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山四路:曾在这里的人和事,都成了每个中国学生必学的历史。
疫情期间的一个游记。
重庆是个历史厚重的地方,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很特殊的地位。我和朋友上午先去了三峡博物馆,吃完饭后就去大名鼎鼎的中山四路散步。
中山四路,也被称作抗战文化一条街。在抗战时期住在这条路上的人物和发生在这里的事情,都变成了每一个中国学生在教科书上学到的历史。
想想那个年代,血雨腥风中,国共两党的高级领导人和民主人士聚集在这条路上,在日军长达五年的无差别轰炸中,成为抗战的指挥前沿。
中山四路并不长,大概也就1000米,现在的重庆市政府,也在中山四路。从上清寺的转盘一直到周总理的纪念像,走路其实很快就走完了。
我们其实是从三峡博物馆旁边绕上来的,实际上,可以从博物馆旁边的一条居民区直接穿过去。下面就是我们已经气喘吁吁地绕了一大圈后,走到这个地方才知道可以从三峡博物馆旁边穿过来。不过如果走这一条小道相当于一路爬楼梯上来,可以让我们好好见识下在重庆山城走路是多么锻炼身体。

从小道爬上来就会看到这个说明, 再往前走就到了中山四路。

这条路的尽头,就是中山四路的一端:周公馆。周总理抗战的时候住的地方。在中山四路和这条路散步很舒服,因为两边绿树成荫,也非常安静,人也不很多。这是五一劳动节,但是这里游人相当少了,相比重庆人挤人的商业区,这里真的太舒服了。

下面这里在施工,这里往左边走就是中山四路,这里是中山四路的终点。左边的房子是周公馆,本来也是我此行最想去的地方,可惜没开放。右边的房子是我之前不知道的一个地方,也是此行最惊艳的地方,曾家岩书院。而这两座不起眼的小房子后面,风景非常独特,进去后就知道了。

周总理的雕像,感觉没有照片帅呢,但是亲切。每次看到和他相关的东西,总会想起来赞美他的一首歌:你是这样的人。
这样的人,世间再也没有了。

很可惜,我奔着周公馆来的,但是遇上了公馆在装修。周公馆是周总理在抗战期间在重庆的住所,不仅是住所,更重要的是当时南方局在重庆的指挥中心, 是在重庆的战斗堡垒。
更有意思的是,当时这个房子还是和国民党合租的,两党高级领导人每天进一个大门,干不同的活。同时从周公馆出门右转走两步,旁边就是戴笠当时住的戴公馆,简直不要太近。
所以想想周总理他们的工作环境是什么样的,门内有国民党高官,门外是军统局的特务,右边是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公馆,左边门挨着门就是国民党警察局派出所,只能感叹,老一辈革命者不容易啊。

虽然周公馆无法参观,但是我们一看旁边有一个曾家岩书院,古香古色,就走了进去。这个地方就是原来的国民警察局派出所,现在是一个书院,里面有一个风景无敌的咖啡馆。

为什么说这个咖啡馆风景无敌呢,走进去看看就知道了。下面是我们走进大门,先看到一个长廊,长廊的右边是室内咖啡馆,我往左边一看,就是下面的风景。


从咖啡馆的长廊向外望,视野豁然开朗。这里是轻轨的一站,这座红色的桥设计也很不错,就是不知道晚上景色是什么样。
下面的照片照的歪了,但是可以感受下从长廊往外看的感觉,我当时的感觉就是,真像一幅风景画,第一眼看相当的惊艳。主要是刚从逼仄狭窄的门口进来,一转眼就是视野开阔的山城风景,还有这红色轻轨站,是整个青灰色调中的点睛亮点。

本来就是来随便逛逛,没想到遇上一个很有意义的小展览。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曾家岩书院那几天有一个重庆历史回顾展,展览了好多历史好照片,用一幅幅真实的照片回顾了重庆从建城开始到现在的全程历史,非常的有意义。这里人特别少,有时候几乎我一个人在屋子里,人都在咖啡馆里呢。






西南师范学院的学校景色,这真的挺美的。

那时候的无人售货商店,这应该是建国后了。

从展览室里往外望。

下面这些泛黄的小人书和旧书真是遥远的回忆,我记得《第二次握手》这本小说小时候很流行,一度火爆。而《小灵通漫游未来》里的情节我现在都记得,想到现在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书里面的机器人其实已经变成了现实。这里面还有好多旧书,慢慢看的话真能感慨半天。

重庆被称作8D魔幻城市,山城的夜景就更美了,由于特殊的城市空间布局,从某些角度看还显的有点魔幻,有点未来世界的感觉。但是真实的走一遍山城,其实看着好看,真实居住的话,可能不是相当宜居。


这里上去还有二楼,二楼的视野更开阔。如果之前没到过这个地方,在这里坐坐喝杯茶或者咖啡,还是很惬意。也许是因为在中山四路,外面又是现代化的高楼和轻轨,会让人有一种历史和现代交错的厚重感。


看完了外面的风景,我们进到室内咖啡馆,里面座位也很舒服。走下楼梯的时候,看到拐角处有一张周总理的大幅照片,穿着朴素的衣服,谈笑风生。每次看到周总理的照片,都觉得他那么亲切,虽然在我出生之前,他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每次我看到和周总理相关的东西,都想要为总理写篇小作文。没办法,到目前为止,这样的人,世间仅此一位。钦佩周总理的人遍布全世界,有一个报道让我印象深刻,里面提到一位日本老人和周总理的故事。
冈崎嘉平太,当年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的第二任社长,也是日本航空协会会长,是周总理的超级迷弟。他的儿子在采访中详细讲了他父亲是如何被周总理的魅力所折服,一辈子崇拜着他。
因为什么崇拜?肯定是多方面的原因,毕竟总理圈粉也是全方位的。但是他儿子说有一个原因,是他父亲觉得,当有了权力的人,不管这个人如何严格要求自己,总不免在某些方面流露出傲慢来,但是周总理一点都没有。
这位日本顶级企业家,是反对侵略战争并且在日后为中日友好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其实比周总理大一岁,但是一直在给周总理的书信中落款自称为弟。
他经商,总理从政,后来由于公务两人时常见面,私下也成了老友。他回忆录里说他每次去拜访周总理,总见周总理穿着带着补丁的衣服忙前忙后,平易近人。后来他因为见到周总理建国后还那么节省,自己再也不添置新衣服了,直到去世。一个日本顶级企业家,为了向他的偶像靠拢,要学习周总理节省,这是多么崇拜啊。
冈崎嘉平太的儿子还回忆说,他父亲带他第一次去见周总理的时候,他父亲羞涩的站在周总理身后,看着他们俩交谈,脸上全是天真的神情。他父亲每次回忆起周总理,几乎都变成了少年,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
当冈崎嘉平太92岁去世的时候,他的夫人把一张周总理的照片放到他的胸前,送去了火葬场。他的夫人说:他又可以和周总理在一起了,应该为他感到高兴。
有一句话叫:爱人者人恒爱之,也许这句话可以形容周总理,连他的敌人,都对他赞赏有加,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格魅力。
不过,很少有周总理的照片放在咖啡馆吧,还是这么大一幅。我想起来他晚年受的那些苦和非议,他为这个国家和人民付出的一切,他所希望但没亲眼看到的盛世。现在他的照片前面,是在舒适的环境中悠闲地喝着咖啡的人们,时间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
从周公馆出门右转,走两步就到了戴笠的住所,这里也有一些展览,但是后面的院子没开放,和我同行的朋友之前来过这里,说戴公馆的后院很漂亮。这里也建了一个很明亮的咖啡馆,这一条街除了历史遗址,也有书店、画廊等等很文艺的店。走一走,散散步,看看风景,也可以度过一个美好的下午。





走到最后,找了一家叫饭粑跎的小店,别看在居民区里,但是味道相当好,烧白、粉蒸排骨、冷吃兔、嫩豆花,加点青菜和小酒,份量不大但是足够吃。用重庆的美食来结束这个下午再合适不过了。

我的公众号: 简宁小记。 相关文章都会先发在公号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