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一周新书精选|一部伟大但并不完美、如激流般气势磅礴、把读者引向未知之处的小说
No.1
波拉尼奥代表作。一部伟大但并不完美、如激流般气势磅礴、把读者引向未知之处的小说。
胡桑:波拉尼奥的丰盈和复杂处于博尔赫斯和普鲁斯特之间,他的生命力在写作中燃烧,但不纯然是语言的燃烧,也不纯然是感性的燃烧。他通过写作创造自己的宇宙,他要让自己的生命、语言、故事和想象盈满于作品的宇宙。《2666》是一个超越了拉丁美洲同时又真正回到/再造了拉丁美洲的不可复制的作品。
No.2
宫本百合子评论文集。深度审视女性地位的改变,竭声呼吁女性要走出家庭、投身社会,创造自己的未来。
書呆子:【2023/11/12-13】『2023年阅读之BOOK214』读这本书之前其实我对作家没有任何的了解(哪怕后面了解到宫本百合子对于四五十年代的中国人来说是比较盛名的一个名字),所以读的时候借着作家每一篇随笔的时间发现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是写于1940年左右就变成了很是震惊的事情。毕竟七十年过去了,好嫁风依然在霓虹盛行,因而也真的惊讶,原来除了上野千鹤子,日本还有过这样一位具有前瞻性的女性作家,从文学作品、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未来发展角度直言女性在这个社会所面临的难以,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但也因此足够发人深思,是好看的。
No.3
一部20世纪法国小说发展史,清晰呈现出二十世纪前75年中,法国小说所走过的一条反传统路径,并分析了这条路径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
要对这本超过500页的巨著作出说明并非易事,它涵盖了本世纪最重要的作品(从纪德到佩雷克,途经普鲁斯特、阿拉贡、贝克特和克劳德·西蒙),并以令人惊叹的细节和精湛的技艺研究了小说形式所引发的所有关键问题,直到21世纪的来临。叙述者的角色和读者的地位,小说和证词之间的相互作用,自传和想象的交织,叙事与记忆的交错,游戏性的维度和形而上学的诱惑——所有这些基本的主题都被重新审视,并被一部密集、精确和耐心的作品所翻新,以惊人的博学和不寻常的强大分析为支撑,却毫无高深行话或泛泛之谈......戈达尔 “发掘 ”了鲜为人知或被遗忘的文本,并通过剥离它们来挑战某些批评的陈规陋习......这本书给我们留下了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小说的伟大冒险远未结束。——《艺术杂志》(Artpress)
No.4
本书梳理了十七世纪欧洲三位女性的人生经历,进而研究十七世纪的社会历史,是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史、社会史著作。
No.5
“艺术家晚宴”还没开始,在“我”的眼中,他们早在几十年前,在艺术上,或者说在精神方面,甚至可以说整个心灵都垮掉了。
何适之:读完自传五部曲后,对这样的伯恩哈德文风非常熟悉了。一个人安静地坐在“艺术家晚宴”门后,窥视全场欺世盗名之辈,内心的小剧场上演,激情四射火力全开,连自己也要自我讨伐。伯恩哈德的叙述兼顾了尖锐的讽刺与悲哀的愤怒,在如荡秋千一般循环往复的叙述中,叙述本身产生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拷问和批判力量。一个也不放过,一个也不宽恕,硬,真硬。
No.6
本书精选了2023年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主宾罗伯特·J.索耶、刘慈欣、谢尔盖·卢基扬年科三位科幻大师的18篇中短篇杰作。
伊库塔:本书让三位风格各异,分别代表了各自国内顶尖水平的科幻大师齐聚一堂,给科幻迷们带来了极致的享受。我个人觉得科幻短篇集的选篇和顺序安排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有机会很想单独谈谈这个话题。本书的编排就明显下了功夫,开头有意选了背景和主题颇为相似的两篇,让读者有种观赏卢神和索耶正面PK,关公大战秦琼的感觉。同样是远离故乡,文明失落的后人类故事。卢神这篇里,沉落深海的群星,口耳相传的神话以及星船神邸带来了强烈的苍凉感与史诗感。而索耶这篇巧妙利用人类对于陌生环境的适应和进化制造悬念。两篇的主题都是人类不论环境如何变换,对大地的眷恋和对星辰的向往亘古不变,并会带去希望。其余部分开个长评再说。
No.7
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对时间的分析始终被置于首位。空间仅被看作容器、舞台。但近几十年来,这两类基础坐标的关系逐渐趋于平衡。
“地理批评”是对文学批评中的空间转向的巨大刺激和资源性贡献,它为探索空间的表现提供了一种独特而复杂的方法。——《文本实践》
No.8
日本女演员高峰秀子1951年在巴黎半年间的随笔集,记录了她卸下女影星光环,在巴黎自由自在的普通人生活。
No.9
诺奖得主莫里亚克对门第观念的一次挑战,探讨了爱情婚姻以及女性成长时对命运的选择的故事。
#暗蓝#:读了四本莫里亚克,这本大概是最轻松的一本。莫老师最经典的元素:男人的病、女人的恨、无爱的结合,以及盘踞在内心的蛇,在这本小书里都有出现,但只是一闪而过。两个苔蕾丝——热爱自由的苔蕾丝和渴望安定的苔蕾丝——以及还算凑合的地主家儿子全部幸存,凭借的是一点点幸运和聪明的宽容。美丽的外省女人终于去了巴黎,无论她将遭遇什么,在这个故事的结局,她和读者都在踏入巨大的不安之前得到了一丝幸福。“苔蕾丝”也许是莫里亚克笔下最受欢迎的角色,她的美和命运都有些不切实际。也难怪萨特对此感到不满,但文学毕竟不是哲学,它不必时刻对普遍命运发起概括与质询。受眷顾也是命运一种。
No.10
《聊斋》与西方的鬼魂故事有什么不同的意境?贾宝玉与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命运蕴含了何种相似的玄机?王安忆比照中西方文学的脉络与玄机。
米来福:绵里藏针,语言典雅圆润,锋芒都包裹在内里。讲中国人在灵魂问题上的抒情性,从建筑空间结构的角度看《奥斯特利茨》,比照贾宝玉和克利斯朵夫都很有启发,以及最触动我的,讲嘉莉妹妹那篇,能以如此的冷静和理性论述女性的欲望。
“豆瓣一周新书精选”基于前一周豆瓣用户对近期新出版图书条目的标记行为(想读、读过、评分等),每周发布一次,为你呈现一周内的精选好书。
-
于家中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23 21:59:41
-
Sylvia还没死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24 23:30:01
-
高渐离击筑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7 18:19:12
-
无声的平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7 03:41:35
-
薄荷撞烧酒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6 21:28:47
-
耀麟辉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6 18:43:44
-
猫爱吃冻鳗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6 17:09:31
-
咸塘浜老黑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6 17:03:23
-
鹰翎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6 16:53:33
-
秤杆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6 16:39:03
-
你的样子Logic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6 16:36:18
-
揉皱衬衫真帅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6 16:24:09
-
蕉下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6 15:21:32
-
西江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6 15:19:47
-
Eva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6 15:10:35
-
米来福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6 15:04:52
-
wonderstruck19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1-16 14: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