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三十五岁,遴选再无望了吧?
无论多晚,只要自己还想往上爬,那就有希望!
今年35岁的我,从来没有为任何一场考试掉过眼泪,但是第三次遴选考察通过后,真的忍不住想哭。
回首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真是非常难忘~每天遭受工作和备考的双重压力、每天为自己掌握不住知识点而焦虑、每天脑子里浮现的都是解题技巧和公文格式......还好,最终成功上岸省直办公厅。
若要问我这个“高龄”考生是如何成功上岸的?下面这篇回答给你答案,希望大家看完之后都能从中收获经验,顺利上岸!

一、对症下药——“三个结合”贯穿备考始末
☑紧密结合用人单位需求
遴选考试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紧密结合报考单位的需求,掌握上级j关单位的工作思路,看到问题能够站在gao层的角度去思考答题,这样才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
我为了掌握这种工作思路,开始跟着姜宇遴选全课的老师学习,老师课上会结合真题讲解做题时如何运用gao层思维去解答。
比如这道“针对某县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的案例分析题,拿到题目的第一时间老师会教我先看问题,要求我们站在县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比如将文化产业融入乡村振兴,多重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等。
就这样跟着老师全部学完之后,发现自己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站在上级j关的角度去思考,之前写案例分析题还会有卡壳的情况,后来做起来就非常顺手,提出来的对策也更加切实可行。

☑紧密结合当前理论热点
遴选考试离不开时z热点,所以平常要多积累相关的热点知识,紧密结合到答题当中。
积累理论热点的途径有很多,首先在单位里,我会趁着工作空闲时看一下领导讲话、公文文件或者重要z策解读的报告等等这些资料,积累一些当前的z策理论热点,像什么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等对我们写案例分析题很有帮助。
其次是趁着睡觉前,我会打开人民日报、半月谈等app,浏览一些热门板块的文章,比如社会、经济、民生板块的内容,看到优秀的文章会截屏保存下来,然后再抽时间把这些文章中优秀的案例、小标题或者框架结构整理到笔记本上,空闲的时候翻出来背一背、看一看,等到写大作文的时候直接就能用上去。
☑结合真题进行模拟演练
我在后期复习时,主要用公选王的真题来做模拟演练,一来是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针对薄弱部分进行查漏补缺;二来是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避免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出现失误。
模拟演练顾名思义是按照遴选真实考试的要求进行演练,演练之前会找一个安静的环境,然后准备一个计时器进行计时,还会准备专用的答题纸去写。
这样模拟练习了几次后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模拟考试时容易分神,老想拿出手机看两眼,于是在后面的模拟考试中直接将手机锁在了门外,集中全部精力在考试上。

二、多动纸笔——提升文字表达能力
我在基层工作时不是文字材料岗位,写的材料与其他人相比确实是少了点,于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我开始仿写范文,毕竟不会写学会仿也是一种本领~
这里以公文写作为例,公文写作的格式是重中之重,其中包括标题、主送j关、正文、落款和日期,这些基础的东西是固定的,但也需要我们细心掌握,千万不能在这些地方出错。
掌握了格式细节,就要开始多写多练了。平时上班时我会看上级单位下发的一些文件材料,比如批复、通知、函等,然后进行仿写,这可是实打实的公文,比任何资料上的公文都正规和严谨。
另外,单位没人写材料的工作我也会揽下来,自己琢磨着去写,写完之后给单位笔杆子大神看一看,提一些修改意见。

最后
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只要敢想,那就敢做,哪怕是35岁,只要心中目标坚定照样也能实现上岸的目标!
衷心的祝愿每一个参加遴选的小伙伴们都能顺利上岸,前途似锦!
走之前记得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