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随感
对于所谓现代艺术有了一些新的感想。
尼采曾经说绘画、雕塑属于太阳神艺术,而音乐属于酒神艺术,叔本华则说音乐是能够绕过理智、直抵意志的。
用传统的眼光看待绘画,评价的标准是比较单一的、可被衡量的,学习绘画有清晰明确的学习路径。但自从 19 世纪以来,随着新古典主义的正统权威开始逐渐瓦解,20 世纪进入现代艺术以后,对于绘画的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具体表现就是越来越看不懂了,阿波罗精神与狄奥尼索斯精神的分野进一步消逝,尼采那种对艺术的归类已经失效,绘画更像音乐了,与更深处的东西、人的精神性相连接,无法用理智的语言清晰传达。
旧的评价体系被瓦解,并不代表失去了衡量好作品的标准,但的确评价标准模糊化宽泛化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这对于我这样一个非艺术行业从业者来说又有什么启示呢?我想那就是要跟随自己的内心去看画,而不是用理性去解读它。这和我在之前《伯恩斯坦:音乐的意义》一文提到的听音乐的方式是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