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迈阿密游轮出行,别样的美国社会
在生娃前,基本是一年2次长途旅行打底,生娃之后消停了一年,随后又马不停蹄地和队友继续开始了旅行,毕竟,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西雅图冬日阴冷沉郁,去热带自然是首选,由于年初刚去夏威夷,于是这次去迈阿密,想到4年前的游轮旅行我和队友都很享受,于是想带娃也体验一次游轮出行。
在上游轮前,先在迈阿密混几天。
由于前两次来迈阿密体验不好,都是和错的人旅行,第一次是和几个不熟的同学,通行的女孩儿好看外加茶艺了得,同行的两个男生非常明显地冷落了我,而把另一个女生捧上了天,没颜值女生的悲惨经历。第二次和我妈,噩梦的经历,第一次和我妈单独旅行,之前计划的是母女谈心,终于冰释前嫌,于是我定了5星级酒店,好吃好喝伺候,没曾想,我和我妈一点共同话题都没有,而且发现冰释前嫌也没可能了,我和我妈是两种生物,鸡同鸭讲,于是我们在一起的几天几乎一句话不说,默默吃饭,默默游览,那次经历过后,我对和我妈的关系彻底死了心。
这次落地迈阿密,就发烧,因为娃感染了超级强力的病毒,连带我和娃爸都被放倒。所以几乎把迈阿密放在了我的旅行黑名单,八字不合。
可是,第二天,事情逐渐有了转机。
先是入住体验,我定的airbnb,前台的黑哥黑姐很热情,每天都给我们打招呼,也贴心地教我如何使用amenlities,对于在美国有一定racism PTSD的人来说,难得愉快。因为上一次在洛杉矶,就感到那种四处洋溢的snobby(势利眼)的气息,总之,不愉悦。
随后去了Vizcaya villa,富豪100多年前建在海边的大庄园,真漂亮,真美好,虽然已经被盘到包浆了,但依旧不能让人忽略它的美。
在游园的时候遇到当地的小学生出游,娃很喜欢,看到大哥哥大姐姐,所以也就屁颠屁颠地跟着,听老师讲解入神。迈阿密70%以上是西裔人口,能感到他们很热情,对我娃打招呼,说我娃跟着一点事情没有。娃在公园里玩沙子,玩喷泉,全都收获老爷爷老太太对他的热情问候。对比在洛杉矶的博物馆,娃也在一个室外的园子里玩,娃摸一下树,被保安制止,娃在很浅的水池边玩水,被保安制止,娃在园子里逗留得久一点被制止,我想你这破圆子有那么精贵嘛,总之,只感到处处被picky,被限制,非常难受。
在迈阿密热情的阳光和海风下面,我排队买咖啡,也不知道收银员阿姨是为何对我特殊照顾,把我拉到另外一个结账处,提前买单,省去排队,再拿着单子帮我点拿铁。我再次心中一暖。
之后的几天,休闲型游玩,随着西裔和黑人们的放松心态,我紧绷的神经也逐渐放松,也开始跟随着放慢脚步,越来越开心起来。
吃,本地有古巴菜,很大份的肉,但是一点也不腻,非常爽口。还有秘鲁菜,和古巴菜类似的味道,以及他们的bakery,非常特别好吃。
在一日晚上去吃晚饭,偶遇也带娃的一家,男生是澳洲长大的斯里兰卡人,女生是二代印度人,男生的爸爸妈妈也从澳洲来探亲,我们坐在一桌攀谈起来。对方的小女孩很热情,来我背上捏捏玩玩,我娃也和小女孩打招呼,男生对jeff bezos如数家珍,总之,是愉快的一次相遇。
随后我们去了游轮,很巧合地是同一个model的船,royal carribean的freedom of the sea。所以对船的结构和娱乐活动很熟悉,不同的是,船的食物和服务都有一些降级,比如原来有龙虾尾随意畅吃,现在没有了,原来一天打扫两次房间,现在也没有了。但整体,食物是很美味的。
坐游轮的体验,也把我从西雅图这个小小的空间给抛到一个更大的空间,也许是更全面的一个美国。
又或者说,美国的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独特的生态。
比如湾区和西雅图,是亚裔卷王集中区,黑人和西裔很少。
而迈阿密,则是西裔和黑人的聚集区,asian非常少。
我们坐的游轮就是这样。大量的黑人和白人,很多白人是讲西班牙语的,不会说英文,但是也不耽误他们逗我的娃,在电梯里直接上手摸娃的老太太,虽然沟通不畅,但娃被撸得也很开心,被人关注总是开心的。
在排队上游轮的路上,黑人和我们也随意攀谈,聊他们之前坐的船,带娃坐船的经历。
现实生活中和黑人接触的体验很少,最近因为我的airbnb的greeter还有cleaner是黑人,才打过一些交道,给我感觉他们人很热情,也比较好说话,也比较随性,这和我性格中的一面很像。游轮旅行虽然 不算贵,但也不能说很便宜,和我们聊天的黑人,觉得他们很经常旅行,比如在拿骚遇到的一对黑人couple,还怀着一个孩子,还有一个小娃在家里,因为家庭有人结婚,所以大家庭20个人来坐游轮庆祝。他们说外婆和奶奶轮流带娃,一年也要旅行2次,从加州飞来的。
此处我很好奇,在美国黑人主要做什么工作,经纪状况如何,因为我身边都是科技打工人,所以对美国更广阔的社会缺乏认知,但这次旅行很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另外的观察,老外们的家庭观念比我们重多了。游轮上随处可见的一个大家庭一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表兄弟姐妹们,在电梯里攀谈,跑来跑去,非常热闹,关系也很好的样子。游轮上的asian很少,有几家中国人,一家日本人,还有2家说粤语的,基本都打了好几次照面。这和我原来了解的西方社会很不一样,原来都说中国人家庭观念重,大家庭和照顾老人,现在我觉得,我们基本是小家庭,除了因为移民在外难以团聚以外,要真能和谐地玩在一起,长辈和亲戚之间,也非常稀少。小时候有的和姑姑舅舅之间的记忆,很多也是因为利益的勾心斗角,着实没太多美好记忆可言。
偶尔的一次ear drop,在泡hot hub的时候,几位黑女和一个印度家庭聊天,聊到彼此的职业,黑女都在美国政府的机构medicaid上班,印度家庭在印度类似medicaid的机构上班。
总之,感到游轮上的家庭和游人们都很chill,很放松,小孩在池子里泡一天,上岸吃个冰淇淋,黑人们都悠然自得,绑着有个性的大脏辫和各色衣服,自信和自在。我们作为少数的asian,也没有觉得被观察和关注,既没有收获那种好像想要躲避你的恶心样子,也没有遇到对你指手画脚judge的karen。
相反作为大蓝州的华州和加州,虽然移民遍地走,asian都占了绝大多数,可是我却感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来自white甚至asian的优越感。让人很不适。难道这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特有的?比如在中国的北京上海,也许不仅有些本地人歧视外地人,再外加外地人之间的来自于外表金钱等各色的攀比和内卷?
就好像在西雅图,我不仅能感到白人的满满优越感,还能感到亚洲卷王间暗戳戳的鄙视链。
一个小插曲,一个男同学和我们不谋而合地也预定了来迈阿密的行程,中间有overlap,回去还同一班飞机。于是他有帮我带药,一起吃饭,还默默地给娃买了可爱的玩偶礼物。虽然,这个男生嘴欠,我们常常互怼到无语。但他人还是挺好的吧。
热情的阳光地带,更广阔的人们,谢谢你们留给我的美好记忆呀。我要的social不多,人和人之间一点小小的善意,就足够温暖度过这个冬天。
© 本文版权归 __daydream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