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36篇:引用一些有意思的观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南·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时至今日,不少读者都会念错、解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读音、含义。他们会将“君子好逑”读作“君子好逑”,并将“窈窕”二字译作“苗条”。“逑”通“仇”,是一个名词,原义为“怨偶”,汉初大儒毛亨将“逑”字解释成“配偶”。“好逑”即“好的怨偶”或“好的配偶”。作为形容词,“好”字只应读作上声“hǎo”。至于“窈窕”二字,都是以“穴”表形的形声字,原指幽深。引申为“文静、端庄”之义。所谓“窈窕淑女”其实类似于后世所说的“深闺佳人”“大家闺秀”。
当代“国学大师”余冠英教授将“窈窕淑女”译为“好姑娘苗苗条条”,这显然是在误人子弟。然而,余教授的译诗已被中学语文教科书采用……语文书上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的是君子思慕淑女。今人多半觉得:《关雎》描述了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细读《关雎》全诗,便能发现这种观点存在问题。古人比较谦卑,在追求女子的时候应该不会自称“君子” 。若是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成“那文静端庄、善良清秀的姑娘,是我这仪表堂堂、品德高尚者的好对象”,那无疑是一种笑话。
某些学者说,《关雎》是旁人代君子所作,但下文提到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却又是自叙口吻。那时,尊重君子的“旁人”不太可能说君子“极其好色”,日夜想着淑女,乃致忧虑失眠。否则,《关雎》就变成批判君子的讽刺诗了。古代最重要的两本诗学专著《毛诗正义》《诗集传》都不曾说《关雎》的作者便是诗中的“君子”,更不曾说《关雎》是在“歌唱君子与淑女的爱情”。所以,这首诗到底在说什么,是不是有所他指头,还得仔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