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建国法理与巴勒斯坦失败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瓦解[上图],国际联盟通过第22条委任条款,将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阿拉伯地区交由英国委任统治,即第一等托管地,其定义与要求为;
地区基本上以独立国家存在,但亦要临时接受由托管国所提供的行政建议和协助,直到可以完全地独自生存。而托管政府的主要决策亦应该以当地群众的期望为主要考虑角度。
伊拉克由英国托管,32年独立。
叙利亚由法国托管,43年黎巴嫩独立,46年叙利亚独立。
巴勒斯坦由英国托管,46年约旦独立,48年以色列独立。
注意:托管地名为地区名,非国家名,托管地可以独立出一个或多个国家。
下图为1899年时奥斯曼帝国全图,除现今土耳其本土外,还覆盖现今阿伯拉地区,相邻为俄罗斯帝国、伊朗崇高国、埃及以及舍迈尔山酋长国。

[英托管巴勒斯坦地区旗]

国联委任的二等托管地,为德国在西非和中非的殖民地,国联第22条对二等托管地的定义要求为;
托管当局须担负行政责任,但不可布置军事设施,国联会员国可以在当地自由贸易,托管地人民亦享有基本人权。
卢旺达-布隆迪由比利时托管,62年两国独立。
坦噶尼喀由英国托管,62年独立。
喀麦隆由英法托管,60年独立。
多哥兰由英法托管,60年多哥独立。
国联委任的三等托管地,多数为德国在西南非洲和南太平洋的领地,国联第22条对三等托管地的定义要求为;
鉴于该托管地人口稀少,国土面积小,与文明中心距离远。托管当局应视该托管地为托管国一部分,使用托管国法律管辖。
新几内亚由澳大利亚托管,75年独立。
瑙鲁由澳大利亚托管,68年独立。
萨摩亚由新西兰托管,62年独立。
南洋诸岛由日本托管,47年后由美国托管,94年帕劳独立,09年马绍尔独立,86年密克罗尼西亚独立,北马里亚纳成为美国自由邦。
西南非洲由南非托管,90年纳米比亚独立。
[日托管南洋诸岛旗帜]

总体来说,国联对所有托管地的定义和要求是准确的。而巴勒斯坦问题产生的最初原因在于,在英国托管期间,有大量犹太人来到巴勒斯坦地区购买土地。对犹太人而言,这块土地是故土,是《旧约》中的应许之地,他们怀有感情,且始终有大量犹太人生活于此,如雅法。同时,购买土地的过程与方式依法依规。对于阿拉伯人而言,过去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较多,现在犹太人渐渐多了起来,阿拉伯人感到不安。
因为出现了问题,1947年2月,英国外交大臣将巴勒斯坦地位问题提交至联合国,同年11月,联合国对分割计划表决,最后结果为33国赞成,13国反对,10国弃权,1国缺席。最终结果即为大家熟知的联合国181号决议,即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
既然表决通过,决定分别建国,那接下来最重要的事务就是土地划分,在具体划分土地时,联合国主要参考两个数据,分别是土地和人口;
按照人口分布,中部沿海的雅法,就是现在的特拉维夫,是犹太人唯一占比高的地方,相邻的图尔克拉姆和拉姆勒犹太人占四分之一,海法犹太人占一半,这些地方可以划给犹太国。中部的杰宁、拉马拉、那波鲁斯,北边的加沙、希伯伦、比尔谢巴基本没犹太人,自然是给阿拉伯国。耶路撒冷犹太人四成,阿拉伯人六成,国际托管。唯一麻烦的就是北部萨法德、拿撒拉等地区,这些地区犹太人是少数,但阿伯拉人也没有绝对优势。要如何划分,我们继续看土地情况。
[当年所用人口图]

相较人口图,土地图更加利于犹太人,因为在多数地区,犹太人其所占土地比例都高过人口比例。只有在雅法、海法、耶路撒冷例外。
[当年所用土地图]

综其二者,联合国最终划分如下,西北沿海归犹太国,西南沿海归阿拉伯国,中部杰宁、拉马拉、希伯伦归阿拉伯国,作为补偿,沙漠为主的比尔谢巴归犹太国。北部两国各取一侧。
[两国疆界划分图]

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的当日,犹太人代表表示接受该方案,但阿拉伯国家联盟认为联合国无权干涉当地事务,不予承认。这是一切问题的源头
半年之后,即1948年5月,以色列宣布建国,随即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联军主动发起进攻,企图灭亡以色列,但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总计77%的土地,以及耶路撒冷的大部分地区。约旦占领西岸地区、耶路撒冷旧城,埃及占领加沙地带。决议中要划分给阿拉伯国的土地被三国瓜分殆尽,阿拉伯国已无立足之地,自然无法成立。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依然是阿拉伯联军率先开火,但以色列迅速摧毁埃及空军,并全歼埃及陆军五个师,夺取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同时摧毁约旦皇家空军,占领原本由约旦控制的耶路撒冷老城和西岸地区。随即又夺取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后联合国安理会于1967年11月22日通过第242号决议,促请以色列从它在1967年冲突中占领的地区撤离,即从图中橙色和浅绿色地区,但默认48年战争中以色列所取得土地为以色列领土。但以色列拒绝。
[浅绿为戈兰高地]
[大块黄为西岸、小块黄为加沙]

一方面,1979年,埃及与以色列和解,签署《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两国相互承认,停止敌对状态,以色列撤出西奈半岛。因此事件,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同获1978年诺贝尔和平奖。但巴解组织领导人对此表示强烈不满。1981年,萨达特总统被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成员刺杀。
[卡特与萨达特、贝京]

另一方面,1974年,联合国大会授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观察员资格。
82年,巴解组织枪击以色列大使,以色随即出兵黎巴嫩,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这里要多说一句,就是巴解组织为什么会在黎巴嫩境内。巴解组织于1964年成立,初期得到约旦的庇护,但1967年时,巴解组织刺杀约旦国王侯赛因,意图抢夺约旦政权,随即约旦清缴巴解,巴解不敌后撤出约旦,转战黎巴嫩。巴解进入黎巴嫩后,遭到黎巴嫩天主教马龙派强烈排斥,随即黎巴嫩内战爆发。在贝卡谷地空战中,以色列以82:0的战绩,歼灭叙利亚空军。并通过包围巴解总部大楼,迫使巴解从黎巴嫩撤离,随后黎巴嫩长枪党在萨布拉和夏提拉大规模屠杀涌入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
1988年,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通过《独立宣言》,但未确定疆界。
1993年,以色列总理拉宾与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在奥斯陆秘密会面,一个月后,双方在白宫草坪签署《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协议要求,以色列从加沙和西岸部分地区撤军,巴解承认以色列,并承诺拒绝暴力。但协议签署两年后,拉宾被刺身亡,巴勒斯坦亦连续袭击以色列。
[克林顿与拉宾、阿拉法特]

后续以色列于1994至95年,按照承诺,撤出69%的加沙地带与90%西岸地区,并于2005年进一步从加沙撤军,只控制海岸线以及加沙与埃及间的狭长区域。2007年,加沙之战爆发,哈马斯从法塔赫手中夺走加沙控制权,至今。

至于网络上常见的这张图,我希望别侮辱国人的智力,1988年才建国,1946年哪来的巴勒斯坦?事实上,如果没有以色列从埃及和约旦手中夺回加沙和西岸地区,并还给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没有立足之地。

用两天时间,希望国人远离错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