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且不焦虑的活着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前提是你要知道你是龙。
昨晚看到一个新闻,‘抖音主播“小杨哥”的公司——三只羊集团,2023年带货总产值将超过300亿元,收入可达15亿,纳税金额超过4.5亿元。而去年,合肥纳税超过2亿的企业仅为33户。这也意味着,小杨哥背后的三只羊用了不到两年时间,成为了合肥龙头企业。’
薇娅、李佳琦、辛巴、小杨哥等等一系列靠嘴吃饭的主播,这两年赚的盆满钵满。面对越来越集中的赚钱渠道,各路企业、个人、平台疯狂冲入短视频行业,想分一杯羹。
1.企业的焦虑从来都不是抖音给的
我从事广告行业,这两年接触到的老板和企业,大多需要你会搞短视频,不论是砸钱投流量或是起号写剧本,人才需求量极大。
10年前初入新媒体行业,人人都在造个人IP,基本上天天在立人设、搞定位、找背书,写文章、发视频、办讲座,冲出来的人少之又少,最后你会发现,但凡是有点名堂的,基本上都有些真本事,靠营销策划搞出来的ip,就好像把自由女神像放农村田间一样,尴尬又无用。
再看看过去20年大企业最爱干的事——培训:企业管理、战略规划、5S管理、人格心理学、沟通技巧。。。数不甚数,员工有时候一周要上5天课。“出去学习”就仿佛系统升级,能突然解决很多问题。
这不是老板的意淫是什么?
经历过的人都知道,个人除非自发认可和学习,知识和技能才会逐步增长,但凡是被动式的填鸭,只会是换个地方打瞌睡。对于老板而言,让员工学习成长,多半是自我心里安慰。就像教育自家小孩一样,感觉课后找老师、上了辅导班,孩子就不会输在起跑线,18年下来,该输还是输。
中国市场从来不缺风口,因为企业都想站在风口上起飞,有需求就有供应,市场上大片是提供风口的敛财团队,一波波的收割着血汗钱。这背后的逻辑和教育小孩一样,就是企业老板和家长的焦个人焦虑。
30年了,我听到的最多一句话就是:我也没办,别人都是这样干的,我是被逼的,被卷的。
2.不要把别人的期待强加在自己身上,我们没义务满足别人的期待。
父亲是做生意的,小时候跟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不行,你要学着会说话、办实事,你这样在社会上根本没法混,你一点沟通能力都没有,甚至上个月打电话的时候还说,你工作这么多年了,一点进步都没有。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试图成为父亲的骄傲,可是我发现,我很累。我一直在违背自己的性格和快乐,试图成为苏秦、张仪,按父亲的意思,最起码成为第二个他。
是的,你让一只凤凰会打鸣,让一棵草会开花,让月亮会发热,你这不是违背自然规律吗?既然常识你都懂,可你为何要让你的孩子成为某某某呢?
人最大的焦虑就来自于“知行不一”——我知道这样做不对,可我就得这样做,最后还说:我就不该这样做。
所以上个月父亲跟我说你一点进步都没有的时候,我直接回复:不好意思,让你失望了。于是有了上次那篇文章——《你要学会让父母失望》。
3.人这一生到底在干什么
渡己。
佛教说渡己渡人,我认为就只有渡己,如果渡好了自己顺便影响了周围的人,那是别人的慧根,跟我没关系。
渡什么呢?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这些都太大了,我觉得就是渡个自己快乐。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渡己目标吧,原始社会肯定是活着,还渡啥己。从解决吃饱问题开始,人类就开始了作妖,创造了文字、知识,制造了社会、国家,在人类自己构造的世界里沉迷与陶醉。
从如何生存到如何高质量的生存,我们创造的越来越多、知道的越来越多、追求的越来越多。我觉得是越来越忘记,我们是个人了。
从大往小说,我们用眼睛看到了这个繁华世界,只是神秘力量或者说进化让我们看到的。说白了,眼睛看到的东西是有界限和范围的。
在如此有限的范围内,我们创造了一种叫知识的东西,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系统,发展至今。说发展感觉也不妥当,应该是演化至今,因为发展代表进步,谁也不好说到今天人类是完全的进步。
说起来是不是挺搞笑,人类还挺会自娱自乐。我没有嘲笑的意思,从物质和安全上看,人类确实有很多伟大和神奇的进步。
但你能说我们现在的人比原始社会的人快乐吗?如果快乐在当时没有定义,那同样面对死亡,你觉得谁会更平静的面对?死亡是公平的,是穿越了上万年唯一不变的东西,也是我们抛开一切思绪和烦恼,唯一赤裸裸要面对的事实,这时候的我们是最真实的。
想想以上1500个字带给你的情绪波动和死亡相比,是不是不值一提。
我们最终会干干净净的消失,你的期待、焦虑、不甘心,金钱、权利、人脉资源一样都带不走。
那你说我既然什么都没有,那我还活着干嘛,还努力干嘛?
人类的存在是没有目的和意义的,既然存在,我们能做的就是既来之则安之,可一个安字,却成为了世世代代最难做的一件事。
好了,人这一辈子到底在干什么?就是你想明白了,然后让自己安。
首先要安于生活。
生活不是追求出来的,是感受出来的。你出生的环境、成长的环境,你上班走过的路、吹过的风,你有没有好好感受过呢?我们最底层的能力应该是与自然的交流,而不是在酒桌上的声量。
其次要安于生存。
这里就要将龙有九子,子子不同了。你要做的不是学能喝酒的喝酒,学会说话的说话,你要做的是看到自己是条龙,和别的龙注定不同,找到自己“安”的那件事去做,你自然会有回报。最起码你会得到快乐、平静,你“安”的状态会影响到同事、家庭,家和万事兴,这个你总信吧。
最后要安于心。
王阳明一生都在致良知,曾国藩用了一辈子修炼知行合一,这都是在安于心。人是情感动物,太容易受影响。想想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家长都希望孩子健康就好,可是随着孩子长大,越来越多的需要和要求,搞得双方都疲惫不堪。甚至我们更多的家长把自己一辈子的挂在孩子身上:你上大学就好了,你找个好工作就好了,你结婚安家就好了,你生孩子就好了,你孩子上学就好了。。。
中国人好为人师,喜欢对别人的事指指点点,搁置自己的问题,解决别人的烦恼,大部分人的结果就是一辈子背着太多别人的问题,自己的问题又没法解决,郁郁寡欢,忧国忧民。
那什么是安于心?就是时常审视自己,是不是真的内心愉悦和平静,如果不是,周围一堆事处理不好,那请自私一点,让自己先愉悦宁静,外面的谁都和你没关系,不要自作多情。
注意,这里有很多人会说,我过得很好啊,现在一天吃饭睡觉喝茶聊天,日子很舒服。可你和他多聊几句,你就会听到一会孩子工作不好,一会别人的姑娘没结婚,经常因为和孩子沟通不好而烦恼。所以,安心不是物质生活安定,这个要有觉察。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顿悟之前是觉知》可以参考。
请给我们自己一点时间,安心是一辈子的事,没有说哪天我突然透彻了,超然物外。只要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安心就是一辈子需要做的事情。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