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自我,抱住棒棒的自己!
《抱住棒棒的自己》,探讨了情绪管理、个人成长、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四大热门话题,以漫画的形式重现了真实生活困境。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引申出了背后真实的心理动机,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就能感悟出很多人生哲学!
情绪管理
人的情感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就像一个骑象人。我们常常误以为,骑象人可以指挥大象,其实不然,大象的力量,比骑象人的大得多。
我们不能一心只想着工作、奋斗、赚钱、给自己定特别大的目标,而一直有意识地压抑消极情绪、自我批判,因为大象的情感也需要时间休息和疗伤。
我们要学会无条件的自我关怀,才能缩短消极情绪的持续时间,让我们获得足够的力量“重启”。能自我接纳、能充分理解自己局限性的人,即使跌倒了,也对自己重新站起来怀有足够的信心,愿意多次尝试,多次挑战。
可以慢一点,不要去想未来太过巨大的任务,专注于眼前能走的一小步,并把它走好。这些小小的变化,更容易给人带来正向反馈,也更能激励我们迈出下一个小步子。
另外,带着情绪解决问题,很难得到好的结果。我们要努力给自己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情绪安放点,可以是运动,可以是睡觉,也可以是赖在床上刷手机,只要自己舒服开心、能让情绪得到较好安抚就行。
很多时候,我们不要只盯着“问题”去解决,而忽略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反而让问题一直存在。比如,孩子不爱学习、伴侣不做家务,我们往往用催促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的“催促”会极大地破坏对方的主动性,进而让问题一直存在。
下次遇到问题,可以不用急着去解决它,而是问问自己:比起跟问题硬碰硬,还有什么更柔软、更易于被接纳的应对方式呢?
自我成长
我们常常以为焦虑会产生动力,其实不然,焦虑反而会产生懈怠。想要拥有更健康的身材,先停下“我好胖”“我好丑”的自我攻击,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内,有规律地进行运动和饮食,时不时奖励自己偷偷懒、吃好吃的。想要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先停下“我好笨”“我好懒”“我比别人差”的自我指责,沉下心来问问自己:我期待自己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活法。在很多人心里,总有很多“正确”的标准,这些标准可能来自外界的要求,也可能来自父母的教育。在这些标准之下,人们小心翼翼地工作、生活,生怕做错一个选择。但如果我们一直被“正确”管控,就很难绽放内在的生命力。
所谓人生,就是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在这样的人生里,我们或许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总会有无力的时候。在这些时候,就给问题多点时间,给自己多些接纳。不妨带着觉察,和问题相处,也许我们会有新的思考,也许问题会有新的变化。这些思考和变化,最终都会转化为“成长”二字。
亲密关系
什么样的爱情,才是最好的?
也许你会列出各种标准,比如性格契合,比如聊天很投机,比如双方能互相成就。但有位老师是这么说的:“在亲密关系中间,我们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照镜子。“好的亲密关系,就是在你面前,我觉得我很好,我很可爱。
我们要优先看见、尊重和照顾自己的感受,这样才更容易收获较好的爱情。
另外,千万不要试图改造你的爱人。人们往往会通过提出要求或设立目标,让自己或身边亲近的人实现这些要求或目标,来获得一种对生活及周遭环境的控制感。我们对自己有一套“应该思维”,觉得自己应该这么说话,应该这么做事,应该如理想中那样。而“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这个差距,会让我们陷入失控的焦虑。
亲子关系
对于孩子,我们要尽量减少催促和管教。曾有一个研究发现:经常被父母催促的孩子,长大后要么成了“极度依赖型”,事事不主动,全凭家长安排;要么成了“极度反叛型”,专门和父母的意见对着干。
我们要在自己和孩子之间设立一些界线,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
结语
我们的社会和文化太重视效率了,然而生命这么长,世界这么大,我们的生命不能都用到“有用”的事物上,我们还要去敞开自己,去体验生命,体验存在之美。
就像书中写的那样,很多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抬起双手,交叉怀抱自己,拍拍肩膀,然后告诉自己“过去的我已经做的得很棒了,剩下的我真的可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