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人 00:00为什么说文化工业制品害人不浅?那些无深度的、媚俗的电影、电视、音乐、视频、娱乐文化,只会将人拉入循环往复的自我异化和痛苦生活,离真正的快乐越来越远。文化工业这个概念来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家,也就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姆的概念,指的就是资本凭借技术手段大规模复制和传播对外圈钱的那些商品化的、媚俗化的、无深度的文化产品,比如低俗圈钱的电影、电视、娱乐节目等等。他们在推进商品化的同时,也操纵了大众的意识,用娱乐来欺骗大众行使统治功能。这些文化工艺制品目的只是盈利,给人放松的同时也制造出了一种主体的大众性,用来遮蔽人们在文化生活当中被操纵的命运。人在其中只是被动的被这些娱乐业制品投喂,毫无创造性和自主性。意识在其中既没有丝毫的主体性。当然这些制品也会掺杂一些艺术、文学、哲学思想,但是也是有选择性的,某些思想他们是不会让人知道的,目的是抹杀掉人理性的反思和批判意识,并在闲暇时间里继续控制人的情感,只为他们提供幻想的空间,以快感麻痹人们的思想,并大量倾销。发言人 01:13阿多诺说道,文化工业通过不断的向消费者许愿来欺骗消费者,他不断改变享乐的活动和装潢,但这种许诺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兑现,仅仅是让顾客画饼充饥而已。需求者虽然受到琳琅满目、五光十色的诱惑,但实际上仍不得不过着一种日常惨淡的生活。也就是说,文化工艺制品,你整天看的那些电影、娱乐视频等等,只会给人一种安慰的错觉,一旦投喂结束,你又得面对你惨淡的生活。当然,有人会说,大众文化就是娱乐的,就是放松的,就是低俗的,没有什么好批判的,你还不准人放松的吗?发言人 01:50阿多诺指出,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是不同的,也是需要划分界限来看的。大众文化是大众当中自发产生类似文化的东西,而文化工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别有用心的文化,它借助媒介技术将大众整合为消费者,并且以娱乐的方式对他们实施蒙蔽和欺骗,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强行灌输给他们,并将盈利的动机放在各种形式之上。阿多诺就认为,后现代不少的文化工艺产品,如电影、杂志、娱乐业等等,都是在制造着消费者的集体移情和公众白日梦。通过制造成功学院、美国梦快感等等来粉饰现实,来欺骗大众,使消费者们沉浸在虚假的快乐和廉价的抚慰之中,使人们种种的革命性倾向都化为一个个胆怯的头脑,并被文化工业制品里的甜爱冒险、霸道总裁、激情的爱、高大上权力和感伤的欲望之梦而缓解乃至稀释。继而,文化工业的最终效果就是反启蒙的,让人快乐放松只是他的肤浅层面和借口,因为大众根本没有机会去进行主体性的、创造性的、自由自发的活动,也就根本体会不到什么才是真真的放松和快乐。发言人 03:01阿多诺提昂期间,本应是媒介技术进步带来的启蒙变成了一场骗局,成了束缚人们意识的衰竭,它阻碍了自主的、独立的个性发展,大众被一种低水平的快泰勒包围在其中,再也没有否定和反思的意识,工人阶级团结不起来了,阶级意识也无法唤起西方资产阶级的不平等和异化劳动得以长存。所以,阿多罗才会高举否定的辩证法,以重新唤醒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热情,也就是唤起批判性,以继续发挥伟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抗争西方资产阶级,解决改善医患劳动及那些毫无意义的加班996剥削、不平等分配等等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学家霍克海默也提到,在目前这样的历史时期当中,真正的理论是批判性的,而不是肯定性的,人类的未来依赖于现存的批判态度。阿多诺也提到,辩证法的根本特征就是否定性否定在辩证运动当中具有合新作用。也就是说,只有重拾批判精神,才可以打破资本的文化工业对大众的操控,因为资本的文化工业就是一个娱乐至死的肯定性世界,他不会鼓励大众反思和否定肯定性文化是对西方世界现行资本主义权力制度的维护,就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效果。发言人 04:20你异化劳动痛苦了,我用娱乐消费等制品给你放松,然后你短暂开心了,然后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异化劳动和剥削彻底扼杀掉了伟大导师马克思提出的具有批判性的阶级意识。我们知道,电影和娱乐工业是20世纪初期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的。美国的公共知识分子尽管在20世纪20年代也曾发出过否定性的娱乐活动,必须受到工人大众的约束,但是最终也由于资本力量和美国民粹主义的抬头而彻底扼杀掉了识分子和公共知识分子。甚至不少文艺知识分子也开始向资本妥协,催生出了60年代媚俗性质的波普艺术。至此以后,文艺失去了代表人民的立场,开始服务资本,开始产出嘻嘻哈哈的娱乐工业。那些肤浅的、无深度性的、无人文关怀的、不关心社会议题和阶级问题的文化商品,也不再有启蒙工人大众的深刻内容,艺术等作品失去了所有的权力、批判内涵和革命意义。所以,享乐和消遣看似只是工人大众们的一与生活,实则是一种逃避。但是,不是逃避恶劣的现实,而是逃避对恶劣现实进行的反抗,这也就构成了异化劳动的延伸,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其公众自以为所需要的东西与那些控制的力量所施加给公众的东西有种依赖性,这个关系使得控制的力量持续控制下去。发言人 05:49要知道,马克思当年在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强调,人类本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有创造性的生产,生活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之下,劳动者与他的本质相异化,人变成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孤立的,偏离真正有价值、有创造性、有意义的人生。所以,归根到底,法兰克福学派的路线就是向那些文化工艺制品说不对,那些无深度的、欺骗消费的、艳俗的文化工艺制品说不,并且要鼓励那些深度性的、启蒙性的文艺作品唤起阶级意识和面向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精神。如此,还文艺与媒介以亲民,如此,那些有益的媒介作品才有了唤醒公众的可能性。而对于个人来说,也不用去看那些圈你钱的电影电视,不要沉迷沉溺于那些娱乐明星,这种快乐消遣是低级的,你应该去追求更本质的快乐,也就是去做那些有主体性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你应该去产出有你对象化的东西,有将你生命能量投注的事情和事物,而不是只会被动投喂。发言人 06:55当然,就像马斯洛强调的,创造性人生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也不是只有绘画、音乐、文艺等等这种领域才是创造性的,而是所有人都有了一种内本质。马斯洛说道,我们必须放弃那种臣服的观念。什么认为创造性的人生都是天赋、天才和多产的人我的背诗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是创造性的,但是却不是多产的天才。他们不是诗人、发明家、艺术家或者创造性的知识分子。比如一名妇女,她是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贫穷的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但是她却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她创造出的善事简直是盛宴。他在台布、餐具、玻璃器皿和家具上的情趣是完美无瑕的。他在所有这些领域当中全都是独到的、新颖的、精巧的、出乎意料的。所以它的确就是创造性的,即第一流的汤要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那些二流的诗和画远不比一流的做饭更有创造性。发言人 07:56那些自我实现者们正是不断在任何领域都能发挥自己更大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是一种基于人格品质上的创造性。具有这种成长性动机的人,在他们的生活当中总是可以体现出各种创造性的生活品质,并能持续不断的激发勇气,从而敢于面对挑战。那些劣质的人生。比如著名心理学家,同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所说,获得这种自由的方法就是自我的实现,是发挥自己的个性。换句话说,积极性的自由在于整个而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也就是以个人自身创造性的生命活力,以真实自我的实现来打破自身的异化。如果人能借着自发性的活动来实现他自己,使自己与世界、他人产生联系,他便不再是一个孤独的微尘了,他与世界化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的一部分,因而他对自己及生命意义的怀疑也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