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质量的陪伴
“你不读我的文字,不看我的表演,你只是爱我,不理会我灵魂的出口,虽然道歉的总是你,但惊慌如小鸟的总是我。”——伊能静《生死遗言》
很早以前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一直不太理解,现在却越来越懂得【灵魂出口】这件事。
这就是所谓的高质量的陪伴。
陪伴是大多数人都需要的,连小龙女这种可以不开口说话16年的人,住在绝情谷底都养了一群蜜蜂来作伴。
现代社会,应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居者,只要他不是所有东西都自产自销,他就一定有一个固定的生活圈子,小区保安、快递员、外卖员、楼下便利店的店员多少都是一种陪伴,即使只是很简单的对话或者一个微笑,时间长了,也会滋生出一种安全感,环境上给与你的陪伴。
这其实是最底层的陪伴,不知不觉的,你从小的生活环境,或者你工作后习惯的生活环境,只有当你远足或者长途旅行归来,你才会发现这些不知不觉的熟悉感是很重要的。
但是不会有人说这是陪伴,因为它太浅了,它不足以满足大家更高的陪伴追求。
接着是三五好友,亲戚家人或者爱人的陪伴,这个陪伴通常是后知后觉的。
你跟家人在一起总是肆无忌惮,甚至吵架有矛盾,但是分开了又会无比想念;你跟朋友在一起,会嫌他们啰嗦,会觉得他们吵杂,会觉得他们为什么跟自己差别这么大,但是一段时间没有联系,还是会想起一起疯的日子,回忆里都是美好;你跟爱人相处也是的,害怕伤自尊,害怕破坏气氛,害怕失去,隐藏欢喜,隐藏心动,瞻前顾后错失了很多良好的沟通机会,也总是在失去后,才后知后觉的想,当初我要是那样做就好了。
后知后觉的陪伴都是弥漫着酸甜苦辣,甚至是生离死别的。
我们追求一种高质量的陪伴,我认为应该是先知先觉的。
人生来孤独,一个能在任何亲密关系中都还可以享受孤独的人,是强大且无敌的。学会先对自己好,享受地了孤独才可以先知先觉的察觉到身边人的喜怒哀乐。先知先觉不是说有多么厉害的对未来的预判能力,而是能够明确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对方需要的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知道自己要什么,却总是想把自己要的强加给别人,就像一件很漂亮的长裙送给一个150米的矮子,除了尴尬,还是尴尬。
而学习别人的标准,理解别人的需求,是高质量陪伴中最难的一点。
人因为成长,对人对事的标准一直都是变化的,不用抗拒自己的改变,能够充分的认识自己并理解自己“或好或坏”的需求,就是先知先觉,同理,再去理解他人,理解他人可能跟你大相径庭的需求和爱好,这其实是一件很“伟大“的事。
当你明白自己变化的原因,并发觉自己想要坚决地走向这条变化的道路时,就接纳这样的自己,而这条路上所有不理解、掉队的或者不和谐的人或事都将不再是高质量的,都应该放手或者释然。
所以高质量的陪伴不是追求一个一尘不变的人陪你到老,应该是一个可以跟你共同进步,拥有先知先觉能力的人的陪伴。这个陪伴也许很长,也许很短,也许最后也逐渐没有那么高的能量密度了,但是也值得去拥有、去追逐。
要割舍当然很难,为了很多客观的原因,很多人就降低了这种陪伴的要求,那我们就降为后知后觉好了,也有一些人会用责任来约束彼此,最终把陪伴降到一种不知不觉的陪伴。没什么对错,自己的道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再见爱人3》很多人攻击傅首尔,说老刘多好的一个人,她只是想要分开,故意找个理由。
我不觉得。
我觉得老刘跟首尔就是高质量陪伴的降级,开始是高质量的,但是双方的成长没有跟上,当它变成不知不觉的时候,首尔有权选择离开。
可惜吗?当然可惜,但是这不是有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首尔有很多现实的问题需要去处理,她也有颗高于爱情,追求更高自由的心,没有错。
而老刘,我觉得他是恋爱脑。
我认为的恋爱脑,是认为双方只要有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地位悬殊,父母反对,性格不合,作息不合、饮食不合、思考模式不合统统看不见,认为只要互相爱就可以战胜一切。
我不觉得恋爱中为对方不辞辛苦,做出牺牲,付出金钱或者时间就是什么恋爱脑。
现在很多人把恋爱当作洪水猛兽,似乎对方不对你好,你就绝不能先对对方好,奔波20公里去见对方就被说成恋爱脑,我也很好奇那大家都是怎么谈恋爱的?你拍一,我拍一吗?
老刘就是我认为的恋爱脑,他不止一次的说爱应该是首位的,爱可以解决一切,而首尔,我对她就是爱,我可以什么都不要,我都随你,只要你愿意我都行。
那么你自己在哪?
这种看似把选择权交给别人的做法,其实就是没有自我和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所以李松蔚老师上去就说,不管是什么,任何,你先要一个东西。
而这样的老刘在首尔那里,不算高质量的陪伴,她需要一个能量密度旗鼓相当,对生活有所热爱,能把自己放在首位,并对自己很好的伴侣,我觉得她要的很对。
假设老刘是女方,首尔是男方,我想大家就好理解了,一个女的为一个男的这么多年,这样的付出和牺牲,在家就带孩子没有自我,估计大家都开始说她恋爱脑了,并劝这个女的清醒一点,早点离开早解脱,姐妹独自美丽吧。而因为老刘是男的,大家就觉得这么深情一个男的多难得呀,要珍惜,他这么爱你。
任何人不应该因为你爱我,而委屈自己一定要去回应或者维系什么。
你爱我是因为我足够好,只能证明我是个值得被爱的人,而不是你爱我,我就得跟你绑在一起一直到天荒地老。
也许这话很无情,但是同时我认为这也是多情的起点。
就像伊能静说的,庾澄庆够好,家世、样貌、才华,但是你只是爱我,却不关心我灵魂的出口。所以伊能静多情,勇敢的离婚并且又找到了一个同频共振的人。
要让一生都在高质量的陪伴中渡过,真的很难,但是因为难,就委屈或者放弃自己吗?
谢耳朵在没有遇到艾米以前,陪伴他的是他的梦想,他的学术研究,我认为这也是非常高质量的陪伴,他可以从中感受到快乐,所以他不明白为什么人穷尽一生要去追寻另一个人类,共度一生。他说或许是我自己太有意思,无需他人陪伴,所以,我祝你们在对方身上得到的快乐,与我给自己的一样多。
虽然这是个戏剧化的桥段,但是这也是一种方式,有时候高质量的陪伴,可以自己给自己。
最后,我愿意一直追求高质量的陪伴,审视我自己不同阶段的需求,去努力让自己开心快乐,我想,到老了,回顾这一生,没有什么遗憾,那一定是畅快舒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