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存在的方法
要通过理性的,一种需要把握平衡的姿势。要将这种姿势内化为习惯,如此才能逆转、矫正所有的过去。
这就是爱。
逻辑路径:爱世界,爱世人,不是以更高的视角去爱,而是意识着“We share our being with everyone”。世界是“我”的延伸。我所憎恨的也是我的延伸。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只有这样,relationship without attachment才是可能的。
反之,执着和匮乏就会伴随所有的关系经验,因为站在了世界的对立面,而人是没有独自对抗世界的能力的,关系也就成了救命稻草。
但不要从实用的角度,认为好的自我存在就需要抹除世界的荒凉。而是去信任世界,因为我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也就不存在被剥削。相反,我得到的已经够多。一切有待发生的才能被称之为有条件,而已经发生的,那就是无条件。我的一切已然足够。
人的本性是匮乏,但因为与世界站在一起,ta就是圆满。人是一种带着联结的存在。联结不是一种用来中转各自主观世界的途径,更不是实现物质和信息流通的媒介。它是天然笼罩着每一个物种之上的——因为我们共享同一个生存。
不幸源自创伤,仿佛传染病,通过代际、人际在我们的世界中流传,历史沿袭千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着点病痛。也许这判断有妄语的成分吧,除了自身,我不该断言什么。
意识到要创造这样一种惯性,仅凭直觉、空谈并不够,还需理性验证和实践。但是方向已经在这里……除此以外,其他的路都是脱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