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广纯案中央政治局及常委会督办将在最高法公开审判最新进展
杜广纯案农民被冒名顶替上学并当上警察,侵权、犯罪行为二十八年至今难止难究。二零零四年行政诉讼讨户口,十八年诉讼至今依然是黑户。诉讼前许庆峰把相片贴在我的户籍底册上,办理了我的身份证,诉讼后他居然公开将我的名字改成许庆峰,一个人两个户口,一个是农业户口,一个是公务员户口,依然在公安局上班……。 那么杜广纯案是如何从一个小问题“滚雪球”一样演变成惊天大案的呢? 案件诉讼程序大致如下: 2004年我因为发现被人冒名顶替办理了身份证,随即向当地派出所进行举报,后又向长丰县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由于对处理结果不满意,于是将安徽省长丰县公安局行政诉讼到长丰县人民法院,随后因为不服判决,分别上诉到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抗诉到合肥市人民检察院,与此同时刑事控告也在合肥市人民检察院立案。由于合肥市人民检察院对我申请抗诉不予立案,于是申诉到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再申诉到安徽省人大、2006年底申诉到全国人大,全国人大信访办将案件数次转交安徽省人大办理,但是安徽省人大就是不予处理,全国人大信访办于是2007年10月将案件向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汇报、又报告给委员长会议,委员长会议决定:将案件交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处理,2007年11月11日案件转到安徽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经过省人大上层,安徽省公检法、信访办等相关部门处理决定:将案件交安徽省政法委以非正常案件处理。因为案件正常申诉、抗诉程序被安徽省检察院、人大堵死了。安徽省政法委于是派合肥市政法委和县政法委工作人员到我家做了回访,并要求我在回访笔录上签字。二零零八年11月11日安徽省政法委告诉我案件转到省高级法院了,也就是说转成正常申诉案件了,5个月后我向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咨询,想了解具体开庭日期,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告诉我:“明天给你答复,负责此案的领导到北京汇报工作去了……”。 因为案件是全国人大、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交办,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审理情况报告要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向中央联席会议汇报,如果问题严重还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果然,2009年4月案件被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个案”监督形式交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等部门重新办理,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终结报告被否定。说实话这都是预料之中的事,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等等多个部门向我索要申诉状,企图摆脱全国人大信访办的监督。与此同时,被告们也到处传言:“他告到全国人大又怎样呢?我们顶多也就是被警告处分吗?名字都已经改过来了,还在县公安局上班……” 全国人大常委会以“个案”监督形式交办后: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等调查、审理三年,将冒名顶替刑事案事实查清,审判情况报告经过人大决议通过,2012年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闭幕后十多家网络媒体对杜广纯案有特意报道,这是案件能不能“平反”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2012年4月以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用查清的冒名顶替案刑事部分来推翻申诉到全国人大的行政申诉案终审判决,也就是用刑事诉讼案来和行政诉讼终审判决打“擂台”,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来做裁判,2013年经过全国两会通过,2013年4月底最高法对全国媒体透露:周院长未来或将亲自参加审判相关案件,这明显是一种程序暗示。 2013年4月以后启动追责程序:查办枉法追诉、行政枉法裁判案。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2015年12月份办理中结。关键时刻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一把手半月内相继到安徽调研。 2016年1月7号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五大部门党组汇报,月底经过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没有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督办的枉法追诉、行政枉法裁判案,同年3月全国“两会”进行了讨论。4月21日中央一把手就信访工作作出指示:要求避免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把一般性矛盾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 2016年4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枉法追诉、行政枉法裁判案交最高检、最高法重新办理,之前督办的枉法追诉、行政枉法裁判案办理失败……。 2019年3月重新办理的枉法追诉、行政枉法裁判案经过中央政治局及常委会审查、全国人代会通过。决定推翻之前的枉法追诉、行政枉法裁判案,于是4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追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相关人员包庇下属、办理枉法追诉、行政枉法裁判案失败的责任。新的枉法追诉、刑事枉法裁判案件交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办理。 2020年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面铺开; 2021年3月1日冒名顶替上学入刑写进宪法。 2022年1月份,冒名顶替刑事案;行政申诉再审案;枉法追诉、行政枉法裁判案和刑事枉法裁判案的预审程序全部结束。两会后最高法原副院长沈德咏被调查,此案审理工作一直由沈德咏全面负责。 2022年4月以后案件进入预审程序: 首先是冒名顶替案刑事部分进行审理;然后是行政申诉案再审改判;再往后就是枉法追诉、行政枉法裁判案的审理;最后是刑事枉法裁判案的审理。 这是按法理层层推进的审理程序。冒名顶替刑事案是行政申诉案改判的证据依据;行政申诉案平反是追究枉法追诉、行政枉法裁判案的证据依据;枉法追诉、行政枉法裁判案的审理结果是刑事枉法裁判案的证据依据。 2023年4月份案件已经通过中央政*治局、全国“两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通过,正式进入司法审判程序: 2023年4月底冒名顶替刑事案首先开庭审理,两个月后,将枉法追诉行政枉法裁判案与刑事枉法裁判案合并审理,两个月后行政申诉案开庭再审,依据三个刑事案件认定事实作出大总结是审判结果,期限是三个月,11月底将全部审理结果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审查,审查通过后将在最高法公开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