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毛泽建
在1915年春节前夕,第一师范放寒假了,毛泽东回到了故乡韶山。一天傍晚,他满面笑容地问菊妹子: “你认得字吗?”
这个叫菊妹子的小姑娘,是母亲收养的一个干女儿。菊妹子摇摇头,不解地说: “三哥,大家都讲,女人家读书有啥子用?”
“那你取了大名没有?”毛泽东又问。菊妹子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毛泽东思索了一会儿,在桌子上写下了“毛泽建”3个字,说: “菊妹子,今后,你就叫‘毛泽建’吧!”
菊妹子瞪大眼睛,好奇地望着三哥。
“‘毛’是我们的姓,‘泽’是排辈,‘建’是你的名,是设立和建筑的意思。”毛泽东耐心地解释着,然后又语重心长地说:“你可要为穷苦人建功立业啊!”
“毛泽建,多好听的名字呀!” 菊妹子从心底里感激三哥为她取了个正式的名字,可她毕竟还只是一个不到10岁的小姑娘,对三哥讲的道理似懂非懂,只是瞪大眼睛点了点头,然后兴冲冲地跑了出去,口里喊道: “我有大名了,以后我就叫毛泽建了!”
这天夜里,毛泽建兴奋得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她想起了自己的身世。
毛泽建是毛泽东堂叔毛尉生的女儿,1905年10月出生于韶山冲东茅塘,比毛泽覃小将近一个月。因为她是在金风送爽菊花飘香的季节里降临人世的,所以父母就给她取了个“菊妹子”的乳名。毛尉生年轻时,因为劳累过度得了肺病,经常咳血;菊妹子的母亲毛陈氏也有眼疾,一家人的生活贫困不堪。
后来毛尉生39岁就去世了。1912年韶山冲发大水,庄稼颗粒无收,毛陈氏只好带着仅有7岁的菊妹子和菊妹子的3个小弟弟,沿街乞讨。善良的文七妹看到他们一家如此艰辛,就把菊妹子从东茅塘接到上屋场,作为自己的女儿收养了。毛顺生和文七妹把菊妹子视作亲生一般,疼爱有加。毛泽东兄弟3人也把这个苦命的堂妹当作亲妹妹一样看待。
且说这天夜里,毛泽建心里一直在念着“毛泽建”三个字,还用手指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着三哥写的这3个字。第二天一早,毛泽东见了她,笑着问: “菊妹子,你的名字还记得不?”
“当然记得了,我叫毛泽建。”
“哦,不错。”
“三哥,我还会写了呢。”菊妹子兴奋地说。
“是吗?那你写给我看看。” 毛泽东颇感意外,只见菊妹子拿起一个小木棍,在地上歪歪斜斜地写出了“毛泽建”3个字,居然是一字不差。毛泽东高兴地笑了,说: “菊妹子真有出息,以后我们就叫你毛泽建了。”
1919年10月初,正当毛泽东忙于发动驱张运动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弟弟毛泽民寄来的一封特急家书,说是母亲已经病危了,盼速归。他心急如焚,急忙安排好工作,带了在长沙读书的六弟毛泽覃,昼夜兼程奔回韶山。
此前在家侍奉双亲的除了毛泽民和王淑兰夫妻、小妹毛泽建。
1921年2月8日,这一天是中国的农历正月初一,毛泽东从板仓回到唐家圫舅舅家,给全家人拜了年,尔后便回到韶山冲过春节。他到家后没有见到妹妹毛泽建,便向毛泽民问起了毛泽建的下落。
原来在父亲去世后,14岁的毛泽建知道自己没了依靠,家里也已经难以支撑了,就不得不重新回了东茅塘的家。
毛泽东体谅四弟毛泽民的处境,但母亲的嘱托言犹在耳,怎能不管这个小妹妹呢?他不久就来到东茅塘找毛泽建。他问毛泽建的生母蔚生六阿婆: “怎么不见泽建?”
蔚生六阿婆说: “你父母都死了,你叔叔也死了,没有人能养活她,把她嫁出去了。”
毛泽东眼看着这个家的确不像个样子,蔚生六阿婆和她年幼的儿子毛泽连基本上没有生活来源。毛泽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一家人能活下去,一回到东茅塘就不得不依旧去四处讨米。后来她的一个亲戚萧南庭对蔚生六阿婆说: “这么大的妹子,出去讨米太丑了,何不找个人家嫁出去算了。我可以帮这个忙,做个介绍。不知道你放心不放心?”
蔚生六阿婆说: “有你帮忙那当然好,我那有不放心的。”
萧南庭介绍的那个人是住在宁乡县杨林的他的一个本家。那人的母亲去世早,只有一个父亲,有几亩田地,家境还算不错。不久,毛泽建就被送到杨林萧家,做了童养媳。
毛泽东听了六阿婆的诉说,就说:“我要把她接回去。”
他一回到家里,便让一个叫毛希乔的农民去杨林送信,说是要毛泽建回来见他。
那毛泽建自从到了萧家,可谓是度日如年,一家大小、里里外外、粗粗细细的全部家务,都压在她稚嫩的肩上,尽管做牛做马,还是得不到一丝温情,经常遭家人责骂,甚至连饭也吃不饱。她时常想起母亲,想起三哥,怀念着上屋场的那段生活,还时不时地跑回上屋场打听三哥的消息。盼星星、盼月亮,现在终于把三哥盼回来了,她立即回到上屋场,见到三哥早已是泣不成声。毛泽东安慰她说: “你莫哭,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别做童养媳了,我这就接你回来,到长沙去读书,好吗?”
毛泽建听了,忙说: “三哥到哪儿,我就到哪儿去。”
毛泽东让毛泽建把她丈夫叫来,他对那人说: “我要带泽建去读书,你也一起去吧。”
那位小丈夫说,他要和他父亲商量商量。可那人走后一连几天都没有回话。
正月初十这天,毛泽东带着毛泽覃、毛泽建,还有赵先桂,离开了韶山。
毛泽建跟着三哥高高兴兴地开始了新的生活。后来杨林萧家曾到东茅塘要人,说没活人也要死尸。他们还问了毛泽东的地址,写信去要人。毛泽东给东茅塘蔚生六阿婆回信说: “泽建不会回去了,让萧家再找一个媳妇吧。”
毛泽建也在三哥和嫂子杨开慧的辅导下,考入了长沙小吴门西伍家井崇实女子职业学校。能进入学堂学习,对于别人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毛泽建来说,却着实不轻松,以前虽然在上屋场靠自学认识了不少字,可她毕竟还是一个从来没有进过学堂的女孩子,从来还没有系统的学习过。
毛泽建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心中暗暗发誓,决不能落在别人后面。她常常学习到深夜方才休息。由于她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久学习成绩就在班里名列前茅,尤其是刺绣课更为突出。
后来,毛泽覃、毛泽建跟着哥嫂一起搬到清水塘居住。杨开慧从此成了这个“家”的家庭主妇和组织上的联络员。不久,母亲向振熙也搬到了清水塘,帮助她料理家务。
毛泽东、杨开慧对毛泽建这个小妹妹十分关爱,经常抽空辅导她学习。他们的革命活动也对毛泽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毛泽建每天放了学回到家里,做完功课就阅读三哥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其中的一些重要章节,她总是一遍一遍地认真看,认真记。毛泽东、杨开慧也经常给她讲工人农民为什么受剥削受压迫,为什么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共产党为什么要领导人民闹革命,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
有一天,夜已经很深了,毛泽建还在灯下苦读,可读着读着竟睡着了。坐在对面看书的毛泽覃见她这个模样,就叫醒她,开玩笑说: “你真是颗钝钉子呀!快去睡觉吧,小心受凉。” 毛泽覃收拾好书包就去休息了。有道是说者无心,听者在意。毛泽建顿时清醒了,反复琢磨着小哥哥的话:你真是颗钝钉子!是啊,自己十五六岁才进学堂念书,脑子不钝才怪呢!她想起了三哥曾经给她讲过的“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对呀,别人学一遍,我学10遍难道还学不会?天长日久总会有熟能生巧的时候的。
有一次,毛泽东把毛泽建和毛泽覃都叫了去,说要当面考考他们的功课。他笑着问。 “你们俩哪个先来?”
“先看‘钝钉子’的吧!”
毛泽覃又开起了玩笑。毛泽建不服气地说: “你那颗锐钉子打得进洞,我这颗钉子是钝了一点,但只要下功夫,也可以打进洞的!”
结果完全出乎毛泽覃的意料,小妹妹竟然对答如流。毛泽东满意地笑了,当即写了“绳锯木断,水滴石穿”8字联语送给毛泽建,赞扬她刻苦学习的精神。毛泽建非常高兴,当晚就把“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副字贴在自己住室的墙壁上。
一个星期后,毛泽东带着毛泽覃和毛泽建到天心阁去玩,那天刚下过雨,屋檐水不断地往下滴。毛泽东指着屋檐下那凹形的一块块石板,对他俩说: “这就是水滴成的,年深月久石板哪有不穿的!你们读书就要有这股子毅力。”
毛泽建非常感激三哥的鼓励,回到家里在自己的课本上工工整整地抄写了一句古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后来,毛泽建在三哥和嫂子的亲切关怀下,只用了两年半时间就学完了五六年的课程。在这期间,她还主动为文化书社递送书籍和报刊,为在清水塘秘密召开的党的会议站岗放哨,帮助工会刻印传单、张贴标语。毛泽东看到她学习勤奋,工作热情,思想逐渐成熟了,兴奋地对杨开慧说: “泽建这颗钉子,是打进洞了!”
11月间,中国gcd中央局发出了由陈独秀起草的《中央局通告》,通告要求上海、北京、广州、武汉、长沙5区:“早在本年内至迟亦须于明年7月发展党员30人,成立区执行委员会,以便开大会时能够依党纲成立正式中央执行委员会。”
中央局在通告中还提出:“全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必须在明年7月以前超过3000团员。”
毛泽东和长沙党支部按照《中央局通告》的要求,立即在湖南一师、长郡中学、商业专门学校、湖南自修大学等学校和其它各地大力发展团员,建立团组织;同时在泥木行业、湖南第一纱厂等处工人中发展团员。
毛泽民、毛泽覃和16岁的毛泽建以及毛泽东的小友许志行,都在此时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5月5日,湖南一师举行马克思诞辰104周年讲演大会,到会有1000余人。毛泽东在大会上先后发表了题为《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和中国》的演说。
这天晚上,时间已经不早了,清水塘22号的灯光依然透过窗户,像夜空的星光一样在黑暗中闪烁。
毛泽东将刚刚整理好的水口山铅锌矿实地调查报告又审查了一遍,见毛泽建已经做完功课,就叫她过来,坐在自己身边看材料。
毛泽东在4月间曾与夏曦、彭平之一起到常宁水口山了解铅锌矿矿工们的生存状况,这个调查报告就是那次考察后的材料总结。
这是一部矿山工人的血泪史。毛泽东在报告中详细记述了水口山铅锌矿成千上万矿工所过的那种牛马不如的生活。矿工们终日在井下为资本家拼命干活,不仅生命没有保障,工资也少得可怜,难以养活一家老小。有一次,工头逼着工友们在一个岩石松裂的坑道内搭起台子,站在台子上凿岩石。突然间,矿顶的巨石轰然坍塌,来不及躲闪的7名矿工当场被活活砸死。工友们悲痛欲绝,从碎石中把死难工友的骨肉一点点拣出来用草纸包好。遇难工友家属们手捧着亲人的骨肉,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狠毒的资本家不但不给抚恤金,而且还把他们统统赶出了矿区。无家可归的孤儿寡母们流落街头,靠乞讨过生活。
毛泽建读到这里,想起自己的乞儿出身,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失声痛哭起来,泪水沾湿了衣襟。毛泽东看着泪流满面的妹妹,开导她说: “哭有什么用呢?眼泪救不了穷人,救不了工人阶级。只有团结起来闹革命。不革命就没有别的路可走!”
“不革命就没有别的路可走!”毛泽建把三哥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她开始学会独立思考了,懂得了三哥培养自己的良苦用心。现在学习就是为了以后干革命,多学习一点知识,本事就大一点。将来一定要跟着三哥干革命,投身于解放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中去。此后,她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1923年深秋,毛泽东来到衡阳,夏曦向他汇报了湖南省立三师在春夏间爆发的轰动全省的驱逐反动校长刘志远的学潮情况。
夏曦召集三师百余名党团员及积极分子开会,请毛泽东讲话。毛泽东肯定了学潮的成绩,同时也总结了学潮的缺点,就是没有团结大多数同学和教师把顽固势力孤立起来。他希望党团员要多看进步书籍,要深入群众,要注意斗争策略。他还要求党团员回乡发动农民革命。
毛泽建也参加了这次会议,聆听了三哥的教诲。 兄妹二人在衡阳重逢,自然都十分高兴。毛泽东亲切地询问了小妹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情况。
前边已经讲过,毛泽建是在毛泽东安排下来到夏明翰家里,由夏明翰指导复习功课的。这年秋期,她改名为毛达湘,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
此时的三师,学生入校除交一些学杂费外,伙食费全由学校包起来。学校各种设施齐备,图书馆藏书3万余册。更重要的是三师拥有一批学识渊博、思想进步、品德高尚的教师,还招收了一大批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可谓是人才荟萃,的确是一个理想的学习场所。
毛泽建进入三师后便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如醉如痴,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自修室里,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图书馆里,她一坐就是几个钟头。除了紧张的学习之外,她还担任着三师学生党支部书记和湘南学联女生部部长两个重要职务,积极地开展着革命工作。在党内,她教育党员要选择思想进步、家境贫苦、勤俭好学的同学做朋友,借机启发她们仇恨旧社会,激发其革命热情,并及时吸收一些积极分子入党,以壮大党的组织。在同学中,她把自己平日喜欢阅读的进步书刊如《向导》、《新青年》、《呐喊》等介绍给大家,鼓励她们阅读这些书刊。她还先后发起组织了“旅衡同学会”、“品学励进会”等组织,还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宣传新思想,发动妇女剪发、放脚,反对“三从四德”,反对夫权,反对纳妾。
毛泽东了解了小妹的学习、工作情况,非常高兴,说: “你小小年纪,就做了这么多大事,了不起啊!”
毛泽建谦虚地说: “这里还有好多事等着我们去做,我真担心做不好。”
毛泽东勉励她说: “只要你努力学习,能团结同学和进步力量,依靠群众,什么事都可以做成。”
1923年11月间,赵恒惕以“所倡学说不正,有害治安”为由,封闭了湖南自修大学及其补习学校。《新时代》在出了第4期后,亦被迫停办。
1926年12月,在长沙农民代表大会进行期间,毛泽东又回答了代表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他还参与了“商量起草各种决议案”。
在此期间,毛泽东见到了正在长沙参加湖南省妇代会的小妹毛泽建。兄妹两人已有一年多未曾见面,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
早在1925年冬,毛泽建已经与在湘南学联活动中结识的湖南省立第3中学学生、共产党员、湘南学联负责人陈芬结为革命伴侣。1926年夏,北伐军开进衡阳,毛泽建受党组织派遣,离开了女三师,以农运特派员的身份,到衡阳县北乡集镇的集兵滩农民讲习所工作。毛泽建在集兵滩农讲所讲授了《共产主义浅说》,辅导学员读《新青年》、《向导》等刊物,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自卫队,斗争土豪劣绅。她曾经自豪地说:“我们gcd人,要和太阳一样红红烈烈,光明普照。”
为此,毛泽建还为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字,叫毛日曦。毛泽建已经成了拯救农民兄弟逃出苦海、谋求解放的农运的女领袖。她深入发动农民群众,创办了湖南省“模范农协”之一的神皇山农会;智擒了劣绅钟云楼,大长了农民志气,灭了土豪劣绅的威风;她发动妇女冲破禁锢妇女的族法族规,走向解放道路。在毛泽建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集兵滩展开了。
毛泽东听了妹妹的汇报,看着这个昔日柔弱的“菊妹子”,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杰出的农民运动女斗士,感到十分欣慰。同时,他又对国共两党内出现的那些对农民运动的种种攻击,深表忧虑,对压制农民运动的反革命行径和gcd内的投降主义路线无比愤慨,预感到未来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便郑重地对毛泽建说:“农民协会一定要有自己的梭镖和枪杆子!要敢于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
毛泽建听了三哥的话,深受启发,也觉得只有把农民武装起来,紧紧握住梭镖枪杆子,才是未来革命的唯一出路。
1928年4月上旬,毛泽覃带着特务连回到了沙田,向哥哥详细汇报了寻找朱德、陈毅的经过。
毛泽覃自受命之后,率特务连一路奔波到了湖南省东南部的耒阳,先是见到了不久前来耒阳参加湘南暴动的小妹毛泽建。兄妹久别重逢,自然是十分高兴。说起分别后的情形,毛泽建告诉六哥说,她是在“马日事变”后白色恐怖笼罩衡阳之际,遵从三哥“一定要有自己的梭镖和枪杆子,要建立农民武装”的教诲,和丈夫陈芬一起,带领一批共产党员和农协积极分子在集兵滩一带拉起了一支队伍,拿起梭镖、大刀、鸟铳和枪支,在佝偻岭、神皇山一带开展武装斗争。
1927年9月,他们和衡阳县委负责人一起组建了衡北游击师,多次夜袭挨户团,镇压土豪劣绅,先后处决了周德翠、周凤鸣等一批反革命分子。10月,她受命同陈芬一道赴衡山组织新的县工委,任县工委妇运委员。11月上旬,衡山农民游击队宣告成立,她带领游击队员袭击挨户团,打击土豪劣绅,炸县衙,破坏敌人的通讯设备,行动神出鬼没,成了敌人闻风丧胆的“女游击队长。”
1928年初,毛泽建根据湘南特委指示,和陈芬发动了南岳暴动,此后,二人转移至耒阳,参加湘南暴动。毛泽建任耒阳妇女联合会负责人。
毛泽覃也向妹妹介绍了三哥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目前在沙田开展群众工作的情况。毛泽建听了,恨不得马上去见三哥,在三哥领导下工作。毛泽覃见她已怀有身孕,就劝她说: “现在三哥很忙,他领导部队不断转移,扩大根据地,还要打仗,很辛苦,很艰险。你们留下来打游击,就是配合井冈山斗争,配合三哥工作呀!”
他见妹妹毛泽建有些不高兴,又安慰道: “三哥讲,人要有屁股,才有机会坐下来休息,不会因为疲劳而倒下。井冈山就是工农革命军的屁股。我们不但要在井冈山扎营,而且要长期占据下去,迟早有一天,你会见到三哥的,我们又会战斗在一起。”
毛泽建见六哥如此说,也只好依从了。哪知兄妹此次分手竟成了永别。毛泽建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她敬爱的三哥了。湘南暴动主力部队转移后,她和陈芬留在耒阳坚持游击战争,分别任游击队队长和党代表,在石淮、新市、东湖、夏塘、遥田一带乡村发动群众,摧毁了敌人许多据点,处决了省议员、大土豪赵水生和劣绅李善,有力地支援了井冈山斗争。
5月初,游击队在夏圹铺与耒阳县挨户团遭遇,陷入重围,毛泽建、陈芬身受重伤,先后被俘。年仅25岁的陈芬在耒阳英勇就义,国民党反动派把他的头割下来,装在木笼子里挂在城头上示众。
不久,井冈山下来一支队伍,袭击了耒阳县团防局,将毛泽建和陈芬的姐姐陈淑元营救出狱。因怀孕已有8个月,行动不便,当敌人反扑过来时,毛泽建坚持留下,隐藏在当地一个孤老婆婆家里。一个仲夏之夜,她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叫陈艰生。挨户团在搜山时听到孩子的哭声,又抓到了毛泽建和陈淑元。陈淑元被保释出狱,带走了孩子,可孩子没有奶吃,不久就夭亡了。
8月间,国民党以毛泽建“系毛泽东之妹,马日前后,均负共党要职”,把她从耒阳押到衡阳,继之押到衡山县女监,使尽种种手段和酷刑,想从这位共产党员、女游击队长身上捞到更多的重要机密。
毛泽建性情刚烈,坚贞不屈,毫不动摇。衡山县新任县长蔡庆煊亲自审问她,问她的名字。毛泽建昂首回答: “我叫gcd!”
“你杀了多少人?烧了多少房子?”
“真正杀人放火的是国民党反动派,是你蔡庆煊一伙。”
蔡庆煊暴跳如雷,连拍惊堂木: “住嘴,难道你不怕死吗?”
毛泽建仰天大笑,说: “革命不怕死,怕死不当gcd!”
蔡庆煊要她交出党的机密,毛泽建怒斥道: “革命不变节!要我投降,要我交出党的秘密,除非日从西山出,湘江水倒流!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毋庸多言。”
凶残的蔡庆煊又动用了种种酷刑,皮鞭抽,烙铁烫,灌辣椒水,压杠子,把竹签刺进她的指甲内,用铁丝穿透她的乳房。毛泽建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她仍然紧咬牙关,一声不吭。蔡庆煊一无所获,便装腔作势对毛泽建宣布判决:“毛达湘,女gcd,杀!”
毛泽建横眉冷对,她说: “要杀就杀,耍什么臭威风!gcd是斩不尽杀不绝的!”
毛泽建预感到敌人要对自己下毒手了,便拿起笔写了一份《遗书》,她写道: “我将毙命,不足为惜。达湘个人方面是很痛快的事。人世间的苦情已受尽了,不堪再增加。遗憾的是不能再和同志们一起为推翻旧社会、消灭吃人的魔鬼而冲锋陷阵。现在各处均在反G,这是我们早就料到的。革命轻易地成功,千万不要作这种奢望。但是,人民总归要翻身做主人,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憾。到那天,我们还会在九泉之下开欢庆会的。”
她对探监的陈淑元说: “我可能活不多久了。我不怕死。gcd是杀不尽的。只可惜我不能看到润之哥哥胜利的那一天。”
她将写好的《遗书》交给陈淑元,交代说: “我死后,你将这封信交给我润之哥。”
1928年8月20日,毛泽建带着沉重的脚镣手铐,从容不迫地走向设在衡山县城南门外马庙坪的刑场,她用微笑向路旁的老百姓们告别。
在刑场上,一个伪警端来1碗水酒,两个包子,递给毛泽建。毛泽建接了过来,朝着蔡庆煊猛力掷去。蔡庆煊恼羞成怒,大吼道:“跪下!”
毛泽建高声说: “不跪!有罪的不是我,而是你!”
她又对刑场外的老百姓们说: “乡亲们,杀了一个毛达湘,千万个毛达湘会站起来!”
毛泽建使出浑身的力气,高呼: “打倒蔡庆煊!推翻旧社会!中国gcd万岁!”
蔡庆煊惊呆了,急忙下令开枪。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枪声,罪恶的子弹穿透了毛泽建年轻的胸膛。毛泽东的好妹妹、中国gcd的优秀党员、中共党史上最早的女游击队长壮烈牺牲,年仅23岁。她是毛家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第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