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手段追回欠款全过程
背景情况:
去年夏天借过一位前同事5000块钱,今年再联系却搞起了失踪,微信不回,电话不接。看起来是不想还了,网上搜索了很多类似案例后,有了诉讼维权的想法。
证据情况:
微信聊天截图、微信转账截图、对方的姓名&手机号;没打借条、没有对方的身份证号、不知道对方的户籍地址或者现在的居住地址。
起诉&调解过程:
1)今年春天,想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起诉时,发现需要填被告的身份证号(但是我不知道)。而想搞到身份证号并不容易,要走一个比较复杂的流程。于是搁置了很久。
2)后来找了位律师简单咨询了下,告知起诉并不一定要有身份证号。如果手机号还在用,通常立案没啥问题。我虽然不是北京户籍,但是有北京居住证在北京也是能起诉的。鉴于当时看网上立案还需要身份证号,就想着哪天不忙了,线下跑一趟法院去立案。
3)到了今年夏天8月份,意外发现线上起诉流程上不用填身份证号了,喜出望外。于是快速整理资料提交了诉讼。最开始是在微信小程序操作的,因为要传的资料比较多,不好用;后面改到了北京法院电子诉讼平台的网站操作,就流畅多了。
案由选的民间借贷纠结。起诉书网上找了个模版改了改。证据清单就是各类截图。被告资料中有一个必填项是常住地址,其实这个我并不知道,于是填了个前公司的地址~(实际上,被告也已经离职了;我并不知道她目前在哪里工作以及住在哪里)
第一次起诉没有经验,因为上班在海淀,受理的法院就直接填了个海淀法院。结果被法院驳回,说原被告户籍都不是海淀,不予受理。鉴于我的居住证办的朝阳的,于是改到了朝阳法院起诉,并补充上传了居住证相关材料。
4)资料提交后,过了没两天就收到短信提醒通过了材料初审。大概等待了2周左右,9月初某天收到了法院调解员的微信好友申请,告知我已进入朝阳法院诉前调解环节。
调解员说联系上了被告,被告给的方案是10月30日还2500,11月30日还2500;如果没有按期偿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我同意了,过了一周进行了线上法庭的调解,10分钟搞定。法院给了调解书。
5)后面,两笔款项被告按期还完了,总体还算顺利:全部线上搞定、没有请律师花律师费、可能因为没有进入正式的法院庭审,没有花诉讼费。
但以后再也不会借任何人钱了,真的心累~如果真要借,也务必打上欠条,保留好对方的身份证号、户籍地址等信息,以备不时之需。
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