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长调民歌(巴尔虎长调)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
新巴尔虎左旗被称为“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乡”,这里诞生了宝音德力格尔、那楚克道尔吉、塔布亥、巴达玛等著名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家。他们口中那委婉的旋律,宽厚的唱腔,高亢的音域,就像蓝天上一只翱翔的雄鹰,马背上一段颠簸的传奇,牧人心中那一片缠绵的回忆,来自远古那一曲空灵的绝响征服、陶醉了很多人。巴尔虎民歌以原生态的方式对巴尔虎蒙古族文化作出了经典的诠释。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演绎着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迹,它是听得到了民族和部族典籍,是穿越时空的历史脚步和民族的心音。保护、研究、挖掘巴尔虎民歌工作是发展蒙古族民歌重中之中,因此,巴尔虎民歌以及整个草原音乐愈来愈受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越来越多的听众的关注和喜爱。
2014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旗申报,”巴尔虎长调“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民歌“(编号II-3)扩展项目。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