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那么穷,为什么还是很怀念?
小时候的玩是没有牵绊完全放纵身心痛快淋漓的玩,旁边没有大人注视的目光
因为那个时候父母根本不管,在村里只要走出家门,家长也不知道你去哪儿玩了,手腕上也没有小天才手表,因此和小伙伴们就是那种投入的忘乎所以的玩儿:
我们会在新秋刚压平的打谷场,围着麦垛冲锋陷阵,爬高蹦低,幼稚可笑的喊着冲锋的口号追逐奔跑。
我们会在窑地的泥坑坡上,花上一整天,从高到低建设一个流水的长城。
我们会扛着铁锹,在初冬的地里挖田鼠窝。
我们会冰上追打自制的冰球。
我们还有无数计较输赢的游戏,为了赢到对方的玻璃球苦练弹功,大手指都练出茧子。收集火柴盒皮和电池盖。
我们甚至还有一个难度很高民间的垒球,如下图所示

场景:它需要一个很大场地,然后画一个不太大的四方城。
城中布置:在城里靠前有一个炮台,靠后有一个防守的城墙。
道具:道具很简单,一个擀面杖一样的六十公分左右的棍子,和一个桑树或者枣树制作的圆球,比乒乓球稍大。
步骤如下:
1、攻守就位。城里的为守方,城外的为攻方。守城的一方,要在炮台把半卧在炮台上的圆球打出去。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因为需要敲两下。第一下击打,是把球激发到离地六十公分左右的高度,然后在球落地前进行第二次击打,要击中这个球,并且打的越远越好。
2、如果球没有打出去,攻守易位,回到 1。
3、球打出去后,站在城外攻城的一方,要捡球往回丢,这是进行攻城。
4、如果球丢进城,守方要站在城墙上,丢出棍子把木球打出去,同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没打到攻守易位。回到1。
5、如果打到了但球并没有被击出城外,攻守易位,回到 1。
6、如果球被击中并打出城外,就用这个棍子丈量这个球到这个城的距离,计数,一般以 100 丈(积累到 100 个棍子的长度的距离)为一局。
7、如果进攻方的球没有丢进城,则直接丈量尺寸,并在这个位置进行一次类似炮台的击发,目的是把木球打的离城越远越好。如果没打到,功方就以这个位置进行攻城,回到 3,往城里丢球。
8、双方计数,谁先计数到 100 丈谁赢,赢的一方可以,单手持木球和木棒,丢高木球并用木棒击打,对方往回捡,可以一直惩罚到赢的一方丢高的球没打到。重新开启新一局。
这一套比较复杂,但是乐此不疲的游戏,我们不知道玩儿过多少次。但是给到现在的大人会让孩子玩儿这个吗?坚硬的棒子抡到头上怎么得了?
那个枣木的木球,不小心打在身上非青即肿,类似的事我们玩儿的时候就出现过,但是之后还是接着玩。
现在的孩子呢?基本都在大人的注视之下,指令之下,这种危险的东西甚至不会让孩子拿到。
他们要么在线组团,要么几个父母遛狗一样的,让孩子在视线范围内玩耍。
但凡孩子玩的有点危险就被喝止了。
想想,我要是孩子,我也觉得挺无聊的,好不怀念那个穷的小时候。
木匠小强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挑选实木家具,除了看材质还要关心什么? (4人喜欢)
- 为什么花很多钱买了爆款家具单品,却依然装不好自己的家? (10人喜欢)
- 坐标三线小城,河南周口200㎡大平层,美得豪不费力! (1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