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2023/11/13 衢州之行
第一次知道衢州这个城市是源于上海的一个电视节目-长三角方言大会。衢州方言的择词有点意思,特点就是非常形象。脚背叫鲤鱼背。吃三餐分别叫吃五更(鸡鸣的时间),吃日中,吃黄昏。有没有既形象又很有文化的感觉?
做攻略时发现衢州还真是一个有山有水有古镇的好地方,更具备性价比。
第一天 上海-衢州 柯城区 府山公园-中国儒学馆-衢州博物馆-孔氏南宗家庙
到府山公园的时候已经中午12点了,吃日中! 来的路上,司机师傅推荐了马站底,集中了各种本地网红美食,卸娜麻辣烫,水晶糕女孩,董爸爸烤饼等等。在众多选择中最终选择了黑鱼面。对于衢州的辣,我是早有心里准备的,还特地关照了老板要少辣,即使如此,尝到的辣也是上海中辣的水准。面条很入味,黑鱼也够量。25元的价格,还有什么毛病可挑的。配上一杯鲜奶水晶糕解辣,正合适。对于水晶糕怎么说呢?一般般。水晶糕特别实在。一直到晚饭的点都不饿。

以为府山公园就是一座街心公园,其实不然,不仅有英雄纪念碑,孔子授业坪,宝塔还有教堂。公园里的古树诉说了这个公园悠久的历史。实在是周边居民惬意休闲的场所及文化教育的基地。


恰巧公园正在举办菊花展,还看到了许多稀有品种的菊花。





离开府山公园,中国儒学馆、衢州博物馆、孔氏南宗家庙就包围在公园周围。
进入衢州博物馆,一眼就会被一副巨大的恐龙骨架吸引,之后百度发现这居然是真正的恐龙化石-礼贤江山龙。展览的地面上其实还有恐龙蛋化石,馆内标识不明显,也是事后才得知的。


除此之外还有瓷器,书画展览。

专业书画家


衢州市老年书画展





扫码领一张红纸参加拓印活动。


据史料记载,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仓促南渡,建都于临安,孔子第48代裔孙孔端友负着孔子和孔子夫人的楷木像,离开山东曲阜,南迁至此,后敕建孔氏家庙,为宗庙。
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购买孔氏南宗家庙的门票就能送半部迷你的论语。这个策划很有意思。既有话题性,也能让强迫症患者和完美主义者,主动掏钱购买另半部。

孔氏南宗家庙的后花园真是漂亮,不仅有亭台,满池的锦鲤,景色怡然,身心即刻放松。


最后的行程是水亭门,主要是为了看灯光秀,但是由于风大的原因表演取消了,虽说水亭门不大,也是像每个旅游城市都有的商业街区一样,但是也能看出,其实这里还是想把自己能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从视觉上,我还是看到了这点努力。







第二天 龙游 龙游博物馆-鸡鸣山民居苑-大南门
坐高铁从柯城区到龙游县十几分钟。
可能是对县级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生活水平了解不深,所以龙游还是打破了我的认知,给了我一些惊喜的。
由于下雨的缘故,第一站选择龙游博物馆。龙游博物馆不仅从外观上非常现代,更是使用了各种多媒体的,泥塑,互动等方式来介绍龙游的地质形成,历史,自然环境,地方戏曲,语言,节庆和地方名人等等等等。展陈内容尽可能内容全面,又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还让我知道了龙游有一个能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商帮叫龙游商帮。当徽商、晋商在商场争雄之时,冷不防在浙江中西南部崛起一个颇有影响的龙游商帮。历史上所称的龙游商帮,实际上是衢州府商人集团,其中以龙游县商人人数最多,经商手段最为高明。







鸡鸣山民居苑以鸡鸣山上的明代鸡鸣塔为中心,依山势而建,南、北、东三个方向按不同年代、不同风格展示了照壁、祠堂、书院、民居、店铺、公共休憩亭、过街楼等各类典型的龙游地区明清古建筑。从1991年开始至2017年为止,鸡鸣山民居苑已搬迁复建古建筑26幢。
下雨天游客稀少,古建筑本身采光不足,室内比较昏暗。虽然搬迁至鸡鸣山,但仍然保留了古建筑的原汁原味,具有强烈的年代及地域特色。





大南门,是龙游新晋网红打卡点。这里正在举办水脉艺术节。主办方自嘲一个十八线小县城办什么艺术节。
但不得不说当你看到这些作品,这绝对不是十八线的水准。
无论从展品,宣传册和服务都是非常赞。虽然都是古建筑,相比民居苑,配以这些缤纷的艺术作品之后,这些建筑承载了新的活力。

艺术家们需要结合龙游当地特色与水这两个要素进行创作。大部分作品都非常接地气,易懂且有创意。









参观时,雨也越下越大,好似在助力这个水脉艺术展。


都说食在龙游,中午尝试了豆腐丸和小烤饼。味道不错。

晚上品尝了麻辣豆腐,龙游发糕,龙游口水鸡,肉丸,土豪麻辣粉。龙游的辣刚尝试时觉得挺辣的,但过一会之后就有些习惯了。像是在酱油中调制的辣味不像川菜的红油中的辣,相比而言更偏咸鲜。好吃~
龙游的一天就在湿哒哒中结束了。
第三天 柯城区 鹿鸣大草原-红房子-鹿鸣山公园-开化
这天的路线比较悠闲,为了可以不妨碍去开化的行程。
鹿鸣半岛很多区域还在建设中,但是网红特质已露端倪。鹿鸣草原面积很大,可以拍出天地相连的既视感。



草原对面就是著名的红房子。现在已经有了编制,成为了民政局的婚姻登记处,但是仍旧把建筑的大部分给到市民游客休闲打卡。





下午,坐了一个小时的长途车从柯城区出发去开化。入住酒店。酒店入口就有根雕作品,大气磅礴。


第四天 开化 根宫佛国-打道回府
最后一天真是难得的好天。一路上经历了下雨降温,最终迎来了阳光。

根宫佛国景区以根雕艺术为主。有各种主题的根雕作品。有高耸的巨型神像和佛像,也有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为主题的木雕,都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除此之外,根宫佛国的仿唐代建筑依山而建,和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四天的行程,紧凑充实。唯有两件事不得不吐槽一下。
首先,吐槽一下自己,这几天在衢州点菜。其实每种类型的菜的价格和上海差不多。可菜量确实比上海大一些,所以分摊的单价应该是低于上海的价格的。上海四人食,每个人点一道菜,差不多就够了。可在衢州,四个人点三道菜应该就够吃了,虽然从第一天就总结了这个经验,仍旧到了最后一天还在交学费。
其次,能强烈的感觉到衢州在做各种准备,准备做一个旅游城市。每个公厕都是非常干净的。住的酒店也很舒适。酒店的早餐也很可口。地方特色美食也不踩雷。



酒店中还有对当地景点的详细推介的书籍。不仅种类齐全包含景点介绍还有相关的影集及文学作品,而且细致到特色饮食的饭店地址及联系方式。

各种园林景观和商业街区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不论是新建的商业街区还是路边的特色小店都深谙视觉流量密码。就自然环境而言,就算是作为城区的柯城区,由于水系丰富,也有如鹿鸣山这样的小山坡。让城市也能感受到山林野趣。




可是这些准备,看上去都还在等待。等待哪天更多的游客可以发现这个蓄势待发的城市。这次行程中所有的“意外情况”,都能归结到游客少。
到衢州的第一天,去马站底美食节觅食,就发现即使是网红街,午餐时间也只有一两家店人头攒动。其他的店面都是门可罗雀。当时我想应该是工作日的关系,所以人少。
第二天去龙游鸡鸣山民居苑,其实衢州当地人是免门票的。可是即使是周末,路上和景区也是冷冷清清。景区门口的古玩店,大部分都是大门紧闭。营业的店铺,老板好像也没有期待有客人会光顾。开玩笑的说,周末了,就连原先上班的人都不出门了。由于民居苑内的古建筑中完全是空置的建筑,家具也不是配备齐全的,更没有室内照明,景区内也不见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老宅参观都有一些心里压力。在雨水的加持下,整条街看上去更凄清,荒凉。
第三天去开化,根宫佛国晚上有灯光秀的表演。从酒店去景区的路上,虽然询问了工作人员,但是上山的途中只能依靠低矮的路灯,冬季的18点,山上已经是一片漆黑。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人员说的保安,保安说听音乐就能找到表演的区域。后来才知道不是因为容易找到保安才让听音乐找,而是实在太复杂无法清晰指出到达的路线,所以才让听音乐。等终于找到表演区域,不知已经走了多大的弯路。到了表演区域,才发现不是我们晚到了,所以没有遇上其他观众,而是视野可见只有我们一行观众。然后就完全没了兴致,问了另一个保安后才找了一条稍近且直接的路回了酒店,但是一路也是黑漆漆的。来回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回来后还心有余悸。
衢州有成为旅游城市的心,也在积极准备。如果这颗心可以让更多人看见,就能让衢州旅游进入更良性的发展。
-
寸光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07 09: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