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人”吴起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安王十五年(前403年,前387年)
吴起者,卫人,仕于鲁。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娶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
【译文】
吴起,卫国人,在鲁国做官。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想任用吴起为将,但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就有些对吴起不放心了。吴起便杀掉妻子,当上了鲁国的大将,率领军队大破齐军。
或谮之鲁侯曰:“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焉。”
【译文】
有人在鲁侯跟前谗毁吴起,说:“吴起当初曾师从曾参,母亲去世他不奔丧服孝,曾参为此与他断绝关系。现在为了求一个大将之职,他居然杀了自己结发的妻子。吴起,真是个残忍薄行的小人啊!况且小小的鲁国战胜了强敌,未必是好事。有了名声,各国都要一起来对付鲁国了。”
谮:造谣中伤。
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
译:吴起知道这事,担心鲁国治他的罪,听说魏文侯贤明,便前去投奔。
文侯问诸李克。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rángjū]弗能过也。”
【译文】
魏文侯向李克征求对吴起的看法,李克说:“吴起为人,贪婪而好色;但在用兵打仗方面,就连齐国的名将司马穰苴也不如他。”
于是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译文】
于是魏文侯任用吴起为将,带兵攻秦,攻取了五座城池。
【冯唐曰】吴起成事并不能让周围的人心安。因为他太凶残了。吴起多多少少听到了闲话,怕自己被鲁侯清算,就准备投靠魏国的魏文侯。而且,鲁国是个小国,有能打的名声,其他国家很快就想着将鲁国干掉,不能让鲁国坐大。小国能打,必然是大国的俘虏。也许偶然赢了一两场战役,但会输掉长期的战争。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译文】
吴起担任魏国的大将,与最下等的士兵吃同样的饭食,穿同样的衣服,睡觉不铺席子,行军不乘车马,亲自捆扎行李,驮运粮食,为士卒分忧解难。
赢:负担。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
【译文】
有个士兵长了毒疮,吴起为他吮毒。士兵的母亲听说后,放声痛哭。
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译文】
有人奇怪地问:“你的儿子不过是士兵,而将军却亲自为他吸吮毒疮,你哭什么呀?”
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疽,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旋踵:掉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
【译文】
这位士兵的母亲说:“我不是为这事哭泣。当年吴起将军替孩子的父亲吸过毒疮,他父亲打起仗来竭力冲杀,最后死于敌手。现在,吴将军又为我的儿子吸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死在哪里啊,所以我哭泣啊!”
周安王十五年(前387),魏文侯薨,太子击立,是为武侯。
【译文】
周安王十五年(前387),魏文侯逝世,太子击继位,即魏武侯。
【冯唐曰】在管理上,为什么有时候要用“狠人”?
因为有些局面如果不是“不世之才”,不是狠人,就破不了。你有势头的时候,开拓疆土似乎不难。但是,从0到1,无法打开困局,必须以弱胜强的时侯,你不得不用一些狠人,猛人。特殊之人,可能有极端的毛病。用好了,你还有一线希望。
所以,做CEO,不妨铤而走险,破局就让狠人来做。哪怕他一身的缺点,很多人说闲话,也没关系,你来顶住,让他去干。我想魏文侯用吴起,就是这么想的。
常规的兵法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先做到不会被对方战胜,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不会被敌人战胜取决于自己,战胜敌人则取决于敌人有机可乘。
做好自己是第一步,把自己做好,从仁、义、礼、智、信这几个方面打好自己的牌,不给别人机会。
第二步,等待你的对手做不好、出错牌的时机。用自己不可战胜的管理状态等待敌人出现错误,这是常规的兵法。
© 本文版权归 豆友mi8zckh9Vc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