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男练球日记-人机大战,科学训练 20231124
依旧是一周没有摸拍子,而且还是匆匆忙忙赶去球馆的,但一上来感觉就不错。看来上周末发球机的效果不错。
上来还是正手的单球训练,但由于教练开始对落点的深浅,节奏的快慢(有的是挡,有的是快带)有了变化,训练的难点其实是步伐。保持上半身重心压住和下半身不断的碎步,要点就是收住核心。教练给我提了两个点,一个是来球高了,在引拍的时候,就要把手给抬起来,保证击球的时候,身体的转动仍旧是水平方向为主。另一个是左手的摆动方式,不是类似跑步时右手前左手后,而是像泼水一样,两个手都往前。
训练的时候,还赶上了陈彬指导来溜达,顺嘴就给我个建议。说我打球太“认真”了,需要潇洒一些,放松一些。其实,和东方谦问在视频时说的一样,架子要有、不晃,但又没有发力。要找到放松-发力-放松,这个节奏。而且,放松之后,球突然长了或者短了,调节起来也快。按陈导的说法调整了一下,效果很明显,球的线路明显长了,落点更靠近白线。不过后续和教练多练了几轮,教练说我目前放太松,容易腰腹绷不住,导致球频繁出界,所以这个松的比率,可以逐步的增加,而不是一下放开。
陈指导还让我加强一下正手侧身位的训练,同时在第一个来球时,人要紧凑,要去扑这个第一个球,模拟实战中的感觉,后几个球,可以以稳定为主。侧身位的正手,平时确实没怎么练过,练了几轮,慢慢找到了点感觉,整体效果不错。
反手的环节,教练给的建议,收效显著。一个是击球点,还是尽量靠近身体,别够着打。二是反手相持时,兼顾一下左右的位置,但不要退台。三是不要内勾手腕,不然容易用手腕发力,主要还是靠前臂来发力,提升稳定度(但是小小林那种水平,我个人觉得手腕的参与度还是很高的,目前让我这么练,还是因为我太菜,哈哈哈)。最后是注意落点,反手相持,一定要压住对方的反手位,不要偏中路,不然对手很容易侧身让位直接变侧身正手。调整之后,单球训练中,和教练的回合数明显增多。
这周的训练,收获颇丰,看看周末能不能找到个机会,把调增的动作,再巩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