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你聊一聊,关于成为妈妈后出行的勇气
是妈妈呀 这个系列是文静成为母亲后的养育观察笔记,书写的过程也成为了养育过程中的一个出口,让我在妈妈的这个新身份中得以喘息、获得力量然后再次出发。希望通过这些记录,无论是文字还是视频,你能和我一起,把自己重新再养一遍。

妈妈的每月观察笔记 第6个月
第一次独自出行
“只要踏出去了就会开始走更远”
今天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是真正意义上的独自出行。
袋鼠妈妈带着道道一起见了两个重要的人,一个五十天没见,一个相隔三年。
这次出行选择了步行的方式,用双脚踏过夏日的巴黎,乘着绿荫感受些许的微风,每踏出一步就又多了一些走远的勇气。
妈妈是要带你去看世界的呀!
慢慢来,才开始。

在朋友家见到了几颗牛油果发芽后的幼苗,很是壮观!
因为幼苗是从裂开的果核中迸出来向上垂直生长的,这样的生命力只能用驻足来表达敬意。
回程的路上坐在爸爸飞驰的电动车后面,瞥见了一片正在旋转掉落的叶子。
那一刻,于我们双方时间仿佛不存在一样。
它像舞蹈似的左右摇摆着飘落,完成了作为叶子的使命。
在我望向它的那刻,它正在优雅地谢幕。
而我也只是它遇见的无数人中的那一个,恰巧是最后一个目睹了它最后一个当下。
这么优雅的动作,看一眼要记得一万年。
扔掉头脑,忘掉自我,万物回荡,锁住当下。
谢谢你陪我发现多个维度的世界,原来妈妈进入角色是会拥有超能力的。
抵达马赛
是的一家三口又出行了 早班火车还是挑战很大,五点半叫醒睡梦中的道道不太忍心,好在在火车上他机智地全补回来了。
在火车上遇见两位妈妈,一位妈妈在餐车上,带着爬得很溜的娃一路在后面小跑追赶。
那位小人的爬行速度真绝,绕开障碍物的能力也十分惊人,穿行于大人们的步伐之间游刃有余。
那种刚开始爬,独立的新鲜感真是香。
我远远望着,仿佛见到了未来的自己和道道。不禁皱了一下眉,好吧我准备好消毒的物件便是。
五个月的道道已经很想爬了,无奈前臂还需努力,目前倒退爬行中……

还有一位妈妈也是一位新手妈妈,第一次带着刚满七个月的孩子坐火车回娘家。
她没有背巾,全靠双手抱着,位置越抱越低感觉快抱不动了。
进出车厢好多次都是我给她主动开的门,微笑示意几次之后便开始了简单地交谈。
她说作为新手出门总是很紧张,紧张孩子哭闹,紧张周围人的眼光,紧张突发……
我可是太懂了,不过养育本身就是一场奇幻之旅,一路有这么多的收获和奖赏也必然会有挑战呀。
幸运的是新手爸爸一直在,陪伴着注视着,离我们娘俩放飞也不远了。
她比我们早一站下车,看着她提着大包小包手里还拿着一个摇篮明显感觉两只手都不够用。等到站的时候孩子哭闹,她又腾出手来抱起孩子。
我和kim说去帮帮人家等她到站帮她拿一点行李,好在到站一切顺利,希望她回娘家愉快。

掐指一算我已经整整三年没回过上海了……
希望虎年能如愿回一趟家。 小人出行已经很熟练了马赛是道五个月来的第四个大城市,吃睡玩都进行得很好。
谢谢你陪着我们出行!

很感恩能有这样沉浸式带娃的机会,这初期宝贵的时光每一分每一秒都金光灿灿。
马赛的魔法世界
和道道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城市探险居然是从马赛的魔法世界开始的。
抵达马赛的第一天远远地路过被橱窗吸引,时间有限没来得及踏入。
第二天像吸铁石一般的又来到了同一个地点,被一张低调的告示所吸引,上面写着
“这将会是一趟穿越时间的旅程,里面不仅仅只有物品,还有两百多年的故事。
每个物件背后都有一双细心打造他们的双手,物件是双手的延伸更是匠心。”


告示的最后一句是希望人们能够与当下链接,去感受真实的情感,而不是数字化地记录,不要拍照。
带着只能用心去看的建议踏入了这个链接到过去的神奇的商店。
由于不能用相机记录所以看得格外仔细,发现了很多神奇的物件。


比如专门煮芦笋的锅!
店员和我解释因为芦笋上下两部分熟的时间不一样,所以才有这这样一口可以煮面又可以煮芦笋的两用锅具。
再往里头走可真是越来越不得了了,简直是玲琅满目,目不暇接。
你以为走进的是一家商店,其实它是一座时间和故事的博物馆。
我肯定忍不住要问店员这背后的人和故事,故事雷达已经是嗡嗡作响了。
原来这家店始建于两百多年前,是一个五金店。后来由于需求越来越多,品类也越来越多。

最不可思议的是作为家族企业已经传到了第七代,第七代开始是第一回由女性掌管生意。
转角处的咖啡厅放置着不满历史痕迹的桌椅,一个不经意的角落有一个橱窗里面放置着许多许多见证时间的账本。
买东西的人和卖东西的人都随着时间逝去了,但是他们存在的痕迹却通过这一页页的账本被记录了下来。
最妙的是全程有无数这样的小细节等待被你发现,与其说是购物不如寻宝来得恰当。


踏进店时本无购物的需求,但是当看见这么多物件背后的故事时,便产生了需求。而有需求的顾客,也会因为故事和物件产生更紧密的链接,这所有的背后都是人类共通的情感。
心满意足地在里面走断了腿,再推开门时面对外面的喧嚣还有点不习惯。
这家店不仅仅是家族生意的传承,更是时间的记录者和物件的整理者。
我们每个人的家其实都应该有这样打造家庭博物馆的意识,去记录和整理家族的故事和与之链接的老物件,这背后是珍贵的情感和传承

花絮:
店里过于舒适,道道献上黄金万两两回,还选在了无人的历史感长桌旁,享受了包场换尿布的惬意。可真会挑地方!
去马赛一定不要错过,这家巨型五金魔法商店:
Maison Empereur 4 Rue des Récolettes, 13001 Marseille

生日快乐🎂34岁的我
34岁这一年是从法国到北非西班牙加纳利群岛的陆海旅行开始的。
这一年见证了一本书的诞生到发行;
这一年发布了一门口碑课程,服务了近百位学员,累积七十多万字的课程沉淀,特别荣幸以故事为媒介如此深入地走进这么多人的生命;
这一年深度对话了十多位#凡人不凡 采访计划的人物,在找自己做自己和发现生命更多的可能性的话题上做了很深入的探讨,我自己是最受益的那个人。
特别感恩这么多人愿意对我贡献出他们生命的时间,把他们精彩的生命故事经由我分享给更多有缘的人们;
这一年孕育了一个生命,得到了很多有缘人的帮助和指引,也帮助了很多身边的人去守护正在诞生的生命。
我这辈子的人生体验不少,但是如此淋漓尽致的也就只有这么一回;
这一年我也遇见了更高的智慧,遇见了萨古鲁,遇见了金刚智慧,遇见了一行禅师的正念,遇见了杨定一博士的全部生命系列……
从生命的能量上来说,这一年是我有生命以来能量最大的一年。

34岁这一年最后的一场日落依旧是在旅途中,面对着马赛海边的落日余辉,一个生命正躺在我的怀里嗷嗷待哺,心中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虽然是我的生日但是却要感谢养育自己的父母,以及这一路帮助和守护的人们。
谢谢你们出现在我的生命中,谢谢我们能够遇见,能够相知或者相守。
35岁的这一年,我又会遇见谁?
又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故事呢?
接下去的这一年会是我的内容创作大年,从视频到文字再到课程,很期待通过故事与更多人的产生生命的链接。
沉浸式带娃的五个多月时间里让我对于妈妈这个角色有了很多的体会,我想发起一个关于采访的快闪系列,差不多三十期左右。
通过比较简短的采访形式和输出方式对妈妈这个人群做一个画像,想通过这个系列让更多人了解这个角色,或者是重新认识这个称呼。
名字暂定是了不起的妈妈 如果你是妈妈,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我都很愿意来听听你的小故事,让更多人对妈妈这个角色有更多的了解,可以私信或者转发联系到我。
谢谢你,我的三十四岁,我准备好迎接新的一岁啦!
一年后岛主整理养育笔记的感言:
由于低估了养育的工作量,关于妈妈们的系列还没有启动,不过欢迎大家联络我报名。
考虑到妈妈们的时间有限,不如就用播客的形式来讲述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在选择或者不选择成为母亲的这个身份后她们自己的故事吧:)
比如我遇见过大学一毕业就三年抱俩的年轻妈妈,也遇到过相差了20岁的姐妹组合,也有40岁选择人工授精独立抚养的女性,也有这辈子决定不做妈妈的女性们......想通过她们的故事告诉大家作为女性,你有很多的可能,不要被定义所定义。
播客的名称还需要大家集体的智慧~文末or后台私信or添加我个人微信来告诉我:)
一些阅读和思考
“每一个孩子,经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但他并不属于我们; 他们有自己的前世今生,他们有自己的前因后果,他们有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带着的生命目的。我们不必急着教他们如何做人,这些本事迟早都能学会; 我们给点耐心,读懂他的生命主题,不要让他在未来忙碌的人生里忘记了自己。
每个孩子的种子里,都有他独特的生命主题,有些种子里有外交家的主题,有些种子里有艺术家的主题,有些种子里有科学家的主题,有些种子里有企业家的主题,还有一些种子里有流浪者、探险者的主题……
当我们愿意尊重,他才能在自己的生命里扎根,才会在人生的发展过程里一点一点触摸到什么是他真正的热爱,什么是他愿意全力以赴地付出也绝不后悔的选择。那样的生命,才会真正丰满而有力量,才会努力生活,但不限于生活。”
“当我们能够帮助孩子,把焦点从外在的获取,转回到内在的生长,生命就会是完全不同的风景”
很有意思这句话,乍一看没问题,细想一下有点哪里不对,再想一下就更不对了。
生命之初的焦点都是内在生长的,而在长大的过程中,这个焦点被各式各样的标签或者标准给模糊化了,而生命本身也变成了寻找内在的一个旅程。
可是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不应该是为什么这个焦点出现模糊,甚至失焦吗?
我们的教育做了什么让这个内在的生长被外在的获取所替代? 找自己做自己是所有人一生的课题,可是为什么我们会把自己给搞丢了呢?
如果每个生命个体能如同自然里的植物那般如其所是的生长,那地球就会如同花园般绽放。可是,为什么不是这样呢?
“你只是思考生命,而不是去活出它。你来到这里是为了活出生命,而不是思考它。”
“只有当你真正回应生命的召唤时,你才会了解完整的生命。如果生命在召唤你,你一定要带着最大的热情和投入,而非犹豫和计算,去迎向它。”
“如果你做自己真正关心的事,你的整个生命就是一个假期。所以,通过创造你所关心的,将生命变成一个假期。总而言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自己下工夫。”
完美主义其实有两种类型的,一种外界所导致的,一种是从自己这里生长出来的。我其实是后一种,我也在一直自我对话溯源和减轻某些情况下完美主义带来的一些烦恼。
最近也找了一些解药,印象深刻的有三句话,至少对我来说常常念叨会很好的控制“发作”。
1-“行动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
2-"it’s depressing when perfectionism goes as far as paralysing you."
3-"perfectionism is not the way it's in the way."
共勉。
马赛的颜色和味道,开启辅食倒计时……




辅食倒计时


出门在外如何带娃?
有人问我出门在外带着娃是不是很不方便?
的确,任何时刻出门都需要勇气。

旅行最远的距离是从你坐的地方到家门口。
其实过来人都和我们说六个月前带娃出行是最方便的,能带多带出去走走。
后面就不是我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而是他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了。
而且大城市这类人多车多的地方对于不知危险为何物的孩子来说并不是出行的首选。
所以便有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出行。
孩子怎么吃?
其实原本最恐惧的哺乳亲喂变成了最拿手的养育技能,一开始的几个月都不曾离开过家一步。
后来在公园的草坪上,在火车上,在餐厅里,在街边,在斜坡上,还有抱着娃边走边喂……
母乳亲喂对于出行来说是最方便的,不需要任何准备,自备粮仓不求人多喝水便万事大吉。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亲喂的条件和运气,所以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我们怎么吃?
我们出行都是靠背巾,一人一条,从来不带推车。一是因为推车真的不方便,二是还能背得动,
目前道道七公斤多一点,除了晚上睡觉平躺外,几乎白天都在我身上背着入睡。
外人难以想象,但是说真的我不觉得重,还感觉越背越轻。大自然的设计果然才是最精湛的,催产素的魔力真的是无穷无尽的
外出下馆子之际我们也是背着道道,最理想的情况是他入睡之际我们可以大快朵颐,然后在他头上盖一块布,高高的拿起餐盘再稳稳地将食物送入嘴中,这些动作要一气呵成不然他可能会惊醒,你便要起身走动到他继续入睡再坐下。
道道已经在他的头顶品尝过了正宗的西班牙海鲜饭、马赛的著名料理鱼汤、法餐、埃及菜、印度菜等等,正可谓身未动头先行。
先在头顶云品尝美味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在马赛品尝当地的鱼汤
汤类难度太大,尤其是西餐的汤。
单手托举汤盘难度太大且容易洒,所以最好是再多要一个小碗以饮汤的形式来品尝为佳。
面包类尤其是法国刚出炉的羊角可颂包也不是很友好,过于酥脆道道的头顶会全都是面包屑,除了影响美观其他一切都好。

养大一个孩子忒不容易了,下次见到爸妈要送上一百个飞吻。
见到爸妈要
送上一百个飞吻。
写在再次出行前
和你聊一聊关于成为妈妈后出行的勇气。
五个月刚出头的你陪着我们走过了布列塔尼,滨海巴纽斯,巴塞罗那和马赛,很快要开启德国之旅。
依旧记得第一次从医院回来后带你出门的心情。
为了奔赴儿科医生的约,硬着头皮拖着稍微恢复的身体和情绪。 那一日顶着风,凉风钻入脖颈,天是灰蒙蒙的,望着身边背在爸爸身上沉甸甸的你,一下觉得自己站到了世界之巅:一边幸福的海洋,一边忐忑的悬崖。
那一刻是一点都不想再继续往前走,只想往回退。
出门回来后,满脑子都在想,这以后要怎么出门?怎么一个人出门?怎么哺乳?哪里换尿布?哭闹了怎么办? 等等……
我还是曾经的那个我吗?
那个独自走过了欧亚大陆伟大搬家之旅的我呢?


随着季节的更迭,在美丽的大自然的邀请下,我渐渐走出了家门。
一点,一点,每次都比上一次远一点……
于是就有了家门口的野餐,第一次餐厅的晚餐,更远一点的公园,和朋友们的聚会,道的百日派对,直到迎来了第一次的远行:
从巴黎到布列塔尼。
第一次的远行有成功,也有失败。
成功的是我们终于带着三个月多一点的道出门了,出省了,第一次人生的旅行他可能不记得,但是他见到了大海,他坐过了火车。
失败的是有一天日程安排太紧凑,我们和道都累坏了;第一次换地方睡觉对他来说也很难;第一次防晒做得不到位等等……
不过没关系,不是得到就是学到,这第一次的出行为后面的旅行做好了非常重要的参考,第二次旅行心理负担小了很多。


果然,第二次的胆子又大了一点,又走了更远,还尝试了第一次带着娃在新的城市散步。
虽然只有这么几步,可能也就一小时不到,但是那一次单独背着道出门却给了我莫大的信心。
再加上朋友驱车八小时的来访,我们两个女人一个娃一辆房车开出去了见到了法西边境最美的葡萄园,道道第一次在除了我和他爸之外的可靠的臂弯里和自然处了二十多分钟……我想他学会了一点点建立对于外界的信任。
第一次出国的经历让我们刷新了对于带娃出行的体验,小人陪着我们在炎炎夏日几乎走遍了巴塞罗那的大街小巷,把爸妈对于这座城市的记忆都串了起来,又增添了新的色彩。

马赛是说走就走的旅行,火车票晚订到连座位都不是一起的,即使这样也还是出行了。
这次出行爸妈已经很熟练了,小人也在飞速进步,换了三次睡觉的环境都几乎没影响他的夜间睡眠。
白天就更好带了,走累了就睡,饿了就按照间隔喝奶,路上太过稀奇根本不需要玩具。
和人的互动是最有趣的体验,整个世界都是他的游乐场。
你看,成为妈妈后出行的勇气是一点点长出来的。
虽然要考虑比之前更多的事情,不过回报也更大了。
所以不要着急,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和当下的那颗心在一起。
保护好它,它会以更有能量的姿态回归你。

成为父母后,我们行走的视角也发生了变化。
小人的注视是旅程中的旅程,透过他的发现去看到别样的风景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
所以,到底是他陪着我们还是我们陪着他去看这个世界?
我想是相互的,更多的是其实是他陪伴着我们。
把所有理所当然的标签统统撕光,再换上觉醒的心态去重活一遍。
希望每个出行的家庭都能被温柔相待!
ps.配图是爸爸在马赛拍的,好难得!一般出行都是爸爸背当袋鼠,导致我没有什么和道道的照片,马赛之行终于如愿在美景下有和道道的合照了:)
爸爸的摄影技术也在逐步提高,为爸爸点赞。 下一站,我们要来了哟!


第一颗牙报道!第二颗也在路上了……

德国我们来了!
感觉道道对于出行已经熟门熟路了,这次增加了难度,要自驾。
要辛苦爸爸了!
特别神奇的是今天打车去火车站的的士司机居然是一年前同一天载我们开启从法国到北非特纳里夫岛的司机,看了付费记录才有印象!
任何人之间的缘分真是妙不可言。
去年的那一天我们要赶早班的火车,早上怎么都到不到车,眼看着时间一点点变少越来越着急。
后来被这位司机接单,他得知了我们要赶火车后,一路都开得相对较快,尽可能地避开红灯。
好巧不巧,我们偏偏又遇上了早上清理垃圾的垃圾车,垃圾车一个个路口停,每次都要倾倒垃圾停很久,这样等下去我们绝对是要错过火车了。

这位司机在清晨无人的路上开始了为了我们的“机智违规”操作,倒着车离开了那条有垃圾车的路,开到了旁边平行的那条路上超过了垃圾车再回到原来的路上。
在巴黎倒着开了一条街的体验可能也就这一次了。
如此惊险要不是有他火车一定是错过了,后面的行程也都要一一顺延。
那一天简直是被他托举起来的,如此幸运!

一年后的今天,我们提早了很久叫车,订单虽然被很多人拒绝,但最终有人接单,还是他。
上车后其实完全不记得他是谁,还是很感激的和他说,
“谢谢你接我们的单,让我们可以安心去车站,是我们的幸运。”
一般情况下其实我也不会这么说,只是那一刻感觉必须要表达出来,下了车后kim一看居然是同一位司机。
往事就这样浮现在了眼前,真是我们的福星啊!
我们的生活并非只有我们,是由无数个像这位司机一样的人托举起来的。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更多地认为是理所应当,必须常怀感恩,这是对心最好的滋养!
今天的你又遇见了谁呢?

德国行的小故事
托马斯的故事—从荒芜到盛世。
如果给你一块地,你有勇气花上十余年的时间一砖一瓦地构筑起自己梦想中的家园吗?


托马斯是家中长辈的一位老友,自从上回一别已经过去了三年之久。
对托马斯的印象是和他家的房子绑定的。
还记得第一次去留宿时,一直到第三天都还没参观完!还能发现新东西! 以及对他的耐心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这次再次在他家小住终于明白了一些缘由。 东拼西凑,断断续续地问答才有了这些宝贵的故事。
托马斯的家是天堂级别的田园,鸟语花香都不足以形容。
他家庭院的正中央有一棵41年前他和太太一起亲手种下的梧桐树,十分茂盛。
风吹过时,沙沙的声响仿佛梧桐在和风呢喃。 在他们有心地照料下,这棵树也见证了整个院子的改造和变迁。
如今枝繁叶茂可以为居住在大院里的其他八户户人家遮阳。

原来这里是一个磨坊,至今仍旧保留着磨坊的名字pudermüler,puder家的磨坊。
二战前后居住着anna一家。
anna可不是一般人,她是一个重达两百多斤的传奇女子,徒手可以扛起很多重物。 坊间传说开饭之际,饭桌上的很多菜肴都不见了因为已经被她吞咽下肚。
她一来到磨坊变成了这里的主人,说话拍板拿主意的人都是她。
二战有纳粹来告诉她在这里工作的犹太人不能和其他人一起上桌吃饭,她听完对着纳粹说:
“这里是为我工作的地盘,凡事我来做主。所有的工人都在饭桌上吃饭,无人例外。”
纳粹士兵悻悻然地离开。这就是anna!
这些故事是由她最小的女婿留下的历史资料。


托马斯和他同为老师的同事们一起买下了这块地,每个人选了一栋他们的房子开始了漫长地改造。
“当时是年轻,没经历过旧房改造,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接手了,谁能想到是一辈子的事情。”


改造的过程中也从小白进展成了专家,如今出落有秩的庭院里居住着九户人家,原子的名字还在延续着:puder磨坊。
只是换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同一块地见证了他们的青春和热血,也见证了真心和传承。
我问托马斯修缮房屋最难的是什么?
他说是耐心。
因为需要一点点来,保持节奏。
如果想着太远、太完善的结果,看着眼前的烂摊子,真的很难有心思做下去。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点没法快进的投入,让他见证了随着点滴变化而来的幸福,一点点注入没法速成。
毕竟亲手改造、修缮的这座房子里东西不是随随便便的就安住在那儿,这里面的每块砖,每根木头他都亲手触碰过。
从废墟到自己的家,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座房子了,是彼此成长发展的见证。
由于爱的投入,也变成了汇集能量的庇护所。 我们很荣幸能够体会到这份能量,谢谢招待。
托马斯的花园

“在大自然中告别似乎不那么伤感。”
谈及德国啤酒自然少不了,可是并非所有的地区都盛产啤酒。
就像法国,也不是人手一杯红酒,取决于地理位置。
爸爸的故乡是德国的黑森州,起伏的小山丘上遍地都是苹果树。

我们到访的季节正是收获前的季节,靠着外侧的苹果享受着充足的日照,由绿开始微微泛红,直到整个变成红彤彤的样子。
所以在这个区域人们喝的更多的是苹果酒而不是啤酒。 托马斯家的后院连接着广袤的田园,两侧都是苹果树,地面也掉满了苹果,很快秋季是苹果的季节。
时常也会有胆大的小鹿从森林中前来觅食,毕竟满地的苹果无人问津,冒一点险还是值得的。
我们有幸见到了一只大胆的斑比, 托马斯也跟着小鹿在学习大自然的教授,比如苹果树要保护好树干,小鹿们不啃树叶只啃树干。
在托马斯家的后院,我第一次听见了苹果掉落的声音,噗隆嗵!撞击大地的声音很实沉!
落下的果子不是被动物或者虫子吃了就是化作泥土,再次变成大地的一部分,等待遇见种子再次发芽的那一刻,又将会是新生命的开始。
如此往复,在大自然中告别似乎不那么伤感。
因为你知道部分归于整体,整体始于部分,相互连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万物丰盛,只是暂别,还会换做是另外一个身份再次相遇。
ps. 道道现在开始有镜头感了哟
“一个人他不应该被世俗的价值所左右,而应该找到一个和世界、和自然、和人类,还有和自己和谐共处的方式。”

田地间,阳光下,森林间是爸爸的故乡小人和他最理想的两个景观位
以及 再这样抓下去 爸妈要去土耳其植发了



六个月的养育成果
以前觉得是见自己,见众生而后见世界,现在觉得是倒过来的,见过了世界,见过了众生才能真正的见到自己。
这一生如能有幸遇见自己,已是莫大的荣幸。
很庆幸很早开始踏上探寻之路,也终将是个人的使命带着众人们一起回归自己的课题,找到自己然后勇敢做自己。
这一生,别无其他活法。
别人的半年复盘都发过了,终于轮到我了 六个月成果展示字少话不多一切都在图里了。

道道满六个月了
这个月小人的经历尤为丰富:
旅行了两次,去了马赛和德国的好多地方;
第一次在森林的小木屋里过夜; 第一次尝到了水的味道; 第一次看见了稻田;


第一次经历了发烧; 第一次开启了自驾,搞定了六个多小时的车程,第一次独自在车椅上挂着泪珠睡着;

第一次坐了飞机,经历了安检,不哭不闹;

见了好多好多重要的人,听了好多好多的故事,辗转在好多地方好梦入眠。



这个月的道道没有一天不在练习和进步,他是个翻身的小能手,前臂支撑的大力士,还开启了平板支撑; 也终于开启了垂涎三千尺的辅食之旅……此处省略一万字
小人已经品尝过了燕麦、黄瓜、西柚、青柠、苹果、牛油果和青菜……上海青吃得尤其好,果然基因的记忆是强大的。
以及最激动的是妈妈仿佛听到了“姆妈”的发音……
小人的发展每一天都是用巨变来形容的,记得一部纪录片里说按照宝宝们初期的生长速度,他们是要变成巨人的节奏。
然后生长曲线会开始放缓,猛涨的阶段也就第一年的几个阶段。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最初的几个月的变化显得尤为珍贵的原因。
第一百天的时候我笑着说养育原来是吃苦训练营,很快就要两百天了,这第二个一百天的速度比起第一个一百天可是快多了,也终于明白了些许很多家长所言的一眨眼孩子就长大了的意味深长。
这哪里是苦,是何等的荣幸能够随着你的成长把自己也再次养育一遍!
苦其心智,劳其胫骨后才能接受大任,对于这句话又有了新的体悟。
带娃也进入了高难度阶段,需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声情并茂……
最起码十二小时持续在线。
好在大自然的设计是极妙的,一个甜到心窝里的微笑让你瞬间电量满格。
如此,才能成为铁打的爸妈。

好在新手爸妈每一阶段开启的都是新鲜的,苦中有很多甜,有些时候甜到了觉得满世界的花都在朵朵绽放。
抖抖胳膊,抖抖腿,再甩两下脖子。
七个月我们要来了喔!
爱不是你做了什么,
你就是爱。
Love is not what you do
but who you are.
作者介绍
施文静,施文静的故事岛主理人
观天地|走过40多个国家 现居巴黎
见众生|前央视出镜记者 ️热爱访谈
寻自己|家有虎宝小道道 育己育儿
-
更多人物访谈/养育笔记/创作幕后,欢迎登陆施文静的故事岛(全网同名)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20 17: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