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道 01 | 是什么在破坏“活下去的意志”?
高灵陪伴成长
陪伴你慢慢成为你自己

《健康之道》
一本“特殊”的塞斯资料
健康之道是塞斯资料所有资料中最“特殊”的一本,也是最后的一本。
说它特殊,是因为它是在医院病床上完成的。从1984年1月至8月,珍在医院的病床上传述了这本《健康之道》,一个月后,她离开世界。十多年之后,珍的丈夫罗整理、出版了此书。
这本书中的内容聚焦健康,其中记录着不少罗和珍在医院中的一些日常,以及塞斯对于珍的情况的评论、激励和提示。
珍当时的情况非常不好,行动不便,有很多身体机能的退化。头一天珍传述的一小段内容,在第二天自己也会阅读,作为塞斯资料的学习者那样去理解和消化。
由于她当时的身体状况,这套资料是非常简短的,一共只有10章,但比起前面的各种塞斯资料更为易懂。
有一些常见的质疑是关于珍的健康和去世。一些人会想,难道塞斯讲的这些对她都没有一点帮助吗?为什么她最终还是死了?而且塞斯作为一个这么“有神通”的灵,他们陪伴彼此这么久(珍口授塞斯资料长达21年),难道塞斯不能为这个患病的人实质做点什么吗?
在这一点上,我会倾向于认为珍有她自己的选择。珍一直有一些跟母亲相关的创伤,此外对于自己的生死、在物质世界上的生活,她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有她自己的决定权力和选择,也有她的局限性。
终究这些资料会带给读者一些“什么”,也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果你带着一种质疑、否定的心去看待这些资料,那可能从中能够获得的收获会非常有限,不如把生命时光花在那些令你更信任、更感兴趣的事情上。
但如果你关注自然疗法,心身健康,想法信念与情绪、身体之间的关系,身体的智慧、信任等话题,我想这套资料依然能够在健康方面给到非常多的支持和建议。
我仍然是会以精要摘录的方式整理,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方便随时查阅。
是什么在破坏“活下去的意志”
(珍说,昨夜她有一段短短的忧郁,心中暗忖她是否还会走出医院、走上街,不过,她借由对自己说“撤掉”并且记起赛斯的资料而将自己拉了出来。)
活下去的意志可能被怀疑、恐惧与合理化所损及。
有些人明明想要活下去,同时他们又试图躲避生命。这令他们感到冲突。他们会阻碍他们自己的动作和进步,变得过分关心自己的安全。
对安全的过度担忧可能会演化成一种“偏执”,例如,成为一个“生存主义者”,相信末日的到来,设立好仓库和给养以备灾难来临。
其实,对外部危险事件的的“过度担心”实质上呈现了这些人对自身能量的担心。他们不信任自己的生命能量,害怕这份能量可能会毁掉自己和他人;不信任自己身体的自然机能,也不接受这机能为一项生命的礼物。
有些人可能甚至会给自己招来严重的意外,在其中他们牺牲了他们部分的身体以维持住一种假的安全感。
这些相当自欺的感觉并非像你们想的的那样深深隐藏在潜意识里,它可能是十分有意识的决定,只是身为成年人,可能会选择不去看向内在真相而为自己保全自尊。
比如,一个儿童可能会公开承认自己让自己摔了“严重的”一跤,暂时变跛了,以躲避他所害怕的一个学校测试。相对参加考试,他很清楚受伤只是小小的代价。
但一个成年人同样可能让自己变得受伤或生病以避免办公室里的一件他所害怕的事,但比起儿童他较不容易承认这是他的决定,反而会觉得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对于发生这样的事自己少有或完全没有掌控力。
这样的事如果频繁发生,人们就会增长对世界及日常事件的恐惧。
人们决意要活或要死,要行动或不行动
变化先在头脑中开始
然后在身体上展现
所有这些也适用于鲁柏的情况。至少有一次,他决意要自己无法动弹,愿意牺牲行动力。因为他害怕自己的天性。
现在他开始了解,自发性是生命的礼物,要被表达出来,而非抑制。自发性有它自己的秩序。
他越信任自己的能量,自发性就越能够呈现其本身的美好秩序,行动和走路的能力就会有相当的进展。
那变化已在他头脑里开始了,而它们将在身体上表现出来。
在你们的语言里,决定(will)这个词指涉未来——如在“它将发生”这样一句话里,并且也指涉心智做决定的特质,这并非巧合。
事实上,人们决意(will)要活、要行动或不行动。到一个很大的程度,人们决定自己的人生事件——不论他们是否愿意对自己承认这个——而且他们决定要死。
同步音频、详细原文见公众号 Mae有光疗愈(yaoyoulight)
分享对生命的洞察和感悟,推广能够触发疗愈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自我疗愈的能力。
谈弹心,聊疗天
在生命深处与你相遇
"Spirituality is less about 'doing'& more about 'being' our truest most authentic self everywhere we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