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织造技艺(宁夏手工毯织造技艺)

宁夏手工毯织造技艺(宁夏回族自治区)传承人袁红英




传承人魏海明

宁夏手工毯织造技艺属于传统技艺类别,起源于明代,是清代中国最著名的地毯之一,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千余块地毯,其中宁夏地毯占一半。宁夏手工毯织造技艺在清代中期技艺越发精湛,风格基本成熟,还被作为贡品、礼品毯定期献给朝廷。作为贡品、礼品毯,宁夏毯纹饰多采用象征吉祥富贵的牡丹、西番莲、茶花、桂花、龙凤纹、祥云纹、蝙蝠纹、雪山狮纹、彩蝶纹等。宁夏毯在构图上主要为“格律体”。这是古代中国风水和建筑中广泛运用的结构,讲究环抱、对称和中心的协调布局。宁夏手工毯织造技艺包括选毛、开毛、洗毛、合毛、纺、染毛纱、绘图、织毯、平毯、剪片、洗毯、投沟、整修等工序,传承中国传统裁绒技术,使用“挂经织纬”法,形成了“人字纹”等特有的边经形式,具有高度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2021年,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申报,宁夏手工毯织造及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地毯织造技艺”(项目编号VIII-110)扩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