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打针的事情
今天就写一下第七次打针的事情吧,之前每一次都写了,这次也继续写出来吧。此刻距离打针已经过去了一周多的时间,好多事情需要回忆才能想起来。这次打针的时间安排在了上周四,也就是2023年11月2日,周三下午住院,周四上午打针,在医院躺六个小时回家。
这次快到打针的之前的几天我问了群里,问安排在什么时间,后来过了几天回复,说医院有事情,给安排在了下周,同时打针的还有另外两三个病友,算是按照一个批次,大概这样医院里面省力一些吧。
打针之前我买了几件衣服,包括我姐也给我买了两件,但是去的时候还是穿的我自己买的新保暖内衣,一条很肥的裤子,还有去年的羽绒服。这次还是没有穿鞋,只穿了两只厚袜子。打针那两天天气忽然变得很暖和,去的时候我没穿羽绒服上衣就上车了,回来的时候我没穿外裤,外面天气快接近夏天了,只是车上空调让我感觉有点凉,医院里面病房在背面,也稍微有点凉。
那是今年最后几天温暖的日子了,自从回来之后,天气逐渐转凉,这两天夜晚已经接近零度,我在家里也穿上了外裤,脚上踩着电热垫,电暖气也经常打开,还没到供暖的日期。但今年总体上并不算冷,我记得去年的时候我的脚很早就冻伤了,一直到今年夏天才好了伤疤。
这次打针也没怎么准备,因为已经是第七次了吧,也有了经验,觉得拿很多东西也没有必要,在那边住一夜就回来了,两瓶水我都喝不完,在医院里面也很少吃东西,因为上卫生间不方便,其实现在已经在病房里面有很好的卫生间了,但是我自己没法移动,所以还是尽量不去。
周三中午我爸我弟和我妈都回来了,他们在家吃了点东西就出发了,大概一点多的时候,和上次一样,还是我弟送我和我爸过去。我弟今年拿了驾照买了车,他也很积极主动的接送我们,表现的还算挺好的,他经常到处去,车已经开了七八千公里了。今年和去年最大的变化是,我买了个车载的移位机,因为之前我爸抱我上下车很吃力,他又腰疼腿疼的,我只能自己想办法。这次移位机经过了考验,虽然增加了一些步骤,就是每次需要搬运移位机上下车,但是不用很大的力气了。
这次去医院直接去的新楼,车直接停在楼下面的路上,然后把我慢慢的挪到轮椅上,因为我们比较慢,还有点担心占用道路,不过那边倒是也没说什么,可能看见我是轮椅吧,也挺不容易的。我从车上下来的时候,看到有些人好像看见我们了,当时还有点别扭的感觉,不过也想到了主要是我们用了移位机这样的设备吧,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过,可能有点好奇。
上车的步骤是这样,我先在家里把我用家用的移位机吊起来,然后把车载移位机的坐垫放在我屁股下面的轮椅上,然后再把我放下来。等下了楼之后,用车载移位机连接坐垫,然后把我吊起来,推到前面车座那边,然后把我放下来,然后松开坐垫,把移位机拖走拆成两半放进后备箱,再把我轮椅放进后备箱。坐垫就在我屁股下面不动了。到了医院之后,把移位机从车上搬下来组装起来,然后把我轮椅也展开放在车边,然后用移位机挪到前座这边,把坐垫挂上,把我吊起来,然后推到轮椅上面,再把我放下来。然后把移位机再放进后备箱。然后我和我爸进医院,我弟开车就走了。
整个步骤还是有点复杂的,我写这一段的时候都感觉有点麻烦,整个过程都是我爸自己弄的,我弟弟力气小,主要就是开开车门拿一下包之类的。不过现在住院也比较省力了,从车上下来走进去大厅,走不了很远直接坐电梯上13楼就可以了,那边有个机器能办理住院,不过这次有个问题没有完全弄好,我爸又下去到大厅办理的。
这次的安排的病房很好,说是没有病房了又借调的,是一大间,里面两张床,还有两个沙发和电视,单独的卫生间,一个大落地窗。和上次住的病房差不多,但是上次是住了三个人,这次只住了我一个。因为两张床,我爸晚上也不用睡在椅子上了,我爸说比他以前住的酒店都好,五星级的都没这么大。我也有点不好意思,感觉住这么好的病房有点浪费了。不过我也顾不上这些,刚进去一会儿医生就来了,要给我做心电图,于是我只能上床,让医生帮着一块抬上去了。
我的床离窗户比较远,我也看不见外面,我在床上躺着也没法动,也不能自己坐起来,我爸一会儿又自己去看门诊检查了,我只能自己等着,医生来过几次,大概就是做一些基本的检查,问一下情况之类的,心电图,血压,吹气测呼吸功能,还有来问身体恢复情况的,不过这次也没让我起来做测量,就是问了一些问题,另外还有个第三方的调查的,也是来问身体情况,那个每次给200元。
基本每次住院都会安排不同的医生,很多很年轻的,也有一些应该是实习的,之前有个医生经常过来,但是后来说是实习结束了,就不来了,我还有他的微信,那个医生对我很认真,之前做测量什么都是很详细,相比之下,现在感觉就有点没那么耐心了,不过后来我想可能也是因为那个实习医生是专门研究这个病的,所以格外关心,但是对于整个神经内科来说,我这种病还是少数。
这次住院有点冷清,基本上就是自己在床上躺着,因为床很小翻身都有点困难,而且很大的病房里面只有我一个人,少了一些热闹,也听不见别人的事情,这样虽然不用顾及别人的感受,也不会被影响,但还是有点不太习惯,想找个帮忙的都很难。
比如这次我签字就遇到了问题,是做脊椎穿刺的一个协议,之前每次都要签,大概就是这个手术有风险,出现问题自负。我坐着签字没问题,但是躺着很难,胳膊抬不动,我让医生把床摇起来一些,我勉强签了名字,需要签两次。但是还有一段话需要自己抄上,大概意思就是我知道这个手术的风险,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我躺着实在不行,我让医生把我拉起来,她试了一下拉不动,然后也有点不太敢,我说要不找个人过来拉我,她就说自己比较忙,让我爸回来去办公室找她,家属代签也可以,然后就走了。
这次的医生也是陌生的,也没见到之前比较熟悉的护士,好像没见到什么熟人,主任也没有过来看我。第二天早晨抽血,来了个年轻的男医生,也是陌生的,扎之前我就预感不好,因为之前每次都是医生扎不上又换护士来扎,这已经是一个固定的模式了,而且我每次都是不好意思提前说换护士来,每次都得扎失败了然后再去找护士,好像只有一次是我主动要求让护士来。反正这次又被多扎了一针,而且扎失败的那种针还格外疼,有一次扎透了淤血了,紫了一大片,好几个月才好。
这次好像还是那个年龄大一些的护士又来给我扎的,医生没扎上,拔针之后用个棉签让自己压着,护士等会过来一针就扎上了,每次都是她,一次就能扎上,扎的左边的胳膊,还说我这个很明显的,有个谁谁谁都看不见血管。我想到了一句话叫术业有专攻,这个年龄大一些护士就像定海神针一样,遇到我这种少见的病人她也能扎的上,她在医院里面是很重要的角色,挺希望她能一直在这里工作。
不过好像扎完针之后没有给我把袖子弄下来,好像裤脚也没有下来,我也记不清了,要么就是做心电图的时候,我保暖内衣有点瘦,自己也不好弄下来,然后被子也没盖好,等会儿医生来的时候我又让人家帮我盖了被子。我爸这次去忙着给自己看病了,第一天他看了很久,第二天早晨又去了,一直到八点四十才回来,那个点基本上就要出发了。他回来之后和医生把我拖拽到小床上推着就出发了。
最早我打针的时候是坐轮椅到手术室门口,再抬到床上,但是那样打完针之后,我躺在床上推回去,轮椅还得再让我爸跑一趟推回去,所以后面打针我直接躺在床上推过去,这样就不用运轮椅了。但是这次打针我也看见一个同行的小妹妹是坐着轮椅去的。我后面这两次打针回来都不换床了,就躺在那个小床上,躺五个多小时直接下床回家。
那个小床很小,估计可能也就六七十厘米宽,没法自己翻身,翻身就要挪动身体,我躺一两个小时就要让我爸帮我翻翻身,否则就很不舒服,就是压着的地方会有些疼,我大概翻了三次身吧,我也不太想麻烦别人。偶尔还让我爸给我拿个橘子,拿个手机和纸巾之类的,有时候我爸不在我也会让过来的医生护士帮忙。但是这次我感觉基本上就是我自己一直在病房里躺着,坐着的时候都几乎没有。就是去的时候晚上起来吃了点东西,在床边N了一下,也没去卫生间,因为转移到轮椅上很麻烦。
这次去打针又是去了很远的地方,我也不清楚为什么安排的那么远,上次也是,感觉像是去了另一个地方,我大概描述一下吧,当时躺着我也不好意思拿手机拍。就是从楼上下来,然后走一大段路之后从楼里面出来,到了医院的院子里,然后拐来拐去走很多室外的路,太阳照的我睁不开眼,看着上面的天花板,然后是天空,然后是那种透明的顶棚,还有树木,一些小巷,而且很多地方路很颠簸,上次去没带枕头颠的我快脑震荡了,后来我把手放在头下面垫着,这次医生提醒让带个枕头,也比上次颠的轻了。
我爸不会推床,一个年轻医生在前面和他一块推的,医生是拉着控制方向,一会儿医生就让我爸使劲推,又说我爸不会推床,好像偶尔就碰一下路边的什么,后来打完回去的时候我爸自己推回去的,路上老是拐弯,有个老大爷还教给我爸怎么推,我爸推到地方之后累的有点气喘,因为真的很远,可能走了得十几分钟以上才到。
这次去的应该是医院里面后面的一个楼,我躺着没有方向感,我爸回来的时候中间还问的路,因为拐的太多了。最后到了那边门口,我大胆拿出手机拍了一下,然后赶紧收起来了。看见有些人在椅子上等着,那边好像是还有门诊。那边房子有点老旧,窗户也是那种有点老式的。进去之后是个小房间,不像是手术室,我看见窗户上摆着两盆植物,我都有点担心窗户没有关上,能很清楚的看见外面的树木,还有墙上的树影的晃动。
我进去之后被推到了窗户跟前,床紧贴着窗户,我眼睛清楚的看着外面,我也稍微注意了一下里面的情况,确实不像是正规的手术室,没有那种专门的设备,就是在床后面的那种,测量血压之类的,上面各种线路和管子,还有屏幕显示。这次感觉就是临时的地方,也没有给我手指头夹上测量血压的设备。其实这个手术也可以在病房里面做,但一般病比较重的还是会安排在手术室,这样可能保险一些,就像我有一次就差点不行了,心率血压都降到了安全线以下,眼前抹黑全身发冷。
医院肯定有自己的考虑,估计是这个打针经过长期大量实践发现很安全,于是就不用安排占用那种大型的手术室了,或者新楼配套的手术室还是没弄好,我也不清楚,但是医生好像还是上次的那位,大部分时候都是他打,好像他的技术是最好的吧,听声音给我一种很稳重的感觉。
这次还是医生护士帮我调整身体,我躺着进去,但是要调整成侧着,一般是往右侧躺。医生帮我调整的时候,因为床紧贴着墙,我的膝盖没有力气就倒下去,磕碰了一下墙,疼的我差点叫出来,我可能是骨质疏松的原因,骨头很脆弱,很害怕磕碰,而且磕碰了之后那个位置要好几天都不能碰。后来打针不好打,又帮我调整了身体,床也往外移了一些,帮我把身体继续蜷缩了。我听见好像同时在病房里打针的还有别人,但是我没看见,因为我脸是朝着窗户的。
这次打针不是很顺利,但也不是特别不顺利,打了好几次才打进去,这个过程中确实感觉很疼,疼的我甚至都流泪了,但是我也没叫,一直忍着,打针的时候一般医生会说如果疼就说,但是我都没说,后来我说屁股有点麻,但是也不是持续的,就麻了几下吧,进药的时候有点那种像是坐麻了的感觉,就是一涌一涌的,可能那边正好有什么神经吧。打针的时候前面会疼,因为要不断尝试找缝进去,有时候要扎好几次,但是打进去之后就不疼了,因为打了麻药,后面基本没什么感觉。
打上之后一般是让年轻医生或者护士操作用药,用完药之后还要让我看一下药瓶子,说这是我的药,就是那种小瓶,大概四五厘米长,三四厘米宽。这次打完了之后按压的时间很短,以前一般要按压一两分钟,这次就是使劲多按了几次,感觉差不多了就贴上了,我也不太清楚,反正可能医生有自己的想法吧,感觉这样已经没事了就不用长时间按压了。然后就被推出去了,我爸在门口等着,喊我爸过来把我床接过去,然后一路自己推回病房了。
打针的过程我一动不动,就是侧躺着,打完了也不能动,也是侧躺着,上次医生说过要侧躺半个小时以上,然后再换姿势,这次的医生没说什么,但是我自己已经有经验了,不管他们提不提醒我自己都知道怎么办。回去的路上我很想拍一下,因为我是侧躺的,看见的东西就比平躺多,但是手机在包里,没在我手边,我爸忙着推车,我也不敢让他给我拿手机,显得很不懂事,于是就没拍。
后来到了病房,把床推进去放在床边上,我就在上面躺着,后面的时间很无聊,也不用做检查了,我就躺着等着,熬过六个小时,我一般躺五个多小时,因为当天下午要出院回家,其实在那多住一天也是可以的,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而且有时候还会有事情等着我回去弄。下午和我弟弟联系好,大概四点半过来接我们,我们下去的时候走错门了,从外面又绕过去的,刚过去没两分钟我弟就来了,然后一点点挪到车上就走了。
到家的时候大概六点四十,天已经黑了很久了,我点了两个外卖,让我爸和我弟弟吃了点,在医院的时候也是我点了两个外卖,现在那边外卖可以送到病房门口,这次我终于点了那个牛肉烧饼,之前每次去我都看见那个,这是第七次了,终于点了,但吃起来感觉也没那么好,挺好吃的,但是稍微有点吃不习惯。我是在回去的车上吃的,因为我在医院打完针躺着,怕弄脏了床就没吃东西。
那天回来之后,我爸和我弟吃了饭很快就走了,我妈没回来,所以晚上我自己在家,然后我忽然感觉很腰疼,在医院的时候还没事,我估计是在路上颠簸造成的,打完针按理说不能运动,要多躺着,我那天躺了五个半小时,然后就坐上车走了两个小时,在车上上下起伏颠簸的,可能对身体不太好,反正那天晚上我腰疼的很严重,几乎不能动了,我忍着剧痛勉强才爬上床,结果半夜又翻不动身了,我给我妈和我爸都打了电话,也发了脾气,后来我妈又回来的。
回来这些天我妈天天都回来了,也感觉对我有些照顾了,本来我都想找人来照顾我了,那些事情就不写了,反正经过那次之后我感觉父母更理解我了,我说话也挺难听的,也说了很多自己的难处。腰疼现在已经好了,大概过了三四天就基本没事了,我也不知道什么导致的,本来以为是长期的,但是现在已经恢复了,一点都不疼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去打针了,去之前一段时间我已经这样决定了,这次去我也和医生说了,但是那个医生说让我跟主任商议,主任这次没过去,好像没在病房里面,可能是在门诊上。对于这件事家人并不太支持我的想法,他们还是觉得我继续打可能更好,但是我自己判断,后来打的这几次效果很小。最近我回来之后上床也没有感觉轻松,加上天冷了更没力气的原因,总之有些气馁。我在医院的时候从手机上看了个讲座,说到了换药的事情,另一种药作用原理有些不同,但是也有效果,只是价格好像也没有更便宜。不过至少不用打针这么麻烦还对身体有伤害。我想先停止打针,然后过半年或一年再根据身体情况决定要不要换药。
就先说这些吧,最后说一句谢谢
pollydiary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爱情是荒原上一棵野草的孤独 (1人喜欢)
- 我攒了一公升的眼泪
- 你的心可以像天地一样大
- 我设计了一款可快速折叠的车载移位机 (1人喜欢)
- 有过的真心都应该被记得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