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茅奖宝珀奖星云奖阅读notes】
今年下半年的阅读生活就是:
看“茅盾文学奖”,垃圾!
看“宝珀文学奖”,垃圾!
好不容易想看个科幻换换心情,
星云奖,垃圾!


今年宝珀文学奖评委会名单和初名单出来的时候,就对这届“心中存疑”,李翊云是谁?马伯庸也能当评委了?
初名单硬着头皮,看了《找信号》《麒麟》的开头,就完全看不下去,网文写得都比这些好。
正在要放弃的时候,谢天谢地,短名单出来了。当时感觉理想国想保《天珠传奇》的念头还蛮明显的,是不是故意找几部写得差的来衬托。没想到一心本已经接受“天珠”能拿奖了,这质量也差不多说得过去吧,但最终获奖的,竟然又是另一部。杨知寒之前发在《人民文学》上的中篇也看过,“东北文艺复兴”的这阵风什么时候能吹过去,阿猫阿狗都能借此“乘风而上”。“东北三剑客”吹了好几年,好不容易去年转到“新南方写作”,没想到今年又老调重弹,回到“东北叙事”。
没办法消化宝珀商业文学奖也颁给主旋律“人民文学”风格作家这件事。
《天珠传奇》这个集子里有3个中篇,个人最喜欢的,还是第一篇《行则涣》,也在《山花》上刊过。
豆瓣上有人评论是《刺客信条:扬泰DLC》《塞尔达传说:天珠传奇》,也算贴切。
这篇写作者老家扬泰地区风土,掼蛋、软兜长鱼、大鹅与淮扬菜、噱头满满的灌汤包、打鲫鱼窝的钓鱼佬;
活灵活现,甚至和汪曾祺笔下的时空有联动。
写文物贩子的街头智慧,高手过招,全凭眼力,虚虚实实,你来我往,很精彩。
总之,写吃食足够生动有趣,吸引人;但要是问 每个段落间逻辑关系,几乎没有。算是今年的一股“新风”。
好想也变成那种能吃出 手切大煮干丝和机器切的之间区别的美食家啊~
《反景》是一篇“民国风”幻想小说,戏仿元素的加入,过于炫技,有废名、骷髅幻戏图、庄子休“蝴蝶梦”这些小文学梗的互动,
看一遍不太懂,适合闲下来多看几遍。
同名文章《天珠传奇》也是如此,一开场【中国城】写得非常惊艳,笔力惊人。出场后的“西藏人”、越南咖啡老板,后面也还会返场,有互动、有回应,很惊喜。
但还是老毛病,只有宏观的框架和精彩的段落,而全篇逻辑缺失,以至于让读者甚至都无法顺利读完的文本。
被戏称为“法国林棹”也不是没有理由的hhh。

另外看一些读书博主推荐,找了邵栋《江南商场》来读,也还不错。讲常州小学生的90年代游戏厅的经历,加点小荷尔蒙,加点创意写作最爱的“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可读。相比之下,石一枫同样写游戏厅题材的《瓦西里》,就因为京腔的全篇使用,显得油滑了。
王若虚那本写80后新概念奖的长篇,被骂得很惨,也没去看。
但以前在杂志上翻到过他写的《乌鸦炸酱面》,很喜欢,对这个作家的名字也开始有点印象。
从鲁迅《奔月》开始,嫦娥即使和后羿这样的英雄生活,
最终都会变成“又是乌鸦的炸酱面,又是乌鸦的炸酱面……整年就吃乌鸦的炸酱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