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系——杭州永福寺念顺法师
关于“躺平”——杭州永福寺念顺法师
这种说法其实不靠谱,听起来有一种消极和无为的感觉。实际上我觉得躺平是针对社会上的卷的一种对抗,是一种斗争。但是你说实际上能躺平的有几个呢?他实际上是躺不平的,他只是给自己一个时间和空间让自己想一想,我到底能做什么?我到底想做什么?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把它想明白了再去做。
对未来的焦虑每个人都有,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你如果有一个可知的未来,那是很可怕的。还有就是在不可知的未来,你强迫要知的话。那就是焦虑症,所有的焦虑都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强加一个确定。
疑问:那如果要想做成一件事的话,不应该是心里有个目标,然后努力追求实现心里的那个目标吗?
答:但是你要知道,达成这个目标,你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还有资源。
(比如女生她一定要去唱一个武生的一个戏,唱不了,对不对,自身条件不足,这就是缘没有)
就是你要做成一个事情,实际上是缘帮你做起来的。能力是缘的一部分,还有一些资源,比如说就是你能不能碰到一个好的老师,能不能进一个好的学校。自身条件叫内因,外部条件叫外缘,因缘和合,这个事情就做成了。
不成的话,不要过分责怪自己。因为你即便尽到了百分百的努力,你只是满足了一个条件。但是一件事情的发生可能需要一百个条件。
虽然在生活当中,我们自己能左右方向的机会很少。小的时候,你不可以,妈妈抱着要吃奶,要喂饭。再大一点,上学校被老师管。出来以后找工作,被老板管。成立家庭之后,要被夫人和孩子管。所以人始终处于一种牵制状态,就是表面上你在行走,你驾驶在道路上,但是方向盘上有很多只手,你有时候有一只手,半只手,有的时候可能完全没有自己的手在上面。所谓自在,就是这个方向盘在自己手上。
疑问:人的欲望可以消灭吗?
答:可以的,人的欲望不是说消灭,你只要把一个拿掉就行了。就是我,只要无我,就无烦恼。
贤人和圣人的差别在于“我”的消减程度不一样。
贤人是有我还有别人,彻底无我了就是圣人。
因过寺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