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选择题|每日一练|教原|中教史|第二十六期
宝子们
333选择题更新啦!
来打卡学习呀!
从今天开始更新的是:中教史和教原
跟紧节奏哦~
333选择题-中教史
1.(311/13年)为了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维新教育所采取的区别于洋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
A.改革科举
B.发行报刊
C.兴办学堂
D.译介西书
2.(311/09年)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清末“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是()。
A.废除八股考试
B.颁布近代学制
C.设立京师大学堂
D.书院改学堂
3.康有为《大同书》中,实施胎教的是哪个教育阶段? ()
A.育婴院
B.小学院
C.人本院
D.中学院
333选择题-教原
1.(311/16年)有学者强调,教育要根据一个民族的固有特性来进行。这种观点体现了()。
A.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B.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C.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D.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
A.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3.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形成,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已经打破了封闭的地域性和走向开放。因此,文化的交流成为必然。这体现了文化的()功能。
A.传承
B.融合
C.选择
D.创造
答案解析-中教史
1.B
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派的教育实践。维新派的教育实践主要包括兴办学堂、兴办学会及发行报刊。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采取了开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教育变革措施,史称“洋务教育”。可见,洋务运动期间并未发行报刊。所以本题选B。
2.B
解析:“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包括: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在京师设立大学堂,书院改学堂,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和各种专门学堂,并没有颁布近代学制,中国第一个法定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颁布于1902年。
3.C
解析:《大同书》是康有为的代表作之一,康有为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从母亲受胎怀孕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时起,到出生后进育婴院,然后再进入慈幼院,直到进入小学院、中学院和大学院。
答案解析-教原
1.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制约性。题干中“教育要根据一个民族的固有特性来进行”,“民族的固有特性”其实体现的就是民族传统文化,一定的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观念、影响着对教育的需求、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积累的文化资料和内容成为教育资料和教育内容的来源,这些都说明教育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以本题选C。
2.A
解析: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故题干所述内容体现了教育的经济功能。
3.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文化功能。
A.文化的传承:教育的文化保存和延续功能,其在纵向上表现为文化传承,即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在横向上表现为文化的传播,即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
B.文化的融合:文化交流的产物,表现为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吸收而趋于一致的过程。
C.文化的选择:表现为对某种文化的自动选择或排斥。
D.文化的创造:为教育直接产生新文化、使文化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及培养创造型人才。因此,本题选B。
更多干货详见公中号:333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