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小结 |人在幼年负轭,这原是好的
十月的第一周、在豫皖之间来回奔波:回家陪家人过中秋,呆了两天;在学生家长的催促下, 返回安徽给几位学生上几节课;又返豫陪家人去皖南旅行;结束后再由豫返皖。
每次结束奔波、开始一段居家生活之前,都需要一两天甚至两三天的时间调整自己的状态。这种调整主要是给家里做一次大扫除:拖地、拂尘、擦拭桌椅、整理衣柜、安排工作、买食物买日用品……因此这通常是比旅程更为疲惫的两天。
即便我为之疲惫不堪,好像也没有办法停止:如果不完成它们, 我就会被失序感及失序感带来的焦虑吞没。
我是一个渴望秩序——内心秩序或外在秩序的人,但这种对秩序的渴望本身已经成为打破我内心秩序的巨石。四处游荡的十月份,关于“秩序”与“自由”的挣扎更加显明:我理性上知道,自由与秩序实际上并不冲突,两者之间一定有一条合乎真理的平衡,不妥协,亦不对抗——可是,可是,要怎么从大脑落到脚上呢?我等待着祂。
这种“自由”与“秩序”的冲突同时也反映在工作上、与教会牧者的关系上。
开学两个月以来,我放弃了既定的教学模式,选择了一种更为突破秩序的、自由的方式,然而,渐渐发现,自由真可谓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人承受不了自由的昂贵,包括我——我对秩序的渴望,难道未蕴含着对自由的恐惧和逃避吗?自由之昂贵,只有恩典才能付得起,在这最高贵的两样东西面前,我不过是个赤身露体的乞丐。在两个月的教学实验里,我是喜乐的,亦是疲倦的,内在冲突之激烈使我疲倦不堪。我应该停止?还是继续硬撑?校方希望我回到既定的教学轨道中去,学生希望能多点应试教育内容……我在祷告中只得到一句话:你是自由的,因为恩典已经白白给你了。
在和诸位老师详谈之后,我们达成了某种合一。
与牧者的关系则更加复杂。一方面,我渴望和他们建立关系、甚至不惜为了和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而否定自己、放弃自己的边界;另一方面,他们确实也欣赏我、关怀我,只是,他们也越界了,一度滥用了牧者对信众的权威。
且在神学上,加尔文五要义之“人性的全然败坏”本是复杂的议题,而在这种简化版的(容我暂且怀着不好的情绪称它为“蛆虫神学”)神学引导的教牧实践中,牧者过于草率地把一切看似“人性”的特征,如愤怒的情感、受伤的情感、渴望被认同的情感都贬低为“罪”,或暗示它们皆出于罪。那么彻底的自我否定便是“敬虔之人”最深刻的特征,我越试着去变得“敬虔”,就越深地否定自己,同时又被这种彻底的自我否认带来的痛苦所扰,好像上帝非要我杀死自己不可。
亚伯拉罕是毫无波澜地还是内心痛苦地举刀?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信心与情感并不互斥。我无意否认这种神学的意义,只是对于我这样的人,它显然过于直白粗暴——即便如此,上帝也确乎在使用它来使我认识祂、也认识我自己。
当我注意到这些的时候,受伤的情绪已经瘀积到我必须问“发生了什么”。踏上北上天津之旅,我坐在阳光明媚的窗边,却好像掉进了无底洞,求上帝指引我。
感谢主,祂藉着天津之行安慰我, 见到了诸多弟兄姐妹及朋友,有时我们长聊,有时我们只是就着咖啡共沉默,一种共情的沉默。我需要这些。我需要一些不再反复强调“正确性”的朋友。朋友啊,我们知道教义是什么,我们把信条背来背去,我们好像知道些什么,然而,我们真知道吗?别告诉我这些,就坐在这里吧,哪怕沉默地坐着,等我饮尽这杯苦酒。
从天津回来没两天,有机会去山里小住一周:每天清晨在半山腰的一块长满青苦的大石头上读经,最近爱读诗篇;和孩子们在山涧、河谷里游戏,不小心落进水里,从头湿到尾,把自己摊在岩石上晒干;和孩子们一起上山,挖青苔、采蘑菇制作小小盆景……上帝用如此温柔的方式使我重新回到工作的环境和群体之中,也使我看到了曾经未能看到的一群人——孩子们——吊诡的是,我满脑子教育理念,却未能真正地看到这些具体的人儿。暂时抛却了那些在脑中撕扯的理念,我单纯地感受着(甚至也可以说享受着)与他们的相处。
回到城里,仍然用很多时间默想、写作,找了一间环境不错的咖啡馆,总是放着《再见杰克》一类音乐。时常在那里打发掉一个上午或下午,零零碎碎写了许多东西,但十月小结却迟迟没能成文,发生了太多我知道的、我不知道的,如何写?最安慰我的是那段哀歌:
人仰望耶和华,静默等候他的救恩,这原是好的。人在幼年负轭,这原是好的。他当独坐无言,因为这是耶和华加在他身上的。他当口贴尘埃,或者有指望。他当由人打他的腮颊,要满受凌辱。因为主必不永远丢弃人。主虽使人忧愁,还要照他诸般的慈爱发怜悯。因他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耶利米哀歌 3:26-33 )
月底,回家给奶奶庆生,在家待了两天,用许多的时间整理文件:几大牛皮纸袋、一抽屉的信件、稿纸和笔记本——一些等待被医治的回忆及一些显然已经被医治的记忆。而如今,那些等待被妥善处理的受伤情绪,静默等候祂,原是好的。
十月最后一天的深夜,又从豫到皖。那晚忘记带回家的钥匙,在街道上游荡至凌晨一点才回到住处。十月以一个独自游荡的夜晚结束。
何斯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5.11 晨起采诗三首 (1人喜欢)
- 加尔文有关三位一体的观点
- 雨、露和鼻涕泡 (4人喜欢)
- 四月小结|与祂有份 (2人喜欢)
- 【基督教要义阅读笔记】第3~4章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