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香日记】大红丁香
【大红丁香 Syzygium aromaticum】 桃金娘科·蒲桃属·丁香
这是公丁香,也就是丁香干燥的花蕾(花骨朵),印尼产的叫大红丁香,非洲产的叫小红丁香。其香气的主要成分是丁香酚、乙酸丁香酯、石竹烯、甲基戊基甲酮,大红丁香中丁香酚的含量比小红丁香少很多。
◉生闻:取单个便有略浓的刺激性气味,类似陈年老醋。酸得很尖锐,刺入鼻腔深处。辛而不辣。同时像在醋里加了糖一样有点甜,应该是丁香酚甲醚的味道吧。闻一大包,是极其浓烈的刺激的酸味,比单个闻要甜。像狐臭里那股很刺激尖锐的味道,但是不会让人联想到狐臭,倒是更容易让人想到话梅。
花苞比茎的丁香酚味还要重一些,整体气味大体差不多,就不分开来玩了。值得一提的是,拆开花骨朵后,味道竟有些清新。
◉生嚼:光是闻闻就很开胃了,我开动了! 刚咬开茎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像旺仔奶糖刚入嘴时的味道。很快,辛辣感辣麻了我的舌头!不像花椒那种麻,而是黑色包装的薄荷糖那种麻。酸味远不如生闻时候那么浓烈,但还是极其明显。辛香味直冲脑门,大脑瞬间清醒。这时候的味道比生闻还要厚重了一些。花苞特别硬,终于咬开了,辛辣味更上一层,我感觉我头顶部的百合穴被打穿了。甜味还是有的,但是无暇顾及,吐掉后再去察觉,就是生闻时候的味道,且酸味再减弱些。
○熏烧:我有点害怕,因为光是摸一下手上就留有余味许久,熏起来怕是整个房间都要腌入味了。
60度:比常温更浓的酸辛味,甜味混合得更容易察觉,像加了醋的话梅。
★80度:味道有了纵向坐标,立体了不少。酸味在其中不再只有温润的甜作伴,一改单薄,此温度激发出了芳香气息,准确来说是鲜幽韵+清甜韵(弱)。酸虽然还是极其明显,但闻上去不再是主角,而是个大块头配角,生猛地衬托清甜的气息。与此同时,还有很细微的浑厚的植物树枝外皮的味道。
100度:酸和甜融得更贴合了。清甜变得浓郁,就像年轻的小姑娘成了大妈,不再轻盈、甜美。这味道,怎么那么像烤果子?酸甜可口,有股水果的芳香,但我完全找不到对应物,哪怕是有一点相似的。
120度:闻的第一口比80度更像花,重口味的浓酸的花。温润。开胃。
140度:我第一感觉是烧坏了。酸味下沉了,浓郁但不张扬,就像一把攻击力很高还带附魔的小短刀,还自带隐匿天赋,闻一下就嗅觉疲劳察觉不到了。这时候可以用胸腔呼吸法,破隐。美好的气味都不见了,像块遗落在墙角的木头一样死气沉沉,还冒着几天没洗澡的酸味。落魄刺客。
220度:焦了,不错。炭的焦味+炒肉时候的油烟味+难闻的 这是什么啊,,,救命我顶不住了。再见。

-
田柏楠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24 21: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