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香港
在我看来上海和香港的明显区别是: 上海有着极度丰富的物质,优越的基础设施和历史建筑,还有庞大的业界可供发展,人们大都或多或少注意穿着。然而它崇洋之风盛行外国人可以享受超国民待遇,文化领域头部方阵停滞不前,即使有着大量优秀的储备人才,其多数文化产品却俨然已经成了迎合这个城市里那些故意只取材欧美物质文明里最精华部分而将剩下东西全部打包扔在一边的市民的无聊内容。 香港的一切都像是上海的反面: 在物质上简直就是一个微缩的苏联,无论做什么都要大排长队,随时忍受缺货和供销社售货员的恶劣态度,没有任何市场经济可言,基建破烂堪比第三世界,地铁动不动停运,公和中环的建筑被利欲熏心的资本家基本拆光只留下几座缺乏维护的楼,和中山东一路上的百年建筑压根没得比,工作除了科研就是金融,产业化完全没可能,街上走的几乎都是乱推乱挤乱喊乱叫好贪小便宜的运动装老登。然而在这里外国人几乎全都老老实实的,甭管你是哪儿来的,菲律宾人当菲佣,南亚人去送外卖盖房子,没本事的白人也只能干底层出卖劳动力的工作,而不是像上海最差也能当个轻松的外教,留学生毕业要求也一视同仁,毕业不了老板也绝不手软,该延毕的延毕该退学的退学。文化领域的香港其实在很多领域是上海没法比的,更像是一个真正的欧洲城市而不是一个模仿者,这种气质是模仿不来的: 它拥有极当庞大的古典音乐专业爱好者,像我这种伪乐迷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审美趣味很低级,少数人的却非常高,他们用一种近乎古典的方式来欣赏这个世界,这是一种已经了解了欧美文化的光荣与不堪的诸多方面后的一类令人熟悉的文化精英视角,他们可能不是你我熟悉的某某富商巨贾,也未必在社会上取得很大成功,但他们是出自本愿地热爱这一切。 所以,你若问我愿意在哪个城市生活,我要说,我愿意物质在上海,精神在香港,因为我既不愿意忍受计划经济的物质困难,又希望作为中国人被当成一个人。
© 本文版权归 GentryHua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GentryHuang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黑胶与唱片机:村上之恋
- 科技进步之效率倒退? (2人喜欢)
- 科技类事业成功者的共性
- 微妙的平衡
- 新经验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