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身份标签,它代表的是我的顽固
五月天假唱的事件已经在热搜上挂了很多天了,每天我打开微博看到热搜都感觉十分烦躁。
不得不承认,我相信了。因为似乎真的证据确凿。流量时代养成了一批可恶的人,我坐在电脑旁恶毒地诅咒他们,希望他们中终将受到他们键盘之手的反噬,在不知道哪一天被无边无际的数据淹没。
但是冷静下来,我不能说我无所谓,因为那是我追了十几年的乐团,是毫无理智爱过的老男人们,是我无法释怀的青春里仅有的光,是我至今都还时常要依仗的精神力量。
在不知道何时结束的疫情期间,有多么渴望能再听他们的演唱会,在一次次抢不到票的时候,总是安慰自己,来日方长,等大家都听过瘾了,这票就轮到我了。
喜欢五月天的人,从来都不是因为唱的好听,或是长得好看,大家一致向往的,是那种青春该有的样子,是从无名高地到鸟巢的十年坚持,是一起走吧的温柔陪伴,是我们都无力对抗现实但是始终保持着心里一块尚未崩坏的倔强。写歌不容易,艺术创作需要灵感,创作本身就是一件很难解释的事情。满怀热情的年轻时代,写出来的热血篇章自然是最好的,成长过程中的人生感悟,也是深入人心的,功成名就之后,谁又能一直紧绷着不让自己流于庸俗呢。我在听到《因为你 所以我》时也莫名其妙过,在听到《你的神曲》时也在想阿信是不是写不出来了,但是在听到《玫瑰少年》的时候,我找回了那个少年的影子。
现在还爱着五月天的人,年纪都不小了吧,我相信真正的wmls都是理智的成年人了。
所以我愿意接受他们犯了错,但是我不相信他们会变了质,在二三十岁时纯粹的男孩们,难道到了四五十岁就会变得油滑世故嘛。如果他们会,那我想,我也将变成这个俗世中俗不可耐的一份子。
如果错了,那就认错,事情就是这样。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