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辞纪实:裸辞后历经三个月面试的感受和总结
首先交代一下自己的工作背景:
32+,坐标广州,10年传统外贸人,从供应链业务跟单做到前端的品牌产品开发。因为上一间是创业公司,人少事多任务重,加班多压力大,且没有什么发展空间,公司同化严重会划分小圈子,头发一把把地掉,严重失眠。工作做了三年半,实在熬不下去了,所以辞职休息了差不多半年重新出发。
这三个月找工作的历程和感受,可以总结为几点:
1. 从职场中走出来再重新去审视同岗位职位要求,岗位能力需求和以往大有不同。可以说职场对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全面了,并且要求拥有框架思维,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基础岗位。
2. 面试复盘非常重要,这个复盘不是仅仅指出自己的问题和实力,而是要量化自己的优势,对过往经验和成果有逻辑性/数据性的总结,清楚知道有哪些别人不能替代的优势,以及个人能力如何实现跨岗位/跨行业/升级的转化突破能力。
3. 当初花了很长时间整理和优化的简历,在面试过后一定要时常修改再进行提炼,精炼。
4. 面对岗位能力缺失是否能通过求职期间的自我提升去补足
以上的4点,最终的目的是:
1. 找准自己的定位和职业目标,一步步往自己理想的岗位靠近
* 充分了解自己,并且建立自信和自我认同感
* 充分了解自己突出的能力和可以说服企业的优势,并且能成为谈判薪资的资本
* 如何将自己目前的经验/能力和目标岗位需求进行一一匹配,不足的地方如何通过工作期间和学习进行补上
2. 细化自己的职业规划:
* 想在什么行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如果是管理岗,希望带领一个什么样的团队,有多少人,希望多少年实现
* 想要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和上级
* 你想要获得什么样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上到达什么层次,什么是你所理解的财务自由
* 你的精力,创造力希望投入在什么地方,成就感来源于什么地方
* 你所认为的工作生活平衡是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的弹性如何分配,对于个人/家庭生活/扎根城市展望
这看似像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其实是自我蓝图的的显化。只有相信自己能达到且配得这个状态,才会有机会去靠近和实现这种状态。
3. 充分考验对从事岗位的坚持和热情,以及你的决心
一位老板跟我说,企业招人会考虑几点:
* 他有什么样的能力能用在这份工作上,如何快速变现
* 他能为我们公司创造什么价值
* 自身拥有多少能为公司所用的资源
* 这个人第一印象是否有眼缘
* 如果招一个跨岗位/行业的人:企业需要花多长时间培训,提供多少资源,和允许犯错的机会成本,还有你对职业转变的决心
* 如果以上他都不具备,请用热情来打动我,没有人看不出来一个人对一件事的渴望和热爱,这是不会被轻易磨灭的
我面试的机会并不多,一共加起来可能不超过7个。offer也拿到过,但JIANG薪严重。大部分都是中型以上的公司,面试接触的都是HR到中高层和CEO,2-3轮面试。
在面试之前,我都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并且足够了解了目标岗位和行业,其实并不然。
1. 以前的公司看似是有挑战,锻炼独立性和和个人能力,但人少事杂,就会过于追求每个步骤都不出错,久而久之就会缺少系统和框架的思考能力。
2. 看似工作繁重,其实涉及的工作内容并不广泛也不复杂,作为定制路线的工作模式,和大部分公司的模式差别很大,我并没有充分去理清逻辑。
3. 如果用现在的市场来看过往的经历,确实也是有点温水煮青蛙,早点选择跳出来是个好事。要有老板思维,是破局的关键,不建立框架很难去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
4. 根本上逻辑思维的转变,从前的工作都是站在一个采购供应链的角度去思考,而我想去从事的,是以运营和终端客户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5. 面试机会是可以去争取的,前提是你能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并且能够展示,并且面试里面,把握好3分钟的自我介绍和总结。能和公司谈薪资的人都是稳稳握住核心能力的人,能够给公司有超于预期的评价,反之亦然。我也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压工资了(当然环境不好这个因素也要考虑,首要还是要充分了解自己),格局在的公司无论大小都是偏向看重人才的。
这个星期接下来还有面试,我拒绝了。自己很清楚再面试也会是一样的结果。
不要降薪,守住底线。
深度复盘,再去选择岗位,主动出击。
拼心态,环境差更考验心态,如果面试让你失去信心,就是提醒自己该停下来整理的时候了。
找到工作除了运气,还有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这个太重要了)
祝愿大家都能逐步走出现阶段的困境吧。
© 本文版权归 RebeLLion柠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