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前面黑洞洞的,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重新点开这部剧的契机源于我最近看的一本书——《采桑子》。《采桑子》和《大宅门》的历史背景一样,都是清末的中国,都是以一个家族为中心展现百年间风雨飘摇的中国。
接下来从《大宅门》的主人公白景琦的人生经历、《大宅门》的京剧艺术和《大宅门》中的女性形象几个方面来谈谈。
《大宅门》的主人公是陈宝国,前十几集没有成年白景琦,所以还是很期待看到成年的景琦,可是看到他成年后我就不这么想了。白景琦实在算不上是个好人,他做出种种出格的行为,没有纲常法纪,在妻子黄春回家待产的时候喜欢上了妓女杨九红,为了得到杨九红在妓院里开枪。说是在济南闯出了一片天,也不过是凭借了堂姐和家里的权势,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借助了家族的势力。民国建立之后,白景琦建了新宅,他花钱没数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靠着这一点,算计他钱的人虚报花费,从中捞钱,他却懵然不知。直到新宅总管,也是从前宫里的太监王喜光建两个外宅、娶三个姨太太的事情曝光之后,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的大儿子白敬业,人如其名,是个败家子,又是欠赌债、又是欠妓债。不可不说是不会御下、教子无方。后来的白家后代可用之才越来越少,可见教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即使有万贯家财,没有教育好后辈,家族也必将走向衰败。还有让我厌恶的一点就是他的“妈宝”属性,小时候的白景琦不听二奶奶的话,顽劣不堪,闯出不少祸来,可中年的白景琦好像幡然醒悟了一样,对二奶奶百般顺从,尤其是在对待杨九红的问题上,或许也并不是想维护母亲,只是发自内心看不起杨九红。从最后宁愿娶丫头香秀为妻,也不愿将杨九红扶正也可以看出。杨九红的一生都是不值的,下面会重点讲这个人物。
但是白景琦的身上也有可取之处,最大的优点就是敢闯敢拼,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这是作为一个优秀的商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大宅门》这部剧的一大特色是融入了诸多京剧元素,譬如每次的转场基本都是京剧,白玉婷对京剧名角万筱菊的痴迷,还有贯穿整部剧的一句唱词“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采桑子》中也有很多的京剧元素,比如,大格格对京剧的痴迷,金家少爷在自家宅子里打扮角演等情节,清末的贵族们对京戏的痴迷不是假的。

《大宅门》里塑造了很多丰满的女性形象,最具代表性的肯定是白文氏——白家的二奶奶,白景琦的母亲。她是一个女中豪杰,心胸宽广,敢想敢拼,情商极高,很会来事,同时又有一颗慈心。在白大爷和大奶奶去世之后,宽容对待大房的几个孩子,竭尽自己的全力照顾他们。后来玉芬嫁去济南当提督府的少奶奶,景怡也十分有出息,这也算是对死去的大奶奶最大的安慰吧。遗憾的是这个比男人都能干的白文氏却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只能被以夫家和自己的姓来称呼,更多的人称她为二奶奶。
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女性角色还有詹王府的大格格和杨九红。
先开来说说大格格,她在年轻的时候喜欢上了昏庸无能、毫无担当的武贝勒,还给怀了一对“双棒”,这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大格格和武贝勒是见不得光的私情,武贝勒不能给她名分。詹王府里也容不下她,嫌她未婚生子,败坏了家里的声誉。她为救两个被王府赶出去的孩子,一辈子孤苦,和儿子黄立相依为命,恨透了武贝勒,临死前也没见上女儿黄春最后一面。原本的她贵为王府格格,虽说后来清朝也没了,但是靠着家底也能撑一撑,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再来说说杨九红,她本是好人家出身,父母双亡后被哥嫂卖进妓院,遇见“仁义”的白景琦便一见倾心,为自己赎了身之后非要嫁给白景琦,这也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京城的白家哪里容得下她这位妓院出身的人,她一生都不被白家所接受,亲生的女儿刚生下来就被二奶奶抱走,女儿长大后还埋怨她的出身。甚至二奶奶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都是“不许杨九红为我戴孝。”
二奶奶和杨九红说不清谁对谁错。二奶奶为了维护白家的名声,不让杨九红进门;为了害怕自己的孙女沾染杨九红的习气,从杨九红身边把孩子带走,在自己身边抚养。杨九红一直对二奶奶夺走她的孩子耿耿于怀,二奶奶不让她戴孝,她在房中发疯,后期的她变得十分偏执。为了让女儿佳莉体会自己当初失去孩子的痛苦,把佳莉的孩子抢走抚养。在白家危急关头,她挺身闯关东,一路上确实表现得十分干练,但是却折磨和她同为姨奶奶的槐花。
其实杨九红有这样的能力,何必在后宅里斗呢,在商场实现自己的抱负多好。
另外,我真的特别特别喜欢杨九红的扮演者何赛飞,真的太美了,一颦一笑皆是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