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一只蜗牛

给莴笋削皮的时候,想起来喂养了大半年的蜗牛,它和蓝星水龙骨一起从云南跋涉来到家里,攀附在花盆的内壁,给植株换盆的时候,捡到了缩在壳里的蜗牛,便给养起来了。
蜗牛是最为普通的灰坚巴品种(其实是害虫,会啃食新鲜农作物),中等大小,用了浸湿的厨房纸做窝,放在一个小塑料盒,切了胡萝卜当作食物给它。有了湿润的环境,蜗牛很快从壳里钻出来了,伸伸触角,东张西望,甚是可爱。

吃了胡萝卜之后,蜗牛会拉出橙色的粑粑,于是不同颜色的蔬菜轮换着给它;又担心它钙不够不长壳,每次打过鸡蛋都要留下半个蛋壳,放进塑料盒里,既能当食物也能当小窝。
有时候把塑料盒拿在手里看它,正好碰上它在进食,就可以听到锯齿一样拉割的声音,仿佛齿舌是它的刨具,把食物一点点磨下来,再送入食道中。

青菜不可久放,半日或一日则需更换,蜗牛偏爱油麦菜的香味,常常新鲜的叶子给进去很快便啃食掉一个边缘。胡萝卜、黄瓜、莴笋是常规食物,细细切成比它身体略大的小块,黄瓜莴笋更要勤换。偶尔给一毛豆或蚕豆,并不很喜爱。最后还试喂过猫粮,但那时它已日渐虚弱,并不多食。
蜗牛并不喜光,时常倒着吸附在黑色的塑料盒盖上,或者躲在蛋壳背光处。也可能不晒太阳的缘故,新长出的壳颜色明显要浅,仔细看比它原先的要薄且软,总有一种不健康的感觉。

最难的点在于保持它的干净清爽,武汉过于高温和潮湿,食物和容器半日或一日就需要更换和清洗,然时常不在家,有时隔一日才能做到,如此半年倒也无甚大碍。只是到暑期后,天气愈发炎热,偶尔外出一趟回来,发现食物腐烂过快,有隐约臭味,觉得这再也不是一个好的环境给到蜗牛,于是商议着给它拿到楼下的小花坛里去。
只是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它最终阵亡在高温高湿的夹击之下。恰逢其时,博物的7月刊到手,介绍到大部分蜗牛最佳饲养温度是12-25度,食物也可以用蛋壳+猫粮+燕麦+小球藻按4:3:2:1的比例来配置,但此蜗牛再也吃不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