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女性应该学会成长
女性是这个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似乎总是对女性不太友好。
早在1954年,男女平等就被写入我国的宪法。
近70年的发展,女性确实获得了很多机会,不过如今的女性,依旧要面对家庭、工作、婆媳关系、子女关系、爱人关系等等。
当种种责任和内心需要冲突时,怎样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呢?
今天推荐一本关于女性成长的书。
书名:女性觉醒指南
作者:周丽瑗

作者是一名心理学博士,同时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情绪取向治疗(EFT)师、性与亲密关系咨询师、亲密关系辅导专家等。
在关于女性的成长,她能给出很多中肯的建议,对于处在迷茫中的女性能给予很大的帮助。
女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应该从根本上来分析。
比如,为什么女性总是给人柔弱的感觉?
当一个女人温柔地说话时,这明明在沟通之中获得更好的优势,却被显示自己的“弱”。
而当男人这样说话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说男人在“示弱”?
好像温柔、感性这些词变成了衡量一个女性是否符合大众审美的标准。
而这些所谓的“标准”真的是女性自己所喜欢的吗?
作者就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生理性别很好理解,社会性别又表现在哪一方面呢?
比如职场歧视!

“温馨提示,该岗位工作强度大且需要临时加班、出差,较适合男性。”
这是一位女生在某线上平台找工作时,HR的回复。
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这种隐晦暗示和“仅招男性”有啥区别?
有一份职场人士参与的《2023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61.1%的女性在求职中被问婚育状况,远高于男性的21.5%。
“你公公婆婆身体还好吧?”
“你家那边的幼儿园学费贵吗?”
“我们公司会发儿童节福利,你需要几份呢?”
女性面试者面临的性别歧视问题层出不穷,在旁敲侧击中为女性就业设下玻璃天花板。
总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女性在职场里可以当成男人来用,甚至超过许多男性,这个时候问题依旧存在!
婚恋市场又会有种种挑剔:
你怎么都成大龄剩女了?
你这天天加班,身体这么瘦,估计不好生养吧?
你这博士学历这么高,会不会不好相处?
……
经济独立做到了,精神独立却如此艰难。
事业成功的女性总是会被问:你是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
但是成功的男性几乎没有被问过这个问题,为什么?
因为这个社会默许照顾家庭就是女性的义务,男性可以心安理得地当甩手掌柜!

这本书分为四篇:
一、自我篇
二、家庭篇
三、亲密关系篇
四、女性社会角色探索篇
分别对应4个生动的女性成长小故事,看的过程很过瘾,也很容易带入自己的生活。
作者从专业的精神分析以及文化和时代背景中详细的阐述了中国女性的心理发展历程,也让我们了解到了那些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震撼人心,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
相信看完这本书,你会对自己内心的一些困惑找到解决的办法,更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心灵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