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地下看河南地上看山西?
但凡是出门游玩,既上不得山,也下不得海,就喜欢看个文物。
上个月去河南,这个月跑山西,这两个省文物最集中,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地上。人称地下文物看河南,地上文物看山西,也有人说地下文物看陕西的,但是地面文物看山西,没人争,明摆着山西的地面文物最多。
去河南,记得一定要先去当地的博物馆,了解一点河南的历史,要不然真的成了逛新城了,从明面上,看不出这个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省份,与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河南最有名的两座寺院是白马寺和少林寺,白马寺始建于汉,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历史上几毁几建,今天的白马寺是明清时复建的,少林寺则是解放后新建的。河南最老的地面建筑仅存几个塔,洛阳有一个,金代的,开封还有一个。郑州、安阳、开封、巩义、南阳、禹州、洛阳,每一地的历史都很长,还有不少传说,如夏的都城在禹州,那时彩色的雉鸡在枝头鸣唱,故得名阳翟;周文王被纣囚于羑里七年,著成《易经》。河南的精彩是历史,定格在故事和传说之中,现实中是见不到的。

古话总是说,逐鹿中原,问鼎中原啥的,中原说的就是河南,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古代君王都一门心思要问鼎中原,只有定都中原,才是正统的政权。北魏孝文帝执意迁都洛阳,诸葛亮坚持北伐,六出祁山,都是为了政权的正统性。辽、金、南诏等国,尽管地域辽阔,但由于偏于一隅,只被视为少数民族政权。
尽管历朝的君王都希望把统治中心建在河南,但河南是一个四战之地,四面平坦,无险可守,说白了,就是四处漏风。每逢战乱,河南首当其冲,成为群雄逐鹿的战场。历数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动乱,五胡乱华、八王之乱、董卓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元军入侵、明末农民起义和清朝入关,主要战场都少不了河南,河南几乎是无年不战、无地不战。根据专家统计,明代以前,河南发生战争数量居全国各省份之首,有800多次。

河南四处漏风,无险可守,而山西却是易守难攻,地貌封闭,从地形上得到了莫大的好处。中国有两个省被称为口袋省,一个是山西,另一个是江西,是战乱的避风港。
山西的地形是“两山夹一川”,很像“凹”字形。东部是太行山脉,西部是吕梁山脉,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在这两条山脉之间是一连串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的盆地,其中有太原盆地、大同盆地和运城盆地等五大盆地。山西的西边以黄河跟陕西划界,东边以太行山跟河北河南划界。因为山西独特的地理位置,西有黄河,东有太行,西有吕梁,易守难攻,战乱一般打到山西很难持续。由于地貌的封闭,山西较少受到战乱以及灾害的影响,所谓天下乱而山西后乱,天下定而山西已定。
江西是三山围一水,口小肚子大。在战乱的年代,山西和江西受战乱的影响最小,成了避风港,大批难民涌入。明代初年的洪武大移民,战后的中原已是一片焦土,人烟稀少,山西和江西成了主要的移民源,山西移民向东移,移到河南河北;江西人移到湖南湖北,是谓江西填湖广。现今居住在中原的河南人,绝大部分是明朝迁徙而来的山西人的后裔,故乡都是山西大槐树。明朝前期的内阁一半是江西人,有朝士半江西的说法。
战乱对文物的破坏最为严重。有的战乱是改朝换代或宫廷政变,由于文化认同一致,一般不会对文物大肆破坏,因为新入者还要继承江山社稷。异族侵入和农民起义的破坏性是最大的,异族并不认同中原文化,宗教信仰也不同,他们对许多承载着中原文化的文物并不感兴趣,更不会珍惜,他们甚至把中原变成了牧场。农民起义每攻占一城一地,先是拿贵族官绅开刀,然后开仓分粮,走时再放上一把火。李自成离开北京时,一把火烧了紫禁城,现在的紫禁城大部分是清朝复建的。起义军没有建设和继承的概念,只是对现实满怀仇恨,毁之而后快。

大同华严寺和应县木塔是辽金建筑,善化寺是唐代的,金重建,都是木构建筑,保留下来了,特别是历时千年的应县木塔,能够保存至今,应该算得上一个奇迹了,在大同和朔州还保存了不少辽金时代兴建的塔和寺院。在五代十国时期,燕云十六州划给了辽国,后来归属了金,接下来是元,直到明朝才回归中原版图,历时四百多年。尽管辽金是游牧民族,但是对中原文化有着认同,并且接受佛教,广建寺院。辽金的建筑风格独树一帜,既有唐代遗风,又有宋代的范式,亦有游牧民族的文化元素。如今所谓古建尽出自清朝,能在大同周边看到辽金建筑,实为幸事。

燕云十六州脱离了中原版图四百年,但是中原文化并没有被割裂,反而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云冈石窟兴建于北魏,北魏鲜卑也是游牧民族,他们放弃萨满改信佛教,全面学习中原文化。龙门石窟在洛阳,十窟九空,十像九残,远不及云冈石窟保存完整。石窟尚且如此,文物保存就更不必说了。

山西已经去了几次,意犹未尽,再去,还有的看。
松下乱弹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失街亭与空城计 (4人喜欢)
- 从伏羲庙到黄帝陵 (3人喜欢)
- 白塔寺也叫百塔寺 (2人喜欢)
- 谁才是天下第一号石窟? (5人喜欢)
- 马蹄寺过去的故事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