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勇无双的项羽,为什么会输给刘邦?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大多是成功地人才能得到后人的赞颂,但在楚汉之争中失败的项羽,却也是被千古传唱的一位英雄人物,被认为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神勇无双的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为败给草民出身的刘邦呢?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幼习武练兵,神勇无双,是反秦武装的领导主力。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的代表人物,项羽因为武力出众又颇有豪侠之气而闻名,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赞誉。项羽自身能力出众,背后又有江东的八千精锐,实力不可为不强大,甚至可以说是远远超过刘邦的。但在楚汉相争之中,项羽却被刘邦联合各路诸侯打败,显示被围困与垓下,艰难突围后却只能自刎乌江。造成项羽悲剧的最大原因,就是他在政治上的“低能”和他本身性格过于自负。

首先,项羽性格残忍,不懂怀柔之道,多次屠城,导致失去民心。在入主襄城后,项羽曾下令坑杀全城百姓;而在巨鹿之战后,又因为秦军的几句抱怨就下令坑杀秦军投降将士20万;在进入咸阳城后,项羽先是杀死投降的秦王子婴,有纵火焚烧宫殿楼宇,导致咸阳城中生灵涂炭。他多次不问缘由的残暴屠城让百姓对他怨声载道,对比起入关前对将士“约法三章”的刘邦,百姓自然更愿意拥戴仁慈的统治者,民心的流失成为了项羽兵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由于项羽的残暴行径,楚怀王在挑选入关灭秦的将领时没有选择项羽,也让他失去了先入关为王的机会,为他后面的失败奠定基调。

而项羽生性自负,缺乏战略眼光也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项羽对自己的能力有着盲目的自信,他没有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将刘邦放虎归山,错失了除掉竞争对手的最好时机;之后他也没有听从韩生的建议,将都城定在易守难攻的关中地带,为他的彭城战败埋下祸根;同时他也不懂得用人,对于下属的功劳从不记得,而对于错误却锱铢必较,这也导致了韩信、陈平等有才能的将领因为得不到重要和赏识,最后归顺刘邦。项羽的自负最终也导致他众叛亲离,实力减弱。

总的来说。成就大事者必定不是个人英雄,而是需要有深远的眼光谋略、懂得与人合作的人。项羽的失败是他个人缺陷导致的必然结果,但不可否认的,项羽确实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血性男儿,是值得千古传唱的英雄豪杰。