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教学独特?故意刁难?弹新曲,钢琴家录音不让听!
“钢琴老师在留新曲子的时候不让我去听钢琴家的演奏录音,这是什么道理?”

我也会跟我的学生做这样的提前沟通。核心目的也只有一个,不要以听代认,不要先入为主。
我是坚持学钢琴打基础/系统教学的钢琴楚楚老师。9年一线沉浸式教学(小朋友/成人),善于规划钢琴学习,重视基础,教学化繁为简,系统学习与结果测评,开朗欢乐,但要求严格的90后老师。

和学生们一起进入音乐的世界,感受乐谱温度,钢琴典雅~学钢琴≠弹钢琴,学钢琴是音乐学习的美好体验~!
1.不听?
有些比较简单和基础的曲目,通过练习基本上都可以达到标准要求或更好。这类曲目听录音不是必须,当然可以有选择性的听和对比,再打磨和精进。

不过对于一些经典作品,或者复杂程度比较高的作品,听演奏家的录音是曲目打磨与完善的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然也要先有一定的储备去欣赏,哪种风格是更贴合作曲家的,或者哪种是个人听感更加,更偏好想弹到这个方向的。听,不但是宏观的听演奏思维,风格,感受表达等,还有很多细化的乐句处理可以进行学习和调整。
2. 先听?
目前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先听的弊端主要是以听代认,以及先入为主。

先说以听代认,有些曲目重点训练多样化或复杂节奏,认起来可能比较费劲儿一些,先听的话因为已经知道核心旋律是什么样的了,所以就只需要复述了。看起来可能俭省了探索和练习的时间,但是可能后续遇到这样的曲目,还是无法独立辨识和掌握,还是要依赖于听,然后模仿。

其实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就是要通过曲目去实践和持续训练,这样即使曲目完成了,却没有达到相应的目的,时间一长,和踏踏实实辨认节奏和构建曲目的同学逐步提升的识谱能力相比,就会拉开越来越大的差距。

再说先入为主,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首曲目在不同演奏家的指尖也会流淌出不一样的风格和感受。先听再弹,就很容易禁锢在听觉记忆中了,很难再有自己的跳出思考,既少了探索的乐趣,也变成了机械的模仿和重复,没有思考,很难进步。

3. 后听?
练习完以后再听,因为已经全曲通晓,所以再听录音就可以有很清晰和细节的对比,来自于每个乐句的音色控制与处理的不同,来自于速度与节奏变化的不同,来自于情绪表达的不同感受......而且还可以听听不同的演奏版本,可以做出更多的对比,哪些更好,进行吸收调整自己的弹奏,打磨过程中越来越好听,越来越美~

钢琴本身就是一门视听艺术,不只是弹出来,而是要调动耳朵指挥手和脑,能够弹得好听,这也是一种探索后的很大的成就感的收获,沉浸式弹奏,酣畅淋漓中收尾曲目。
我是坚持学钢琴打基础/系统教学的钢琴楚楚老师。9年一线沉浸式教学(小朋友/成人),善于规划钢琴学习,重视基础,教学化繁为简,系统学习与结果测评,开朗欢乐,但要求严格的90后老师。

和学生们一起进入音乐的世界,感受乐谱温度,钢琴典雅~学钢琴≠弹钢琴,学钢琴是音乐学习的美好体验~!
往期专题回顾
【学钢琴科普1:教材系列】---合集篇《学钢琴科普1:学钢琴三件套,教材系列,你都用对了吗?【合集版】》

【学钢琴科普2:识谱系列】---合集篇《终于明白了弹钢琴识谱能力怎么打基础!有这一篇【合集】就够了!》

【学钢琴科普3:手指能力】---合集篇《追着老师问的,钢琴手指能力怎么打基础!合集闭眼入收藏~》

【学钢琴科普4:节奏系列】---合集篇《呜呜...节奏感基本为0,还能学钢琴吗?》

【学钢琴科普5:练琴系列】---合集篇《她花了9年,找到这6个提效练琴秘诀,进步速度提高了3倍!》

【学钢琴科普5:练琴系列】---合集篇《练琴头疼低效?简单调节,进入状态快天天想练!学钢琴必收藏~》

【学钢琴科普6:合手系列】---合集篇《一二三步走,双手合完喽!弹钢琴合手原来这么简单......》

【学钢琴科普7:呼吸力度系列】---合集篇《钢琴弹得这么好听!这就会用呼吸和强弱了,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