学/社会学-
《末日松茸》
《大吉岭的盛名》
《游牧的智慧》
《不生不熟:发酵食物的文明史》
《土里不土气》
《茧》&《江村经济》
- 环境保护/自然科学 -
《寂静的春天》
《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蚯蚓的故事》
《土里不土气》
《垃圾去哪了》
- 气候变化与农业 -
《地球不在乎》
- 饮食与健康 -
《吃的法则:经典日常饮食手册》
《肠子的小心思》
《不可思议的发酵酿造》
《太喜欢微生物了》
《从肠计议》
- 其他 -
《鲜花帝国》
《有滋有味》
*详情可前往食通社豆瓣主页,打开豆列“食学共读”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35459538/
统筹:万琳
关于食通社
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我们相信,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我们的食物体系才能做到健康、美味、可持续。
更多文章
食通社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儿时的甜蜜为什么消失了? (10人喜欢)
- 今天不发午饭,改发书单 (9人喜欢)
- 地球日,警惕这个飘向餐桌的幽灵 (14人喜欢)
- 当禁烧政策成为压垮小农的最后一根稻草 (11人喜欢)
- 一个困扰打工人很久的问题 (2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