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感受如何?
在去深圳的火车,行李先我一步到达。
朋友A问我感受如何,她说她每次要去一个城市的时候,就会有点紧张和兴奋。我说不紧张,只是迷茫、无助、未知。朋友B说了好几遍“开始期待新生活”,我说你怎么比我还期待,我两眼发愁,我说:“我现在感受挺复杂的,我也说不好,但什么期待啊紧张啊愉悦情绪挺少浮现”。
翻开随身带的书《最优解人生》。我想了想,此去深圳,跨省搬家,行李住迷你仓,人奔赴青旅。做这个决定有被动因素,也有主动因素。
或许是这个决定形成背后的被动因素让我感到未知和发愁。一是长沙找工作撞壁,没有面很多家,一方面面试苦手,另一方面出于通勤距离和待遇的考量,避雷一些公司,看不上一些公司(或许也是给自己不去面试尝试找理由)没有勤奋找工作,没有采取“题海”战术,到后面等公司答复被消耗到了情绪。二是租期将至,邻里关系恶化,一方面我不允许自己继续住下去忍受邻居噪音带来的精神压迫,甚至写了篇日记—我决定十月底搬家,理性上特别清楚自己不适合再住下去;另一方面我喜欢租房里照进来的阳光,喜欢西湖公园接纳一切的风与树,喜欢租房的地理位置和熟悉感(也可能是时空开始具有稀缺性而让人格外珍惜)。
工作不确定,要搬去的地方也跟着不确定。到了后期不断犹豫要不要跟房东取消我要退租的决定,让她继续租给我。
还剩五天租期,我还在傻等面试公司答复(要你的第二天就会发offer!真是自己的经验最能说服自己!),而房东也找好了新租客要来看房,那是我压力最大的时候。工作/租房全都悬而未决!悬而未决的感觉真不舒服。
之前已下单纸箱打包袋气泡膜工业膜,一边还在面试争取留在长沙月底极限搬家,一边也了解到了要是跨省搬家行李如何存放的问题。真正房东让人来看房的那天,我才开始出大件闲置,那个时候我还没死心还在等面试答复。但闲置很快出完了,电风扇书桌镜子火箱,我想着就算那家公司要我了又是什么事,还继续在长沙发展的话这些都卖掉了,害,干脆头也不回走人好了。
所以你看,我这个决定多少是有些半推半就。回家从来不在选项内,不愿意续租(不允许自己续租),又看不上一些公司,看上的我愿意妥协转正买社保的公司又不要我,所以去大城市成了我破局的最优解。
走到目前的情况算是被动,但不能否认肯定要带点主动吧,毕竟不愿妥协续租,不愿妥协长沙转正社保月薪4k大小周的环境,不愿回家,所以最后看着租期一天天到了,向外走。
从未来的角度来看,这个决定能给到自己“回忆红利”。
毕竟“要不去大城市吧(在长沙也租房,在大城市也租房,长沙离株洲近有什么用,我又不回去)”这个想法总在冒头。我知道自己对没经历过的事多少有滤镜,很难不美化没走过的路,只有真正去做了才有可能祛魅,那个“去大城市”的想法才能落地,才不会一遍又一遍地在不顺心时冒出来,才不会时不时想着如果当时尝试了会是什么情况。
正如书里所说,就算没有成功,抓住机会,大胆尝试的好处总是包含了情绪收益,也就是积累了回忆红利,即无论在何时回望自己的人生,都会正面评价自己的行为。
所以趁年轻10小时硬座火车不算什么(已无痛坐了六个小时),青旅适应能力强(长沙青旅住第一晚就不想走了)就算找不到合适工作失败复原能力强(想到活不下去就回家这种可能突然就有了没钱就继续铺货/进厂的动力和决心hhhhh),没什么可失去,不管成不成功都能积累“回忆红利”即对自己的正面评价(就像我总爱跟别人津津乐道我离家出走后去到青年驿站找工作到独居的这段经历,太酷了),站在长远角度,这是对自己未来幸福的投资。
所以,现在如果问我感受如何。相比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感觉好多了,我觉得还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